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接上 地點:山路
(傅彤斷後,被吳軍八面圍住。)
丁 奉:(大叫曰)川兵死者無數,降者極多。汝主劉備已被擒獲。今汝力窮勢孤,何不
早降?
傅 彤:(叱曰)吾乃漢將,安肯降吳狗乎!
(傅彤挺鎗縱馬,率蜀軍奮力死戰。
(不下百餘合;往來衝突,不能得脫。)
傅 彤:(長歎曰)吾今休矣!
(言訖,口中吐血,死於吳軍之中。
(蜀祭酒程畿,匹馬奔至江邊,招呼水軍赴敵。
(吳兵隨後追來,水軍四散奔逃。)
部 將:(叫曰)吳兵至矣,程祭酒快走罷!
程 畿:(怒曰)吾自從主上出軍,未嘗赴敵而逃!
(言未畢,吳兵驟至,四下無路,程畿拔劍自刎。)
42**時間:接上 地點:彝陵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吳班、張南久圍彝陵城,忽馮習到,言蜀兵敗,遂引軍
來救先主,孫桓方纔得脫。
張、馮二將,正行之間,前面吳兵殺來。
背後孫桓從彝陵城殺出,兩下夾攻。
張南、馮習,奮力衝突。
張南、馮習不能得脫,死於亂軍之中。
吳班殺出重圍,又遇吳兵追趕。
幸得趙雲接著,救回白帝城去了。
時有蠻王沙摩柯,匹馬奔走,正逢周泰。
戰二十餘合,被泰所殺。
蜀將杜路、劉寧盡皆降吳。
蜀營一應糧草器仗,尺寸不存。
蜀將川兵,降者無數。
時孫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
江而死。
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
卻說陸遜大獲全功,引得勝之兵,往西追襲。
前離夔關不遠,陸遜在馬上看見前面臨山傍江,一陣殺氣,沖天而起。
陸遜遂回顧眾將曰。
陸 遜:前面必有埋伏。三軍不可輕進。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即倒退十餘里,於地勢空闊處,排成陣勢以禦敵軍;即
差哨馬前去探視。
回報並無軍屯在此,遜不信,下馬登山望之,殺氣復起。
陸遜再令人仔細探視,哨馬回報,前面並無一人一騎。
陸遜見日將西沈,殺氣越加,心中猶豫,令心腹人再往探看。
回報江邊止有亂石八九十堆,並無人馬。
陸遜大疑,令尋土人問之。
須臾,有數人到。
陸 遜:何人將亂石作堆?如何亂石堆中有殺氣沖起?
土 人: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
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陸遜聽罷,上馬引數十騎來看石陣。
立馬於山坡之上,但見四面八方,皆有門有戶。
陸 遜:此乃惑人之術耳,有何益焉!
(遂引數騎下山坡來,直入石陣觀看。)
部 將:日暮矣,請都督早回。
(陸遜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
(一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蓋地。
(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
(橫沙立土,重疊如山。
(江聲浪湧,有如劍鼓之聲。)
陸 遜:(驚曰)吾中諸葛之計也!
(急欲回時,無路可出。
(正驚疑間,忽見一老人立於馬前,笑曰)
老 人:將軍欲出此陣乎?
陸 遜:願長者引出。
(老人策杖徐徐而行,逕出石陣,並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
陸 遜:長者何人?
老 人: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布下石陣,名『八陣圖
』。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
,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
他出來。』老夫適於山巖之上,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
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從生門引出也。
陸 遜:公曾學此陣法否?
老 人:變化無窮,不能學也。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陸遜慌忙下馬拜謝而回。
後杜工部有詩曰: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陸遜回寨歎曰。
陸 遜:孔明真『臥龍』也!吾不能及!即日班師。
左 右:劉備兵敗勢窮,困守一城,正好乘勢擊之;今見石陣而退,何也?
