歷史通俗演義 - 民國

下載本劇html
  • 第一   至  第一〇
  • 第一一  至  第二〇
  • 第二一  至  第三〇
  • 第三一  至  第四〇
  • 第四一  至  第五〇
  • 第五一  至  第六〇
  • 第六一  至  第七〇
  • 第七一  至  第八〇
  • 第八一  至  第九〇
  • 第九一  至 第一〇〇
  • 第一〇一 至 第一一〇
  • 第一一一 至 第一二〇
  • 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
  • 第一三一 至 第一四〇
  • 第一四一 至 第一五〇
  • 第一五一 至 第一六〇
  • 第一六一 至 第一七〇
  • 第一七一 至 第一八〇
  • 第一八一 至 第一九〇
  • 第一九一 至 第二〇〇
  • 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
  • 第二一一 至 第二二〇
  • 第二二一 至 第二三〇
  • 第二三一 至 第二四〇
  • 第二四一 至 第二五〇
  • 第二五一 至 第二六〇
  • 第二六一 至 第二七〇
  • 第二七一 至 第二八〇
  • 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
  • 第二九一 至 第三〇〇
  • 第三〇一 至 第三一〇
  • 第三一一 至 第三二〇
  • 第三二一 至 第三三〇
  • 第三三一 至 第三四〇
  • 第三四一 至 第三五〇
  • 第三五一 至 第三六〇
  • 第三六一 至 第三七〇
  • 第三七一 至 第三八〇
  • 第三八一 至 第三九〇
  • 第三九一 至 第四〇〇
  • 第四〇一 至 第四一〇
  • 第四一一 至 第四二〇
  • 第四二一 至 第四三〇
  • 第四三一 至 第四四〇
  • 第四四一 至 第四五〇
  • 第四五一 至 第四六〇
  • 第四六一 至 第四七〇
  • 第四七一 至 第四七二
  • 辭典

    第一   至  第一〇

    1**時間: 地點:
        (第一回 揭大綱全書開始 乘巨變故老重來)
        (鄂軍起義,各省響應,號召無數兵民,造成一個中華民國。)
        (什麼叫作民國呢?民國二字,與帝國二字相對待。)
        (從前的中國,是皇帝主政,所有神州大陸,但教屬諸一皇以下,簡直與自己的
        (家私一般,好一代兩代承襲下去。)
        (自從夏禹以降,傳到滿清,中間雖幾經革命,幾經易姓,究不脫一個皇帝範圍
        (。)
        (小子生長清朝,猶記得十年以前,無論中外,統稱我國為大清帝國。)
        (到了革命以後,變更國體,於是將帝字廢去,換了一個民字。)
        (帝字是一人的尊號,民字是百姓的統稱。)
        (一人當國,人莫敢違,如或賢明公允,所行政令,都愜人心,那時國泰民安,
        (自然至治。)
        (怎奈創業的皇帝,或有幾個賢明,幾個公允,傳到子子孫孫,多半昏憒糊塗,
        (暴虐百姓,百姓受苦不堪,遂鋌而走險,相聚為亂,所以歷代相傳,總有興亡
        (。)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從古無不滅的帝家。)
        (近百年來,中外人士,究心政治,統說皇帝制度,實是不良,欲要一勞永逸,
        (除非推翻帝制,改為民主不可。)
        (依理而論,原說得不錯。)
        (皇帝專制,流弊甚多,若改為民主,雖未嘗無總統,無政府,但總統由民選出
        (,政府由民組成,當然不把那昏憒糊塗的人物,公舉起來。)
        (況且民選的總統,民組的政府,統歸人民監督;一國中的立法權,又屬諸人民
        (,總統與政府,只有一部分的行政權,不能違法自行,倘或違法,便是叛民,
        (民得彈劾質問,並可將他捽去。)
        (這種新制度,既叫作民主國體,又叫作共和國體,真所謂大道為公,最好沒有
        (的了。)
        (原是無上的政策,可惜是紙上空談,不見實行。)
        (小子每憶起辛亥年間,一聲霹靂,發響武昌,全國人士,奔走呼應,彷彿是癡
        (狂的樣兒。)
        
        
    2**時間: 地點:
        (此時小子正寓居滬上,日夕與社會相接,無論紳界學界,商界工界,沒一個不
        (喜形於色,聽得民軍大勝,人人拍手,個個騰歡,偶然民軍小挫,便都疾首蹙
        (額,無限憂愁。)
        (因此紳界籌餉,學界募捐,商界工界,情願歇去本業,投身軍伍,誓志滅清,
        (甚至嬌嬌滴滴的女佳人,也居然想做花木蘭、梁紅玉,組織甚麼練習團、競進
        (社、後援會、北伐隊,口口女同胞,聲聲女英雄,鬧得一塌糊塗。)
        (還有一班超等名伶、時髦歌妓,統乘此大出風頭,借著色藝,醵貲助餉,看他
        (宣言書,聽他演說談,似乎這愛國心,已達沸點,若從此堅持到底,不但衰微
        (的滿清,容易掃蕩,就是東西兩洋的強國,也要驚心動魄,讓我一籌呢。)
        (中國人熱度只有五分鐘,外人怕我什麼,況當時募捐助餉的人物,或且藉名中
        (飽,看似可喜,實是可恨。)
        (老天總算做人美,偏早生了一個孫中山,又生了一個黎黃陂,並且生了一個袁
        (項城,趁這清祚將絕的時候,要他三人出來作主,乾了一番掀天動地的事業,
        (把二百六七十年的清室江山,一古腦兒奪還,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
        (腦兒掃清。)
        (我國四萬萬同胞,總道是民國肇興,震鑠今古,從此光天化日,函夏無塵,大
        (家好安享太平了。)
        
        
    3**時間: 地點:
        (當時我也有此妄想。)
        (誰知民國元二年,你也集會,我也結社,各自命為政黨,分門別戶,互相詆誹
        (,已把共和二字,撇在腦後,當時小子還原諒一層,以為破壞容易,建設較難
        (,各人有各人的意見,表面上或是分黨,實際上總是為公,倘大眾競爭,辯出
        (了一種妥當的政策,實心做去,豈非是愈競愈進麼?故讓一步。)
        (無如聚訟嘵嘵,總歸是沒有辯清,議院中的議員,徒學了劉四罵人的手段,今
        (日吵,明日鬧,把筆墨硯瓦,做了兵械,此拋彼擲,飛來飛去,簡直似孩兒打
        (架,並不是政客議事,中外報紙,傳為笑談。)
        (那足智多能的袁項城,看議會這般胡鬧,料他是沒有學識,沒有能耐,索性我
        (行我政,管什麼代議不代議,約法不約法,黨爭越鬧得厲害,項城越笑他庸騃
        (,後來竟仗著兵力,逐去議員,取消國會。)
        (東南民黨,與他反對,稍稍下手,已被他四面困住,無可動彈,只好抱頭鼠竄
        (,不顧而逃。)
        (袁項城志滿心驕,遂以為人莫餘毒,竟欲將辛苦經營的中華民國,據為袁氏一
        (人的私產。)
        (可笑那熱中人士,接踵到來,不是勸進,就是稱臣,向時倡言共和,至此反盛
        (稱帝制。)
        (不如是,安得封侯拜爵?斗大的洪憲年號,抬出朝堂,幾乎中華民國,又變作
        (袁氏帝國。)
        (偏偏人心未死,西南作怪,醞釀久之,大江南北,統飄揚這五色旗,要與袁氏