陸 遜:吾非懼石陣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詐與父無異,今知吾追趕蜀兵,必乘虛來
襲。吾若深入西川,急難退矣。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陸遜遂令一將斷後,率大軍而回。
退兵未及二日,三處人來飛報。
魏兵曹仁出濡須,曹休出洞口,曹真出南郡:三路兵馬數十萬,星夜至境。
陸 遜:不出吾之所料。吾已令兵拒之矣。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43**時間:接上 地點: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章武二年,夏六月,東吳陸遜,大破蜀兵於猇亭彝陵之
地;先主奔回白帝城,趙雲引兵據守。
忽馬良至,見大軍已敗,懊悔不及,將孔明之言,奏知先主。
先 主:(歎曰)朕早聽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敗!今有何面目復回成都見群臣乎!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遂傳旨就白帝城駐紮,將館驛改為永安宮。
人報馮習、張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歿於王事,先主傷感不已。
近 臣:(又奏稱)黃權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陛下可將彼家屬送有司問罪。
先 主:黃權被吳兵隔斷在江北岸,欲歸無路,乃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負權,非權負朕也
。何必罪其家屬?
(仍給祿米以養之。)
44**時間:接上 地點:許都
(黃權降魏,諸將引見曹丕。)
曹 丕:卿今降朕,欲追慕於陳、韓耶?
黃 權:(泣而奏曰)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諸軍於江北;被陸遜絕斷,臣歸
蜀無路,降吳不可,故來投陛下。敗軍之將,免死為幸,安敢追慕於古人耶?
曹 丕:(大喜)今拜卿為鎮南將軍。
黃 權:臣不能受。
近 臣:有細作人自蜀中來,說蜀主將黃權家屬盡皆誅戮。
黃 權: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曹 丕:(問賈詡曰)朕欲一統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吳乎?
賈 詡:劉備雄才,更兼諸葛亮善能治國;東吳孫權,能識虛實,陸遜現屯兵於險要:隔
江泛湖,皆難卒謀。以臣觀之,諸將之中,皆無孫權、劉備敵手。雖以陛下天威
臨之,亦未見萬全之勢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國之變。
曹 丕: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吳,安有不勝之理?
劉 曄:近東吳陸遜,新破蜀兵七十萬,上下齊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陸遜多謀
,必有準備。
曹 丕:卿前勸朕伐吳,今又諫阻,何也?
劉 曄:時有不同也。昔東吳累敗於蜀,其勢頓挫,故可擊耳;今既獲全勝,銳氣百倍,
未可攻也。
曹 丕:朕意已決,卿勿復言。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曹丕遂引御林軍親往接應三路兵馬。
早有哨馬報說東吳已有準備:令呂範引兵拒住曹休,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真
,朱桓引兵當住濡須以拒曹仁。
吳將朱桓,年方二十七歲,極有膽略,孫權甚愛之。
時督軍於濡須,聞曹仁引大軍去取羨溪,桓遂盡撥軍守把羨溪去了,止留五千騎
守城。
忽報曹仁令大將常雕同諸葛虔、王雙,引五萬精兵飛奔濡須城來。
眾軍皆有懼色。
孫 桓:(按劍而言曰)勝負在將,不在兵之多寡。兵法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
尚能勝於客兵。』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馬疲困。吾與汝等,共據高城,南臨大江
,北背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
,況仁等耶?
45**時間:後來 地點:濡須
(魏將先鋒常雕,領精兵來取濡須城,遙望城上並無軍馬。
(常雕催軍急進,離城不遠,一聲炮響,旌旗齊豎。
(朱桓橫刀飛馬而出,直取常雕。
(戰不三合,被桓一刀斬常雕於馬下。
(吳兵乘勢衝殺一陣,魏兵大敗,死者無數。
(朱桓大勝,得了無數旌旗軍器戰馬。
(曹仁領兵隨後到來,卻被吳兵從羨溪殺出。
(曹仁大敗而退。)
46**時間:後來 地點:帳中
(曹仁回見魏主,細奏大敗之事。
(曹丕大驚。
(正議之間,探馬忽報)
探 馬:曹真、夏侯尚圍了南郡,被陸遜伏兵於內,諸葛瑾伏兵於外,內外夾攻,因此大
敗。
(又一路探馬入報。)
探 馬:曹休亦被呂範殺敗。
曹 丕:(喟然歎曰)朕不聽賈詡、劉曄之言,果有此敗!