        (對仗。)
        (甚至袁氏左右,無不反戈,新華宮裡,單剩了幾個嬌妾,幾個愛子,算是奉迎
        (袁皇帝。)
        (看官!你想這袁皇帝尚能成事麼?皇帝做不成,總統都沒人承認,把袁氏氣得
        (兩眼翻白,一命嗚呼。)
        (禍由自取。)
        (副總統黎黃陂,援法繼任,仍然依著共和政體,敷衍度日。)
        (黃陂本是個才不勝德的人物,仁柔有餘,英武不足;那班開國元勛,及各省丘
        (八老爺,又不服他命令,鬧出了一場復辟的事情。)
        (冷灰裡爆出熱栗子,不消數日,又被段合肥興兵致討,將共和兩字,掩住了復
        (辟兩字。)
        (宣統帝仍然遜位,黎黃陂也情願辭職,馮河間由南而北,代任總統,段居首揆
        (。)
        (西南各督軍,又與段交惡,雙方決裂,段主戰,馮主和,府院又激成意氣,弄
        (到和不得和,戰無可戰,徒落得三湘七澤,做了南北戰爭的磨中心,忽而歸北
        (,忽而歸南,擾擾年餘,馮、段同時下野。)
        (徐氏繼起,因資望素崇,特地當選,任為總統。)
        (他是個文士出身,不比那袁、黎、馮三家,或出將門,或據軍閥,雖然在前清
        (時代,也曾做過東三省制軍,復入任內閣協理,很是有點閱歷,有些膽識;究
        (竟他慣用毛锥,沒有什麼長槍大戟,又沒有什麼虎爪狼牙,只把那老成歷練四
        (字,取了總統的印信,論起勢力,且不及段合肥、馮河間。)
        (河間病歿,北洋派的武夫系,自然推合肥為領袖,看似未握重權,他的一舉一
        (動,實有足踏神京、手掌中原的氣燄。)
        (隆隆者滅,炎炎者絕,段氏何未聞此言?麾下一班黨羽,組成一部安福系,橫
        (行北方,偌大一個徐總統,哪裡敵得過段黨。)
        (段黨要甚麼,徐總統只好依他甚麼,勉勉強強的過了年餘,南北的惡感,始終
        (未除,議和兩代表,在滬上駐足一兩年,並沒有一條議就,但聽得北方武夫系
        (,及遼東胡帥,又聯結八省同盟,與安福系反對起來,京畿又做了戰場,安福
        (部失敗,倒臉下台,南方也黨派紛爭,什麼滇系,什麼桂系,什麼粤系,口舌
        (不足,繼以武力。)
        (蜂彩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咳!好好一座中國江山,被這班強有力的
        (大人先生,鬧到四分五裂,不可究詰,共和在哪裡?民主在哪裡?轉令無知無
        (識的百姓,反說是前清制度,沒有這般瞎鬧,暗地裡怨悔得很。)
        (小子雖未敢作這般想,但自民國紀元,到了今日,模模糊糊的將及十年,這十
        (年內,蒼狗白雲,幾已演出許多怪狀,自愧沒有生花筆,粲蓮舌,寫述歷年狀
        (況,喚醒世人癡夢。)
        (篝燈夜坐,愁極無聊,眼睜睜的瞧著硯池,尚積有幾許剩墨,硯池旁的禿筆,
        (也躍躍欲動,令小子手中生癢,不知不覺的檢出殘紙,取了筆,醮了墨,淋淋
        (漓漓,潦潦草草的寫了若干言,方才倦臥。)
        (明早夜間,又因餘懷未盡,續寫下去,一夕復一夕,一帙復一帙,居然積少成
        (多,把一肚皮的陳油敗醬,盡行發出。)
        (哈哈!這也是窮措大的牢騷,書呆子的伎倆,看官不要先笑,且看小子筆下的
        (讕言!這二千餘言,已把民國十年的大綱,籠罩無遺,直是一段好楔子。)
        
        
    4**時間: 地點:
        (話說清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湖北省會的武昌城,所有軍士,竟揭竿起事,倡
        (言革命。)
        (清總督瑞澂,及第八鎮統制張彪,都行了三十六著的上著,溜了出去,逃脫性
        (命。)
        (從革命開始,是直溯本源。)
        (革命軍公推統領,請出一位黎協統來,做了都督,黎協統名元洪,字宋卿;湖
        (北黃陂縣人,曾任二十一混成協統領。)
        (既受任為革命軍都督,免不得抵拒清廷,張起獨立旗,打起自由鼓,堂堂正正
        (,與清對壘。)
        (第一次出兵,便把漢陽占住,武漢聯絡,遂移檄各省,提出「民主」兩字,大
        (聲呼號。)
        (清廷的王公官吏,嚇得魂飛天外,急忙派陸軍大臣蔭昌,督率陸軍兩鎮,自京
        (出發,一面命海軍部加派兵輪,飭海軍提督薩鎮冰,督赴戰地,並令水師提督
        (程允和,帶領長江水師,即日赴援。)
        (不到三五日,又起用故宮保袁世凱為湖廣總督,所有該省軍隊,及各路援軍,
        (統歸該督節制,就如蔭昌、薩鎮冰所帶水陸各軍,亦得由袁世凱會同調遣。)
        (看官!你想袁宮保世凱,是清朝攝政王載灃的對頭,宣統嗣位,載灃攝政,別
        (事都未曾辦理,先把那慈禧太后寵任的袁宮保,黜逐回籍,雖乃兄光緒帝,一
        (生世不能出頭,多半為老袁所害,此時大權在手,應該為乃兄雪恨,事俱詳見
        (《清史演義》。)
        (本書為《清史演義》之續,故不加詳述,只含渾說過。)
        (但也未免躁急一點。)
        (袁宮保的性情,差不多是魏武帝,寧肯自己認錯,閉門思過?只因載灃得勢,
        (巨卵不能敵石,沒奈何退居項城,托詞養痾,日與嬌妻美妾,詩酒調情,釣遊
        (樂性,大有理亂不知、黜涉不聞的情狀。)
        (若非革命軍起,倒也優游卒歲,不致播惡。)
        (及武昌起義,又欲起用這位老先生,這叫做退即墜淵,進即加膝,無論如何長
        (厚,也未免憤憤不平,何況這機變絕倫的袁世凱呢?單就袁世凱提論。)
        (因此書章法,要請此公作主,所以特別評敘。)
        (且蔭昌是陸軍大臣,既已派他督師,不應就三日內,復起用這位袁宮保,來與
        (蔭昌爭權,眼見得清廷無人,命令顛倒,不待各省響應,已可知清祚不臘了。
        ()
        (這數語是言清廷必亡,袁項城只貪天之功,以為己力耳。)
        (清廷起用袁公的詔旨,傳到項城,袁公果不奉詔,覆稱足疾未愈,不能督師。
        ()
        (載灃卻也沒法,只促蔭昌南下,規復武漢。)
        (蔭昌到了信陽州,竟自駐紮,但飭統帶馬繼增等,進至漢口。)
        (黎都督也發兵抵禦,雙方逼緊,你槍我彈,對轟了好幾次,互有擊傷。)
        (薩軍門帶著海軍,鳴炮助威,民軍踞住山上,亦開炮還擊,薩艦從下擊上,非
        (常困難,民軍從上擊下,卻很容易。)
        (突然間一聲炮響,煙迷漢水,把薩氏所領的江元輪船,打成了好幾個窟窿,各
        (艦隊相率驚駭,紛紛逃散,江元艦也狼狽遁去,北軍頓時失助,被民軍掩擊一
        (陣,殺得七零八落,慌忙逃還。)
        (兩下裡勝負已分,民軍聲威大震。)
        (黃州府、淝陽州、宣陽府等處,乘機響應,遍豎白旗。)
        (到了八月三十日,湖南也獨立了,清巡撫餘誠格遁去。)
        (九月三日,陝西又獨立了,清巡撫錢能訓,自刎不死,由民軍送他出境。)
        (越五日,山西又獨立了,清巡撫陸鍾琦,閤家殉難。)
        (嗣是江西獨立、雲南獨立、貴州獨立、民軍萬歲、民國萬歲的聲音,到處傳響