47**時間:接上 地點: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先主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沈重。
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關、張二弟,其病愈深,兩目昏
花,厭見侍從之人;乃叱退左右,獨臥於龍榻之上。
忽然陰風驟起,將燈吹搖,滅而復明。
只見燈影之下,二人侍立。
先 主:(怒曰)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
(先主起而視之,上首乃雲長,下首乃翼德也。)
先 主:(大驚曰)二弟原來尚在!
雲 長:臣等非人,乃是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命為神。哥哥與兄弟聚
會不遠矣。
(先主扯定大哭,忽然驚覺,二弟不見。
(即喚從人問之,時正三更。)
先 主:(歎曰)朕不久於人世矣!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遂遣使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來
永安宮,聽受遺命。
孔明等與先主次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來永安宮見帝,留太子劉禪守成都。
孔明到永安宮,見先主病危,慌忙拜伏於龍榻之下。
先主傳旨,請孔明坐於龍榻之側,撫其背曰。
先 主:朕自得丞相,幸成帝業;何期智識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悔恨成疾,
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託。
(言訖,淚流滿面。)
孔 明:(亦涕泣曰)願陛下善保龍體,以副天下之望!
(先主以目遍視。
(只見馬良之弟馬謖在傍。)
先 主:(對餘人)汝等且退。
(馬謖等退出。)
先 主:(謂孔明曰)丞相觀馬謖之才何如?
孔 明:此人亦當世之英才也。
先 主:不然。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先主分付畢,傳旨召諸臣入殿,取紙筆寫了遺詔,遞與
孔明而歎曰。
先 主:朕不讀書,粗知大略。聖人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朕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
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
孔 明:(等泣拜於地曰)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
先 主: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孔 明:有何聖諭?
先 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
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
孔 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言訖,叩頭流血。
先主又請孔明坐於榻上,喚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近前,分付曰。
先 主:爾等皆記朕言。朕亡之後,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二王向孔明拜畢。)
孔 明: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
先 主:(謂眾官曰)朕已託孤於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
(又囑趙雲曰)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
,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趙 雲:(泣拜)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先 主:(又謂眾官曰)卿等眾官,朕不能一一分囑,願皆自愛。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言畢,駕崩,壽六十三歲。
時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
後杜工部有詩歎曰: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先主駕崩,文武官僚,無不哀痛。
孔明率眾官奉梓宮還成都。
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於正殿之內。
舉哀行禮畢,開讀遺詔。
詔曰: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後轉生雜病,殆不自濟。
朕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
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但以汝兄弟為念耳。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汝兄弟更求聞達,至囑!至囑!
群臣讀詔已畢。
孔 明: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立嗣君,以承漢統。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乃立太子禪即皇帝位,改元建興。
加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葬先主於惠陵,諡曰昭烈皇帝。
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
諡甘夫人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諡為皇后。
陞賞群臣,大赦天下。
早有魏軍探知此事,報入中原。
近臣奏知魏主。
曹 丕:(大喜曰)劉備已亡,朕無憂矣。何不乘其國中無主,起兵伐之?
賈 詡:(諫曰)劉備雖亡,必託孤於諸葛亮。亮感備知遇之恩,必傾心竭力,扶持嗣主
。陛下不可倉卒伐之。(司馬懿從班部中奮然而出曰)
司馬懿:不乘此時進兵,更待何時?
曹 丕:(大喜)卿有何計?
司馬懿:若只起中國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
,然後可圖。
曹 丕:哪五路?
司馬懿:可修書一封,(所言化為影像)差使往遼東鮮卑國,見國王軻比能,賂以金帛,
令起遼西羌兵十萬,先從旱路取西平關:此一路也。再修書遣使齎官誥賞賜,直
入南蠻,見蠻王孟獲,令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雋四郡,以擊西川
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吳修好,許以割地,令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
逕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將孟達處,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此四
路也。然後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提兵十萬,由京兆逕出陽平關取西川:此五
路也。共大兵五十萬,五路並進。諸葛亮便有呂望之才,安能當此乎?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曹丕大喜,隨即密遣能言官四員為使前去;又命曹真為
大都督,領兵十萬,逕取陽平關。
此時張遼等一班舊將,皆封列侯,俱在冀、徐、青及合淝等處,據守關津隘口,
故不復調用。
蜀漢後主劉禪,自即位以來,舊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細說。
凡一應朝廷選法錢糧詞訟等事,皆聽諸葛丞相裁處。
時後主未立皇后。
孔 明:(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可納為正宮皇后。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後主即納之。
建興元年秋八月,忽有邊報說。
魏調五路大兵,來取西川。
後主聽罷大驚,即差近侍齎旨,宣召孔明入朝。
使命去了半日,回言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
後主轉慌;次日,又命黃門侍郎董允、諫議大夫杜瓊,去丞相臥榻前,告此大事
。
董允、杜瓊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
杜 瓊:先帝託孤於丞相,今主上初登寶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軍情至急,丞相何故推
病不出?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良久,傳丞相令,云病體稍可,明早出都堂議事。
董、杜二人歎息而回。
次日,眾官又來丞相府前伺候。
從早至晚,又不見出。
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杜 瓊:(入奏後主曰)請陛下聖駕,親往丞相府問計。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後主即引多官入宮,啟奏皇太后。
太 后:(大驚曰)丞相何故如此?有負先帝委託之意也!我當自往。
董 允:(奏曰)娘娘未可輕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見。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請
娘娘於太廟中,召丞相問之未遲。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太后依奏。
次日,後主車駕親至相府。
門吏見駕到,慌忙拜伏於地而迎。
後 主:丞相在何處?
門 吏:不知在何處。只有丞相鈞旨,教擋住百官,勿得輒入。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後主乃下車步行,獨進第三重門,見孔明獨倚竹杖,在
小池邊觀魚。
後主在後立久,乃徐徐而言曰
後 主:丞相安樂否?
(孔明回顧,見是後主,慌忙棄杖拜伏地,曰)
孔 明:臣該萬死!
後 主:(扶起)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緣何不肯出府視事?
(孔明大笑,扶後主入內室坐定)
孔 明:五路兵至,臣安得不知?臣非觀魚,有所思也。
後 主:如之奈何?
孔 明:羌王軻比能,蠻王孟獲,反將孟達,魏將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
有孫權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計,但須一能言之人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
之。陛下何必憂乎?
(後主聽罷,又驚又喜曰)
後 主:相父果有鬼神不測之機也!願聞退兵之策。
孔 明:先帝以陛下付託與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眾官皆不曉兵法之妙,貴在使人不
測,豈可洩漏於人?老臣先知西番國王軻比能,(所言化為影像)引兵犯西平關
;臣料馬超積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為神威天將軍;臣已先遣一
人,星夜馳檄,令馬超緊守西平關,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換,以兵拒之:此一路
不必憂矣。又南蠻孟獲,兵犯四郡,臣亦飛檄遣魏延領一軍左出右入,右出左入
,為疑兵之計;蠻兵惟憑勇力,其心多疑,若見疑兵,必不敢進:此一路又不足
憂矣。又知孟達引兵出漢中;達與李嚴曾結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時,留李嚴守永
安宮;臣已作一書,只做李嚴親筆,令人送與孟達;達必然推病不出,以慢軍心
:此一路又不足憂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陽平關;此地險峻,可以保守,臣已調趙
雲引一軍守把關隘,並不出戰;曹真若見我軍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
足憂,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調關興、張苞二將,各引兵三萬,屯於緊要之處,
為各路救應。此數處調遣之事,皆不曾經由成都,故無人知覺。只有東吳這一路
兵,未必便動:如見四路兵勝,川中危急,必來相攻;若四路不濟,安肯動乎?