        (,警報飛達清廷,與雪片相似,可憐這位攝政王載灃,急得沒法,只哭得似淚
        (人兒一般。)
        (內閣總理慶親王奕劻,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本是要請老袁出山,至此越加決
        (意,同在攝政王載灃前,力保老袁,乃再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所有赴援的海
        (陸各軍,並長江水師,統歸節制。)
        (又命馮國璋總統第一軍,段祺瑞總統第二軍,也歸袁世凱節制調遣。)
        (老袁接著詔命,仍電復:「足疾難痊,兼且咳嗽,請別簡賢能,當此重任」等
        (語。)
        (將軍欲以巧勝人,盤馬彎弓故不發。)
        (那時清廷上下,越加惶急,亟由老慶同徐世昌,寫了誠誠懇懇的專函,命專員
        (阮忠樞,齎至信陽,交與蔭昌,令他親至袁第,當面敦促。)
        (蔭昌自然照辦,即日馳往項城,與老袁晤談,繳出京信,由老袁展閱。)
        (老袁瞧畢,微微一笑道)
    老 袁:急時抱佛腳,恐也來不及了。
        (蔭昌又提出公誼私情,勸勉一番,於是老袁才慨然應允,指日起程。)
        (蔭昌欣然告別,返到信陽州,即電達清廷。)
        (略曰:「袁世凱已允督師,亂不足平,惟京師兵備空虛,自願回京調度,藉備
        (非常」等語。)
        (清廷即日頒旨,令俟袁世凱至軍,即回京供職。)
        (這道命令下來,蔭昌快活非常,樂得卸去重擔,觀望數日,便好脫罪。)
        (偏是前敵的清軍,聞袁公已經奉命,親來督師,沒一個不踴躍起來,大家磨拳
        (擦掌道)
    大 家:袁宮保來了,我輩須先戰一場,占些威風,休使袁公笑罵呢。
        (先聲奪人。)
        (原來光緒季年,袁世凱曾任直隸總督,練兵六鎮,佈滿京畿,如段祺瑞、馮國
        (璋等,統是袁公麾下的將弁,素蒙知遇,感切肌膚,將弁如此,兵士可知。)
        (後來馮、段之推奉袁氏即寓於此。)
        (馮、段兩人,當下商議,決定馮為前茅,段為後勁,與民軍決一勝負。)
        (馮國璋即率第一軍南下,橫厲無前,突入灄口,民軍連忙攔截,彼此接仗,各
        (拚個你死我活,兩不相下。)
        (嗣經薩鎮冰復率兵艦,駛近戰線,架起巨炮,迭擊民軍,民軍傷斃無數,不得
        (已倒退下來。)
        (馮軍遂乘勝追殺,得步進步,直入漢口華界,大肆焚掠,好幾十里的市場,都
        (變做瓦礫灰塵。)
        (這時候的馮軍,非常高興,搶的搶,擄的擄,見有姿色的婦女,便摟抱而去,
        (任情淫樂。)
        (咎歸於主,馮河間不得辭過。)
        (正在橫行無忌,忽接到袁欽差的軍令,禁止他非法胡行,馮軍方才收隊,靜待
        (袁公到來。)
        (不到一日,袁欽差的行牌已到,當由馮國璋帶著軍隊,齊到車站恭迎。)
        (不一時,專車已到,放汽停輪,國璋搶先趨謁,但見翎頂輝煌的袁大臣,剛立
        (起身來,準備下車,翎頂輝煌四字,寓有微意。)
        (見了國璋,笑容可掬,國璋行過軍禮,即引他步下車台,兩旁軍隊,已排列得
        (非常整肅,統用軍禮表敬。)
        (袁欽差徐步出站,即有綠呢大轎備著,俟他坐入,由軍士簇擁而去。)
        (小子有詩詠袁欽差道:
        (  奉命南來抵漢津,丰姿猶是宰官身。)
        (試看翎頂遵清制,閫外爭稱袁大臣。)
        (欲知袁欽差入營後事,且看下回說明。)
        (前半回為全書楔子,已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滿腹牢騷,都從筆底寫出
        (,令人開卷一讀,無限欷歔。)
        (入後敘述細事,便請出袁項城來作為主腦,蓋創始革命者為孫、黎,而助成革
        (命者為袁項城,項城之與民國,實具有絕大關係,自民國紀元,以迄五年,無
        (在非袁項城一人作用,即無非袁項城一人歷史,故著書人於革命情事,已詳見
        (《清史演義》者,多半從略,獨於袁氏不肯放過。)
        (無袁氏,則民國或未必成立,無袁氏,則民國成立後,或不致擾攘至今,成也
        (蕭何,敗也蕭何,吾當以此言轉贈袁公。)
        (書中述及袁氏,稱號不一,若抑若揚,若嘲若諷,蓋已情見乎詞,非雜出不倫
        (,茫無定據也。)
        (第二回 黎都督復函拒使 吳軍統被刺喪元)
        
        
    5**時間: 地點:
        (卻說袁欽差世凱,既到漢口,當然有行轅設著,暫可安駐;入行轅後,不暇休
        (息,即命馮國璋引導,周視各營,偶見受傷兵士,統用好語撫慰,兵士感激得
        (很,甚至泣下。)
        (及袁欽差返寓行轅,各國駐漢領事,陸續拜會,談及漢口焚掠情形,語多譏刺
        (。)
        (袁欽差點首會意,待送客出營,便召國璋入轅,與他密語道)
    袁欽差:此次武漢舉事,並不是尋常土匪,又不是什麼造反,我聞他軍律嚴明,名目正大
        ,端的是不可小覷。眼光頗大。前日蔭大臣受命南下,路過彰德,曾到我家探問
        ,我已料此番風潮,愈鬧愈大,不出一月,即當影響全國,所以與蔭談及,臨敵
        須要仔細,千萬勿可浪戰。今果不出所料,那省獨立,這省也獨立,警報到耳,
        已有數起。似你帶兵到此,奪還漢口,想必殺掠過甚,以致各國領事,也有不平
        的議論,可見今日行軍,是要格外謹慎哩。
        (國璋聞言,不由的臉色一紅,半晌才答道)
    國 璋:革命風潮,鬧得甚緊,漢口的百姓,也歡迎革命,不服我軍,若非大加懲創,顯
        見我軍沒用,恐越發鬧得高興了。
    袁欽差:(袁欽差撚鬚微笑道)殺死幾個小百姓,似乎是沒甚要緊,不過現在時勢,非洪
        、楊時可比,滿人糊塗得很,危亡在即,可不必替他出力,結怨人民,且恐貽累
        外交,變生意外。據我的意見,不如暫行停戰,與他議和,若他肯就我範圍,何
        妨得休便休,過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將來,再作計較。
        (前數語是項城本心,後數語乃暫時敷衍。)
    國 璋:宮保所囑,很是佩服,但我軍未經大捷,他亦未必許和呢。
        (馮婦尚思搏虎。)
    袁欽差:(袁欽差歎道)我本回籍養痾,無心再出,偏老慶老徐等,硬來迫我,沒奈何應
        命出山。蔭午樓脫卸肩仔,好翩然回京了。午樓即蔭昌別字,卸事回京,由此帶
        過。我卻來當此重任,看來此事頗大費周折哩。
        
        
    6**時間: 地點:
        (正說著,外面又遞入廷寄,內稱:「慶親王奕劻等,請准辭職,著照所請。)
        (慶親王奕劻,開去內閣總理大臣,大學士那桐、徐世昌,開去協理大臣。)
        (袁世凱著授為內閣總理大臣。)
        (該大臣現已前赴湖北督師,著將應辦各事,略為佈置,即行來京組織內閣」等
        (語。)
        (袁欽差瞧畢,遞示國璋道)
    袁欽差:沒事的時候,親貴擅權,把別人不放在眼裡,目下時勢日迫,卻把千斤萬兩的擔
        子,一層一層的,壓到我們身上,難道他們應該安樂,我等應該吃苦麼?
        (怨形於辭。)
        (言畢,咨嗟不已。)
        (國璋也長歎了好幾聲,心也動了。)
        (嗣見老袁無言,方才別去。)
        (袁欽差躊躇一會,方命隨員具折,奏辭內閣總理;並請開國會,改憲法,下詔
        (罪己,開放黨禁等情。)
        (拜疏後,復聞上海獨立,江蘇獨立,浙江獨立,又是三省獨立。)
        (不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當下令隨員劉承恩,致書鄂軍都督黎元洪,籌商和
        (議。)
        (承恩與元洪同鄉,當即繕寫書信,著人送去。)
        (待了兩日,並無覆音;又續寄一函,仍不見答。)
        (清廷已下罪己詔,命實行立憲,寬赦黨人,並擬定憲法信條十九則,宣誓太廟
        (,頒告天下;且促袁世凱入京組閣,毋再固辭,所有湖廣總督一缺,另任魏光
        (燾。)
        (魏未到任以前,著王士珍署理。)
        (袁欽差得旨,擬即北上,啟行至信陽州,再命劉承恩寄書黎督,繕稿已竣,又
        (由自己特別裁酌,刪改數行。)
        (其書云:
        (  疊寄兩函,未邀示復,不識可達典簽否?頃奉項城宮保諭開:刻下朝廷有
        (旨,一下罪己之詔,二實行立憲,三赦開黨禁,四皇族不聞國政等因,似此則
        (國政尚有可挽回振興之期也。)
        (遵即轉達台端,務宜設法和平了結,早息一日兵爭,地方百姓,早安靜一日。
        ()
        (否則勢必兵連禍結,不但荼毒生靈,糜費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則我國已成不
        (可收拾之國矣。)
        (況興兵者漢人,受蹂躪者亦漢人,反正均我漢人吃苦也。)
        (弟早見政治日非,遂有終老林下之想,今因項城出山,以勸撫為然,政府亦有
        (悔心之意,即此情理,亦未嘗非閣下暨諸英雄,能出此種善導之功也。)
        (依弟愚見,不如趁此機會,暫且和平了結,且看政府行為如何?可則竭力整頓
        (,否則再行設策以謀之,未為不可。)
        (果以弟見為是,或另有要求之處,弟即行轉達項城宮保,再上達辦理。)
        (至諸公皆大才榱槃,不獨不咎既往,尚可定必重用,相助辦理朝政也。)
        (且項城之為人誠信,閣下亦必素所深知,此次更不致失信於諸公也。)
        (此三語想由項城自己添入。)
        (並聞朝廷有旨,諒日內即行送到麾下,弟有關桑梓,又素承不棄,用敢不揣冒
        (昧,進言請教,務乞示復,諸希愛照!)
        (此書去後,仍然不得複音,接連是廣西獨立,安徽獨立,廣東獨立,福建獨立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武昌革命以來,先後不過三十日,中國版圖二十二
        (省,已被民軍占去大半。)
        
        
    7**時間: 地點:
        (當時為清盡命的大員,除山西巡撫陸鍾琦外,見前回。)
        (只有江西巡撫馮汝騤,閩浙總督鬆壽,餘外封疆大吏,不是預先逃匿,就是被
        (民軍拘住,不忍加戮,縱他出走。)
        (還有江蘇巡撫程德全,廣西巡撫沈秉堃,安徽巡撫朱家寶等,居然附和民軍,
        (拋去巡撫印信,竟做民軍都督;甚至慶親王的親家孫寶琦,本任山東巡撫,也
        (為軍民所迫,懸起獨立旗來,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籍隸漢軍,竟為國民保安會
        (長,成了獨立的變相;直隸灤州軍統張紹曾,又荷戈西向,威逼清廷速改政體
        (;新授山西巡撫吳祿貞,且擁兵石家莊,隱隱有攫取北京的異圖。)
        (真是四面楚歌。)
        (那時身入漩渦的袁欽差,恰也著急起來,再令劉承恩為代表委員,副以蔡廷乾
        (,同往武昌,與黎都督面議和約,自己決擬入都,整裝以待。)
        (過了兩日,方見劉、蔡二人,狼狽回來;急忙問及和議,二人相繼搖首,並呈
        (上復函,由袁披閱。)
        (其詞云:
        (  慰帥執事:袁字慰庭,故稱慰帥。)
        (邇者蔡、劉兩君來,備述德意,具見執事俯念漢族同胞,不忍自相殘害,令我
        (欽佩。)
        (荷開示四條,果能如約照辦,則是滿清幸福。)
        (特漢族之受專制,已二百六十餘年,自戊戌政變以還,曰改革專制,曰豫備立
        (憲,曰縮短國會期限,何一非國民之鐵血威逼出來?徐錫麟也,安慶兵變也,
        (孚琦炸彈也,廣州督署被轟也,滿清之膽,早經破裂。)
        (以上所敘各事,俱見《清史演義》。)
        (然逐次之偽諭,純系牢籠漢人之詐術,並無改革政體之決心。)
        (故內而各部長官,外而各省督撫,滿漢比較,滿人之掌握政權者幾何人?兵權
        (財權,為立國之命脈,非毫無智識之奴才,即乳臭未乾之親貴;四萬萬漢人之
        (財產生命,皆將斷送於少數滿賊之手,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即如執事,豈非
        (我漢族中之最有聲望、最有能力之人乎?一削兵權於北洋,再奪政柄於樞府,
        (若非稍有忌憚漢族之心,己酉革職之後,險有性命之慮。)
        (他人或有不知,執事豈竟忘之?何曾忘記。)
        (自鄂軍倡義,四方響應,舉朝震恐,無法支持,始出其咸同故技,以漢人殺漢
        (人之政策,執事果為此而出,可謂忍矣。)
        (嗣又奉讀條件,諄諄以立憲為言,時至二十世紀,無論君主國、民主國、君民
        (共主國,莫不有憲法,特其性質稍有差異,然均謂之立憲。)
        (將來各省派員會議,視其程度如何,當彩何種政體,其結果自不外立憲二字。
        ()
        (特揆諸輿論,滿清恐難參與其間耳。)
        (即論清政府疊次上諭所云,試問鄂軍起義之力,為彰德高臥之力乎?鄂軍倘允
        (休兵,滿廷反汗,執事究有何力以為後盾?今鄂軍起義只匝月,而響應宣告獨
        (立者,已十餘省,滬上歸並之兵輪及魚雷艇,共有八艘,其所以光復之速而廣
        (者,實非人力之所能為也。)
        (我軍進攻,竊料滿清實無抵抗之能力,其稍能抵拒者,惟有執事,然則執事一
        (身,系漢族及中國之存亡,不綦重哉!設執事真能知有漢族,真能繫念漢人,
        (則何不趁此機會,攬握兵權,反手王齊,匪異人任。)
        (即不然,亦當起中州健兒,直搗幽燕。)
        (渠何嘗不作此想,特不欲顯行耳。)
        (苟執事真熱心滿清功名也,亦當日夜禱祝我軍速指黃河以北,則我軍聲勢日大
        (一日,執事爵位日高一日,倘鄂軍屈服於滿清,恐不數日間,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矣。)
        (早已見到,不煩指教。)
        (執事犯功高震主之嫌,雖再伏隱彰德而不可得也。)
        (隆裕有生一日,戊戌之事,一日不能忘也,執事之於滿清,其感情之為如何?