臣料孫權想曹丕三路侵吳之怨,必不肯從其言。雖然如此,須用一舌辯之士,逕
往東吳,以利害說之,則先退東吳,其四路之兵,何足憂乎?但未得說吳之人,
臣故躊躇。何勞陛下聖駕來臨?
後 主:太后亦欲來見相父。今朕聞相父之言,如夢初覺,復何憂哉!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孔明與後主共飲數盃,送後主出府。
眾官皆環立於門外,見後主面有喜色。
後主別了孔明,上御車回朝。
眾皆疑惑不定。
孔明見眾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亦有喜色。
孔明視之,乃義陽新野人;姓鄧名芝,字伯苗;見為戶部尚書;漢司馬鄧禹之後
。
孔明暗令人留住鄧芝。
多官皆散。
孔明請芝到書院中,問芝曰。
孔 明:今蜀、魏、吳鼎分三國,欲討二國,一統中興,當先伐何國?
鄧 芝:以愚意論之,魏雖漢賊,其勢甚大,急難搖動,當徐徐緩圖。今主上初登寶位,
民心未安,當與東吳連合,結為脣齒,一洗先帝舊怨,此乃長久之計也。未審丞
相鈞意若何?
孔 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
鄧 芝:丞相欲其人何為?
孔 明:吾欲使人往結東吳。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吳之任,非公不可。
鄧 芝: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重任。
孔 明:吾來日奏知天子,便請伯苗一行,切勿推辭。
鄧芝應允而退。
至次日,孔明奏准後主,差鄧芝往說東吳。
鄧芝拜辭,望東吳而來。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東吳陸遜自退魏兵之後,吳王拜遜為輔國將軍江陵侯,
領荊州牧;自此軍權皆歸於遜。
張昭、顧雍啟奏吳王,請自改元。
孫權從之,遂改為黃武元年。
忽報魏主遣使至,權召入。
使 者:(使命陳說)蜀前使人求救於魏,魏一時不明,故發兵應之;今已大悔,欲起四
路兵取川,東吳可來接應。若得蜀土,各分一半。
孫 權:(問於張昭)卿有何高見?
張 昭:陸伯言極有高見,可問之。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孫權即召陸遜,私下問之。
陸 遜:曹丕坐鎮中原,急不可圖;今若不從,必為讎矣。臣料魏與吳皆無諸葛亮之敵手
。今且勉強應允,整軍預備,只探聽四路如何。若四路兵勝,川中危急,諸葛亮
首尾不能救,主上則發兵以應之,先取成都,此為上策;如四路兵敗,別作商議
。
孫 權:(召魏使曰)軍需未辦,擇日便當起程。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使者拜辭而去。
孫權令人探得西番兵出西平關,見了馬超,不戰自退;南蠻孟獲起兵攻四郡,皆
被魏延用疑兵計殺退回洞去了;上庸孟達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行;曹真兵出
陽平關,趙子龍拒住各處險道;果然一將守關,萬夫莫開。
曹真屯兵於斜谷道,不能取勝而回。
孫權知了此信,乃謂文武曰
孫 權:陸伯言真神算也。孤若妄動,又結怨於西蜀矣。
(忽報。)
報 子:西蜀遣鄧芝到。
張 昭:此又是諸葛亮退兵之計,遣鄧芝為說客也。
孫 權:當何以答之?