        (執事當自知之,不必局外人為之代謀。)
        (同志人等,皆能自樹漢族勛業,不願再受滿族羈絆,亦勿勞錦注。)
        (頃由某處得無線電,知北京正危,有愛新氏去國逃走之說,果如是,則法人資
        (格喪失,雖欲贈友邦而無其權矣,執事又何疑焉?竊為執事計,聞清廷有召還
        (之說,分二策以研究之:一清廷之召執事回京也,恐系疑執事心懷不臣,藉此
        (以釋兵權,則宜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例以拒之;二清廷果危急而召執
        (事也,庚子之役,各國聯軍入京,召合肥入定大局,合肥留滬不前,沈幾觀變
        (,前事可師。)
        (所惜者,合肥奴性太深,僅得以文忠結局,了此一生歷史,李氏子豈能終無餘
        (憾乎?元洪一介武夫,罔識大義,惟此心除保民外,無第二思想,況執事歷世
        (太深,觀望過甚,不能自決,須知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無待游移。)
    孟 子:(《孟子》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全國同胞,仰望執事者久矣,請勿再以假面具示人,有失本來面目,則元洪等
        (所忠告於執事者也。)
        (餘詳蔡、劉二君口述,書不盡言,惟希垂鑒!)
        (袁欽差閱畢,毫不動色,惟點了好幾回頭,知己相逢,應該心照。)
        (嗣見劉、蔡二人尚站立在側,便與語道)
    袁欽差:他不肯講和,也就罷了,我便要啟程赴京,你兩人收拾行李,一同北上,可好麼
        ?
        (二人正在聽命,忽由隨役遞呈名刺,報稱第一軍統領段祺瑞求見,袁欽差即命
        (傳入。)
        (彼此相見,行過了禮,祺瑞先開口道)
    祺 瑞:聞宮保已擬北上,祺瑞特來恭送,並乞指教。
    袁欽差:革命風潮,鬧得這麼樣大,看來是不易收拾。中外人心,又傾向革命,馮軍一入
        漢口,稍行殺掠,各領事已有煩言,你想現在的事情,還好任情辦去麼?
    祺 瑞:京中資政院,已奏請懲辦前敵將帥,聞已交宮保查辦,不知宮保究如何作復?
    袁欽差:(袁欽差微哂道)一班老朽,曉得什麼軍情,華甫也太屬辣手,我已向他交代過
        了。
        (馮國璋字華甫。)
        (老袁袒護袁國璋,已見言外。)
    祺 瑞:可笑這吳祿貞,是革命黨中健將,朝廷不知為何令撫山西,他帶了山西革命軍,
        還到石家莊,把京中輸運的軍火子彈,多半截留,反說是仰體朝廷德意,消弭戰
        禍,保全和平,並請誅縱兵燒殺的將帥,以謝天下,這真是出人意料的事情。現
        聞已在途被刺,連首級都無從著落呢。
        (吳祿貞被刺事,亦從老段口中帶出。)
    袁欽差:(袁欽差不待說畢)這等人物,少一個,好一個,橫直是亂世魔星,不足評論。
        (祺瑞聽他言中有意,便不再說下去。)
        (袁氏何意?看官試猜。)
    袁欽差:(但聽袁欽差又與語道)芝泉,祺瑞字。你是我的故交,我此次被逼出山,又要
        赴京,你須要助我一臂哩。
    祺 瑞:(祺瑞拱手道)敢不惟命是聽。
        (種種後文,均伏於此語中。)
    袁欽差:如此最好,我已要起程了。
        (當下與祺瑞攜手出轅,上輿告別。)
        (祺瑞仍在後送行,一直到了車站,俟袁欽差舍輿登車,一去一留,方才分手。
        ()
        (看官聽著!小子前著《清史演義》,於吳祿貞事未曾詳敘,此書既從段祺瑞口
        (中敘出,應該將吳事表明,補我從前缺略,且與袁項城亦隱有關係,更不能不
        (特別從詳。)
        (本書於各省革命,俱從略筆,獨詳吳事者以此。)
        (吳祿貞,字綬卿,湖北雲夢縣人,曾在湖北武備學堂肄業,由官費派學東洋。
        ()
        (庚子拳亂,革命黨人唐才常,發難漢口,祿貞方在日本學習士官,潛身歸來,
        (據住大通,為唐聲援。)
        (唐敗被殺,祿貞仍遁入日本,後投效東三省,大著才名,得操兵柄。)
        (尋為延吉廳邊務大臣,與日本辦理間島交涉,精乾明敏,日人不能逞,以功洊
        (升副都統,未幾任第六鎮統制。)
        (他本蓄志革命,欲借著兵力,乘機舉事,會鄂軍起義,遂自請率軍赴敵。)
        (清廷頗懷疑忌,令隨蔭昌南下,許蔭昌便宜行事,如果察有異圖,立殺無赦。
        ()
        (祿貞以蔭昌偕行,料知所願難遂,乃托疾不往,嗣因灤州軍威逼立憲,有旨令
        (祿貞往撫,祿貞到了灤州,卻在軍前演說,大致謂)
    祺 瑞:革命利益,滿、漢均霑。
        (說得漢人非常贊成,就是軍伍中有幾個滿人,也不覺被他感化,當下集眾定議
        (,入駐豐台,擬逼清帝遜位。)
        (不意清廷已有所聞,調集京奉路線列車,留京待命,一面令祿貞移剿山西。)
        (祿貞因計不得行,乃率部眾赴石家莊,自己輕車簡從,逕入山西省城,與山西
        (民軍會商,擬糾合燕晉諸軍,協圖北京,且截取清軍南下的輜重,做為自己的
        (軍需。)
        (匆匆返石家莊,偕詹隨員在車中擬稿,只說是山西就撫,電達清廷。)
        (甫到車站,突有兵士上車,向祿貞屈膝道賀。)
        (祿貞見兵士肩章,書第十二協字樣,坦然不疑;正欲啟問,那兵士從靴內拔出
        (匕首,向前直刺。)
        (祿貞忙離座格拒,詹又大呼乞救,不防兵士愈來愈眾,各持槍攢擊祿貞,祿貞
        (雖然驍勇,究竟敵不住多人;況且槍彈無情,撲通撲通的數聲,已將一位革命
        (的英雄,送入鬼門關去,頭顱都不知下落。)
        (詹隨員逃避不及,也吃了好幾個衛生丸,與吳統制同登冥箓。)
        (生死相隨,可謂至友。)
        (看官!這第十二協軍隊,究係何人統轄?原來就是吳祿貞部下的軍隊,協統叫
        (作周符麟,與祿貞含有宿嫌,祿貞本奏請黜周,公牘上陳,偏遭部駁,周仍虛
        (與委蛇,至是竟遣旗兵刺死祿貞。)
    或 謂:由清軍諮使良弼,遺週二萬金,令他把祿貞刺死,免滋後患。
    或 謂:為袁欽差所忌,恐他先入京師,獨操勝算,轉令自己反落人後,無從做一番事業
        ,所以密嗾周符麟,除去一個好敵手。
    或 謂:(後人編著《民國春秋》,嘗於辛亥年九月十六日,大書特書道)袁世凱使人暗
        殺吳祿貞於石家莊。
        (《民國春秋》曾載入《大同報》。)
        (小子也不暇深考。)
        (但有一詩弔吳軍統云:
        (  拚將鐵血造中原,勇士何妨竟喪元?)
        (但若暴徒非虜使,石家莊上太含冤。)
        (吳軍統已死,袁欽差即啟程北上,京內的王公大臣,都額手稱慶,差不多似救
        (命王到來。)
        (欲知後事,試看下回。)
        (馮、段二人,是項城心腹,故本書開始,即將二人特別提出。)
        (微馮、段,項城固無自逞志也。)
        (若與黎都督議和,項城不過暫時敷衍,並非當時要著,但黎督復書,實已如見
        (項城肺腑,推項城之意,亦必謂黃陂實獲我心,特未嘗明言耳。)
        (劉書毫無精采,不過與黎書互有關系,故特附錄,明眼人自能知之。)
        (至吳祿貞之被刺,是否由項城主使,至今尚無實證,惟《大同報》所載之《民
        (國春秋》,已歸咎袁氏,想彼或有所見,並非曲意深文。)
        (吳謀若行,則北京早下,清帝亦早遜位,何待項城上台,今日之民國,或較為
        (振刷,亦未可知,是著書人之特載吳祿貞,固具有微意,不第補前著《清史演
        (義》之闕已也。)
        (第三回 奉密令馮國璋逞威 舉總統孫中山就職)
        
        
    8**時間: 地點:
        (卻說京內官民,聞袁欽差到京,歡躍得什麼相似,多半到車站歡迎。)
        (袁欽差徐步下車,乘輿入正陽門,當由老慶老徐等,極誠迎接,寒暄數語,即
        (偕至攝政王私邸,攝政王載灃,也只好蠲除宿嫌,慇懃款待。)
        (請他來實行革命,安得不格外慇懃?老袁確是深沈,並沒有甚麼怨色,但只一
        (味謙遜,說了許多才薄難勝等語。)
        (語帶雙敲。)
        (急得攝政王冷汗直流,幾欲跪將下去,求他出力。)
        (老慶老徐等,又從旁慫慂,袁乃直任不辭,即日進謁隆裕後,也奉了誠誠懇懇
        (的面諭,托他斡旋。)
        (袁始就內閣總理的職任,動手組織內閣,選用梁敦彥、趙秉鈞、嚴修、唐景崇
        (、王士珍、薩鎮冰、沈家本、張謇、唐紹怡、達壽等,分任閣員,並簡放各省
        (宣慰使,揀出幾個老成重望,要他充選。)
        (看官!你想當四面楚歌的時代,哪個肯來冒險衝鋒,擔此重任?除在京幾個人
        (員無法推諉外,簡直是有官無人。)
        (而且海軍艦隊,及長江水師,又陸續歸附民軍,聽他調用,那時大河南北,只
        (有直隸、河南兩省,還算是沒有變動。)
        (大江南北,四川又繼起獨立,完全為民軍所有。)
        (只南京總督張人駿,將軍鐵良,提督張勛,尚服從清命,孤守危城。)
        (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又組織聯軍,進攻南京。)
        (上海都督陳其美,且號召兵民,一面援應江、浙聯軍,一面組合男女軍事團,
        (倡義援鄂。)
        (枕戈待旦,健男兒有志復仇,市鞍從軍,弱女子亦思偕作。)
        (彼談兵,此馳檄,一片譁噪聲,遙達北京,已嚇得滿奴倒躲,虜氣不揚。)
        (語有分寸,閱者自知。)
        (袁總理迭接警耗,前稱袁欽差,此稱袁總理,雖是就官言官,寓意卻也不淺。
        ()
        (默想民軍方面,囂張得很,若非稍加懲創,民軍目中,還瞧得起我麼?我要大
        (大的做番事業,必須北制滿人,南制民軍,雙方歸我掌握,才能任我所為。)
        (隱揣老袁心理,確中肯綮。)
        (計畫既定,便與老慶商議,令他索取內帑,把慈禧太后遺下的私積,向隆裕後
        (逼出,隆裕後無法可施,落了無數淚珠兒,方將內帑交給出來,袁總理立飭幹
        (員,運銀至鄂,獎勵馮國璋軍,並函飭國璋力攻漢陽。)
        (國璋得了袁總理命令,勝過皇帝詔旨,遂慷慨誓師,用全力去爭漢陽。)
        (漢陽民軍總司令黃興,系湖南長沙縣人,向來主張革命,屢僕屢起,百折不撓
        (。)
        (黎都督元洪,與他素未識面,及武漢鏖兵,他遂往見黎督,慨願前驅,赴漢殺
        (虜。)
        (是夕,即渡江抵漢陽,漢陽民軍,與清軍酣戰,已有多日,免不得臨陣傷亡,
        (隊伍缺額,就令新募兵充數。)
        (新兵未受軍事教育,初次交鋒,毫無經驗,一味亂擊,幸清軍統馮國璋,守著
        (老袁訓誡,未敢妄動,所以相持不決。)
        (至袁令一下,他即率軍猛進,圍攻龜山。)
        (民軍總司令黃興,督師抵敵,連戰兩晝夜,未分勝負。)
        (不意馮軍改裝夜渡,潛逾漢江,用著機關大炮,突攻漢陽城外民軍。)
        (民軍猝不及防,紛紛倒退。)
        (黃興聞漢陽緊急,慌忙回援,見漢陽城外的要害,已被清軍占住,料知漢陽難
        (守,竟一溜煙的逃入武昌。)
        (下一逃字,罪有攸歸。)
        (龜山所有炮隊,失去了總司令,未免腳忙手亂,一時措手不迭,便被馮軍奪去
        (。)
        (漢陽城內,隨即溃散,眼見得城池失守,又歸殘清。)
        (等到武昌發兵往援,已是不及,黎都督不免懊悔,但事已如此,無可奈何,只
        (得收集漢陽溃軍,加派武昌生力軍,沿江分駐,固守武昌。)
        (黃興見了黎督,痛哭移時,擬隻身東行,借兵援鄂,黎督也隨口照允,聽他自
        (去。)
        (黃興實非將才。)
        (這時候的馮國璋,已告捷清廷,清廷封國璋二等男,國璋頗也欣慰,便擬乘勝
        (再下武昌,博得一個封侯拜相的機會。)