張 昭:先於殿前立一大鼎,貯油數百斤,下用炭燒。待其油沸,可選身長面大武士一千
人,各執刀在手,從宮門前直排至殿上,卻喚芝入見。休等此人開言下說詞,責
以酈食其說齊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對答。
(孫權從其言,遂立油鼎,命武士立於左右,各執軍器,召鄧芝入。
(鄧芝整衣冠而入。
(行至宮門前,只見兩行武士,威風凜凜,各持鋼刀、大斧、長劍、短戟,直列
(至殿上。
(鄧芝曉其意,並無懼色,昂然而行。
(至殿前,又見鼎鑊內熱油正沸。
(左右武士以目視之,芝但微微而笑。
(近臣引至簾前,鄧芝長揖不拜。
(孫權令卷起珠簾,大喝曰)
孫 權:何不拜!
鄧 芝:(昂然而答曰)上國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孫 權:(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酈生說齊乎?可速入油鼎!
鄧 芝:(大笑曰)人皆言東吳多賢,誰想懼一儒生!
孫 權:(轉怒曰)孤何懼爾一匹夫耶?
鄧 芝:即不懼鄧伯苗,何愁來說汝等也?
孫 權:爾欲為諸葛亮作說客,來說孤絕魏向蜀,是否?
鄧 芝:吾乃蜀中一儒生,特為吳國利害而來。乃設兵陳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
容物耶?
(孫權聞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賜坐而問曰)
孫 權:吳魏之利害若何?願先生教我。
鄧 芝:大王欲與蜀和,還是欲與魏和?
孫 權:孤正欲與蜀主講和;但恐蜀主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耳。
鄧 芝: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諸葛亮亦一時之俊傑;蜀有山川之險,吳有三江之固;若二
國連和,共為脣齒,進則可以兼吞天下,退則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贄稱臣
於魏,魏必望大王朝覲,求太子以為內侍;如其不從,則興兵夾攻,蜀亦順流而
進取,如此則江南之地,不復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為不然,愚將就死於大
王之前,以絕說客之名也。
(言訖,撩衣下殿,望油鼎中便跳。
(孫權急命止之,請入後殿,以上賓之禮相待。)
孫 權: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與蜀主連和,先生肯為我介紹乎?
鄧 芝:適欲烹小臣者,乃大王也;今欲使小臣者,亦大王也;大王猶自狐疑未定,安能
取信於人?
孫 權:孤意已決,先生勿疑。
(對百官曰)孤掌江南八十一州,更有荊、楚之地,反不如西蜀偏僻之處也:蜀
有鄧芝,不辱其主;吳並無一人入蜀,以達孤意。
張 溫:(出班奏曰)臣願為使。
孫 權:恐卿到蜀見諸葛亮,不能達孤之情。
張 溫:孔明亦人耳,臣何畏彼哉?
48**時間:接上 地點:
(孔明奏後主曰)
孔 明:鄧芝此去,其事必成。吳地多賢,定有人來答禮。陛下當禮貌之,令彼回吳,以
通盟好。吳若通和,魏必不敢加兵於蜀矣。吳魏寧靖,臣當征南,平定蠻方,然
後圖魏。魏削則東吳亦不能久存,可以復一統之基業也。
49**時間:後來 地點:成都
(後主聚文武於丹墀,令鄧芝、張溫入。
(張溫自以為得志,昂然上殿,見後主施禮。
(後主賜錦墩,坐於殿左,設禦宴待之。
(後主但敬禮而已。
(宴罷,百官送張溫到館舍。)
50**時間:次日 地點:大廳
(,孔明設宴相待張溫。)
孔 明:(謂張溫曰)先帝在日,與吳不睦。今已晏駕。當今主上,深慕吳王,欲捐舊忿
,永結盟好,併力破魏。望大夫善言回奏。
(張溫領諾。
(酒至半酣,張溫喜笑自若,頗有傲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