        (當下派重兵據住龜山,架起機關大炮,轟擊武昌。)
        (武昌與漢陽,只隔一江,炮力亦彈射得著,幸虧武昌兵民,日夕嚴防,就是有
        (流彈拋入,尚不過稍受損傷,無關緊要;沿江上下七十餘里,又統有民軍守著
        (,老馮不能飛渡。)
        (只漢陽難民,渡江南奔,船至中流,往往被炮彈擊沉,可憐這窮苦百姓,斷股
        (絕臂,飄蕩江流;還有一班婦女兒童,披發溺水,宛轉呼號,無從乞救,一個
        (一個的沉落波心,葬入魚鱉腹中。)
        (馬二先生,何其忍心。)
        (各國駐漢領事,見了這般慘狀,也代為不平,遂推英領事出為介紹,勸令雙方
        (停戰。)
        (自殘同類,轉令外人出為緩頰,煞是可歎。)
        (國璋哪肯罷休,只說須請命清廷,方可定奪,一面仍飭兵開炮,蓬蓬勃勃的,
        (放了三日三夜,還想發兵渡江,偏偏接到袁總理命令,囑他停戰,馮國璋一團
        (高興,不知不覺的,銷磨了四五分,乃照會英領事,開列停戰條件,尚稱)
    國 璋:民軍為匪黨。
        (並有「匪黨須退出武昌城十五里,及匪黨軍艦的炮閂,須一概卸下,交與介紹
        (人英領事收存」等語。)
        (英領事轉達黎督,黎督復交各省代表會公決。)
        (原來獨立各省,已各舉代表,齊集湖北,擬組織臨時政府,以便對內對外,本
        (意是擇地武昌,因武昌方在被兵,不得安居,暫借漢口租界順昌洋行,為各省
        (代表會會所。)
        (各省代表,見了馮國璋停戰條款,統是憤懑交加,不願答復。)
        (嗣恐英領事面子過不下去,乃想出一個用矛制盾的法兒,寫了幾條,作為復詞
        (。)
        (內開虜軍須退出漢口十五里以外,及虜軍所據的火車,應由介紹人英領事簽字
        (封閉。)
        (極好的滑稽答復。)
        (這種絕對不合的條款,怎能磋磨就緒?惟老馮也不好再戰,暫行停炮勿攻,待
        (有後命,再定計議。)
        (樂得逍遙。)
        (忽接到江南急電,江督張人駿將軍鐵良提督張勛等,統棄城出走,南京被民軍
        (占去。)
        (接連又奉袁總理電命,停戰十五日。)
        (於是按兵不動,彼此夾江自守,暫息烽煙。)
        (小子且將南京戰事,續敘下去。)
        (江督張人駿,本也是個模稜人物,只因鐵良是滿人,始終輔清,張勛雖是漢族
        (,卻因受清厚恩,不敢背德,定欲保全江寧,對敵民軍,所以各省紛紛獨立,
        (唯南京服從清室,毫無變志。)
        (江南第九鎮統制徐紹楨,時已反抗清廷,任為寧軍總司令,發兵攻擊南京,初
        (戰不利,退回鎮江,旋經浙軍司令朱瑞,蘇軍司令劉之潔,鎮軍司令林述慶,
        (滬軍司令洪承點,濟軍司令黎天才,齊集鎮江,與寧軍一同出發,再搗南京,
        (張勛卻也能耐,帶著十八營防軍,與聯軍交戰數次,互有殺傷。)
        (嗣因聯軍分頭進攻,一個效忠清室的張大帥,顧東失西,好似一個磨盤心,終
        (日在南京城下,指麾往來,鬧得人困馬乏,急忙電達袁總理,請他速發援兵。
        ()
        (誰知這袁總理並無複音,再四呼籲,終不見報。)
        (袁總理已叫你拱讓,你何苦硬要支持?)
        
        
    9**時間: 地點:
        (未幾,濟軍佔領烏龍山、幕府山,浙軍亦佔領馬群孝陵衛一帶,又未幾,浙軍
        (復進奪紫金山,會同鎮軍滬軍,攻克天保城。)
        (張勛屢戰不利,反喪了統領王有宏,沒奈何退入朝陽門,專令城內獅子山守兵
        (,開炮擊射聯軍。)
        (哪知獅子山上的兵士,已有變志,所發諸炮,都是向空亂擊,毫無效力,城外
        (最要緊的雨花台,又被蘇軍奪去。)
        (張勛力竭計窮,先囑愛妾小毛子,收拾細軟,由部眾擁護出城,自己亦率了殘
        (兵二千人,與張人駿、鐵良等開了漢西門,乘夜走脫,聯軍遂擁入南京城,歡
        (呼不已。)
        (南京踞長江下游,倚山瀕水,向稱為龍盤虎踞的雄都,民軍席捲長江,必須攻
        (克南京,才得作為根本重地。)
        (適值漢陽為清軍所得,兩方面勝負相同,各得對等資格,那時和議問題,方好
        (就此著手了。)
        (實皆不能出老袁意中。)
        (袁總理世凱,與清攝政王載灃,面和心不和,便乘此下手,欲逼載灃退歸藩邸
        (,但形式上不便強逼,只把重大的問題,推到載灃身上去,自己不肯作主。)
        (載灃實擔架不起,情願辭職歸藩。)
        (慶親王奕劻,雖已罷去總理,遇著緊要會議,總要召他與聞,他便在隆裕後面
        (前,力保袁總理能當重任,休令他人掣肘。)
        (隆裕後究是女流,到了沒奈何時候,明知袁總理未必可靠,也只好求他設法,
        (索性退去攝政王,把清廷一切全權,托付袁總理。)
        (全權付與,還有什麼清室江山。)
        (袁總理遂命尚書唐紹怡,做了議和代表,且與唐密商了一夜,方令啟程南下。
        ()
        (一夜密商,包括後來無數情事。)
        (各省代表會,聞北代表南來,公推伍廷芳為民軍代表,酌定上海地點,與北代
        (表會議。)
        (兩下裡只約停戰,未及言和。)
        (那革命黨大首領孫文,已從海外回國,來任臨時總統,開創一個中華民國出來
        (。)
        (筆大如椽。)
        (孫文字逸仙,號中山,廣東香山縣人,少時入教會學堂讀書,吸受歐化,目擊
        (清政日非,遂倡言革命;嗣復往來東西洋,結合中國遊學生,組織同盟會,一
        (心與滿清為難,好幾次運動革命,統歸失敗。)
        (俱見《清史演義》。)
        (至是民軍起義,把中國二十二省的輿圖,得了三分之二,不禁宿願俱慰,奮袂
        (回國。)
        (看官試想!中國革命,全是他一人發起的效力,此番功成回來,寧有不受人歡
        (迎麼?)
        (先是黃興到滬,擬召江、浙軍援鄂,會因鄂軍與清軍議和,彼此停戰,乃將援
        (鄂事暫行擱起。)
        (至南京已下,各省代表,均自漢口移至南京,道出滬上,擬選舉正副元帥,為
        (他日正副總統根本。)
        (當下開會公舉,黃興得票最多,當選為大元帥,黎元洪得票,居次多數,當選
        (為副元帥。)
        (哪知江、浙聯軍,嘖有煩言,多半謂漢陽敗將,怎能當大元帥的職任?況黎都
        (督是革命功首,反令他屈居副座,如何服人?遂紛紛電達滬瀆,不認黃興為大
        (元帥。)
        (此即為軍人干涉立法權之始。)
        (但各代表推選不慎,也是難免指摘。)
        (各省代表,束手無策,只好再行酌議,擬將黎、黃兩人,易一位置。)
        (黃興聞聯軍不服,即日離滬,只致書各省代表,力辭大元帥當選,並推舉黎元
        (洪為大元帥。)
        (各代表得了此書,樂得順風使帆,以大元帥屬黎,副元帥屬黃,惟會議時有一
        (轉文,黎大元帥暫駐武昌,可由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組織臨時政府。)
        (公決後,即由各代表派遣專足,歡迎副元帥移節江寧,一面與行政機關接洽,
        (在江寧預設元帥府,專待黃副元帥到來。)
        (不意黃副元帥竟爾固辭,至再三敦促,仍然未至。)
        (有幾個革命黨人,與黃興素來莫逆,竟跑入代表會所,狂呼亂叫,拍案痛詈,
        (略稱)
    黃 興:舉定的正副元帥,如何易置?顯是看輕我會中好友,你等名為代表,試為設身處
        地,一位大元帥,驟然降職,尚有面目來寧,組織臨時政府麼?
        (此是政黨紛爭之始,愈見選舉不慎之弊。)
        (說得各代表俯首無言,待他舌乾口渴,方設詞勸慰,將他請出。)
        (黨人恨恨而去。)
        (各代表忍氣吞聲,面面相覷,忽聞孫中山航海到來,已抵吳淞口,虧得他來解
        (圍。)
        (大眾方轉憂為喜,即開了一個歡迎會,去迓中山--中山於十一月初六日到滬
        (;遂把大元帥副元帥的問題,擱過一邊,一心一意的,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
        (統。)
        (初十日開會投票,每省代表,一票為限。)
        (奉天代表吳景濂,直隸代表谷鍾秀、張銘勛,河南代表李搫,山東代表謝鴻燾
        (,山西代表景耀月、李素、劉懋賞,陝西代表張蔚森、馬步雲,江蘇代表袁希
        (洛、陳陶怡,安徽代表許冠堯、王竹懷、趙斌,江西代表林子超、趙士壯、王
        (有蘭、俞應麓、湯漪,浙江代表湯爾和、黃群、陳時夏、陳毅、屈映光,福建
        (代表潘祖彝,廣東代表王寵惠、鄧憲甫,廣西代表馬君武、章勤士,湖南代表
        (譚人鳳、鄒代藩、廖名搢,湖北代表馬伯援、王正廷、楊時杰、胡瑛、居正,
        (四川代表蕭湘、周代本,雲南代表呂志伊、張一鵬、段宇清,聯翩到會,依法
        (投票。)
        (全是表面文章。)
        (開箱檢視,總數隻有十七票,倒有十六票中,端端正正的,寫著孫文二字,大
        (眾歡呼中華共和萬歲三聲,自是中華民國臨時總統,產生大陸,成為開闢以來
        (第一次創局。)
        (大書特書。)
        (孫文辭無可辭,勉允就職,當准於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即陽曆新正月一日,
        (為臨時總統蒞任,中華民國紀元的吉期。)
        (先是鄂軍起義,用黃帝紀元,因黃帝為漢族遠祖,興漢排滿,不得不溯源黃帝
        (,所以檄文起首,稱為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至造成民國,擬聯合漢、滿
        (、蒙、回、藏五族,成一大中華,不應再存種族的形跡,乃改用民國紀元。)
        (且因世界各國,多用陽曆,也只好隨眾變通,藉便交際;可巧總統選出,又適
        (當陽曆殘年,為此種種理由,才有此特別更改。)
        (話休煩敘。)
        (並非煩文,實為通俗教育起見。)
        
        
    10**時間: 地點:
        (且說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當選臨時大總統孫文,由滬上乘著專車,赴寧受
        (職,火車上面,遍懸五色旗,隨風送迎。)
        (這五色旗寓著五族共和的意義,系江、浙聯軍光復南京後,由都督程德全,及
        (湖南志士宋教仁等,創造出來,後來遂定為國徽。)
        (武昌起義,用鐵血旗,即十八星旗。)
        (滇、黔、粤、桂獨立,襲用同盟會之青天白日旗。)
        (各省獨立,統用白旗。)
        (故本書特揭五色旗之緣起。)
        (是日午前,車抵南京,政學軍商各界,統到車站歡迎,駐寧各國領事,亦到來
        (迎接。)
        (各炮台,各軍艦,各鳴炮二十一門,表示歡忱。)
        (孫文下車,便改乘馬車至臨時總統府,即日行就職禮。)
        (各省代表暨海陸軍代表齊集,軍樂聲與歡呼聲、舞蹈聲,和成一片。)
        (待眾聲少止,乃由孫文宣讀誓詞,詞曰:
        (  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
        (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
        (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文當解臨時大
        (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數語已載《清史演義》,因所關重大,用特復錄。)
        (各省代表,因他宣誓已終,遂捧授大總統印信,由孫文接受加儀,那時寧軍總
        (司令徐紹楨,又由各代表公推,令進箴頌,乃琳琳瑯瑯的宣讀起來。)
        (正是:
        (  元首退居公僕列,國民進作主人翁。)
        (欲知所讀何詞,且至下回續敘。)
        (本回所敘各事,多載入《清史演義》,而此復複述者,以事關重大,《清史演
        (義》中不可無是文,《民國演義》中,尤不可無是文也。)
        (妙在事實從同,運筆不同,兩兩對勘,不嫌重複,反增趣味,且有彼詳此略、
        (彼略此詳諸異點,置諸《清史演義》宜如彼,置諸《民國演義》宜如此,此妙
        (手之所以不涉拘墟也,閱者鑒之,應不河漢餘言。)
        (第四回 復民權南京開幕 抗和議北伐興師)
        
        

    © 2024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