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二〇
11**時間:接上 地點: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影像)董卓屍肥胖,看屍軍士以火置其臍中為燈,膏油滿地。
百姓路過者,莫不手擲其頭,足踐其屍。
王允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五萬,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
李傕、郭氾、張濟、樊稠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
。
呂布至郿塢,先取了貂蟬。
皇甫嵩命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
。
董卓母亦被殺。
董卓弟董旻,姪董璜,皆斬首號令。
收籍塢中所蓄黃金數十萬、白金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回
報王允。
允乃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正飲宴間,忽人報曰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其屍而大哭。
王 允: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耶?
呂 布:(遂喚武士)與吾擒來!
(須臾擒至。
(眾官見之,無不驚駭。
(乃侍中蔡邕。)
王 允: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
蔡 邕:(伏罪曰)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
之一哭。
王 允:同是為國效勞,什麼知遇之恩?
蔡 邕:自知罪大,願公見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馬日磾: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
。
王 允: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
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影像)馬日磾無言而退,私謂眾官:王允其無後乎!『善人,國
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豈能久乎?
當下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下獄中縊死。
一時士大夫聞者,盡為流涕。
後人論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允之殺之,亦為已甚。
李傕、郭氾、張濟、樊稠逃居陝西,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
王允不赦。
使者回報李傕。
李 傕: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
賈 詡: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如誘集陝人,并本部軍馬,殺入長安,
與董卓報讎。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
李傕等然其說,遂流言於西涼州曰王允將欲洗蕩此方之人矣。
眾皆驚惶。
眾謀士乃復揚言曰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
眾皆願從。
於是聚眾十餘萬,分作四路,殺奔長安來。
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五千人,欲去與丈人報讎,李傕便與合兵,使為
前驅。
四人陸續進發。
12**時間:接上 地點:長安
(王允聽知西涼兵來,與呂布商議。
呂 布: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
(遂引李肅將兵出敵。)
13**時間:接上 地點:城外
(李肅當先迎戰,正與牛輔相遇,大殺一陣。
(牛輔抵敵不過,敗陣而去。
(李肅未追逕自回師。
(牛輔乘李肅不備,竟返身殺來。
(李肅軍亂竄,敗走三十餘里,折軍大半。)
14**時間:接上 地點:軍營
(李肅來見呂布。)
呂 布:(怒曰)如何挫吾銳氣!
(遂斬李肅,懸頭軍門。)
15**時間:次日 地點:營外
(呂布進兵與牛輔對敵。
(牛輔敵不過呂布,仍復大敗而走。)
16**時間:夜 地點: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牛輔喚心腹人胡赤兒商議曰呂布驍勇,萬不能敵;不如
瞞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親隨三五人棄軍而去。
胡赤兒應允。
是夜收拾金珠,棄營而走,隨行者三四人。
將渡一河,赤兒欲謀取金珠,竟殺死牛輔,將頭來獻呂布。
呂布問起情由,出首從人告以:胡赤兒謀殺牛輔,奪其金寶。
呂布怒,即將赤兒誅殺。
領軍前進,正迎著李傕軍馬。
呂布不等他列陣,便挺戟躍馬,麾軍直衝過來。
李傕軍不能抵當,退走五十餘里,依山下寨,請、張濟、樊稠共議曰
郭 氾:呂布雖勇,然而無謀,不足為慮。我引軍守住谷口,每日誘他廝殺。郭將軍可領
軍抄擊其後,效彭越撓楚之法,鳴金進兵,擂鼓收兵。張、樊二公,卻分兵兩路
,逕取長安。彼首尾不能救應,必然大敗。
17**時間:接上 地點:山下
(呂布勒兵到山下,李傕引軍搦戰。
(呂布忿怒衝殺過去,傕退走上山。
(山上矢石如雨,呂布軍不能進。
(忽報郭氾在陣後殺來,呂布急回戰。
(只聞鼓聲大震,氾軍已退。
(呂布方欲收軍,鑼聲響處,傕軍又來。
(未及對敵,背後郭氾又引軍殺到。
(及至呂布來時,卻又擂鼓收軍去了,激得呂布怒氣填胸。)
18**時間:數日 地點:同上
(一連如此幾日,欲戰不得,欲止不得。)
報 子:張濟、樊稠兩路軍馬,竟犯長安,京城危急。
(呂布急領軍回。)
19**時間:接上 地點:野外
(背後李傕、郭氾殺來。
(呂布無心戀戰,只顧奔走,折了好些人馬。)
20**時間:後來 地點:長安城
(比及到長安城下,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
(軍士畏呂布暴厲,多有降賊者,呂布心甚憂。
(董卓餘黨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應,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
(呂布左衝右突,攔擋不住,引數百騎往青瑣門外,呼王允曰)
呂 布:勢急矣!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
王 允: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吾之願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
呂 布:一死無益也!
王 允:臨難苟免,吾不為也。為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
(各門火焰沖天,城內大亂。
(呂布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出關去了。
(李傕、郭氾縱兵大掠,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
(越騎校尉王頎皆死於國難。
(賊兵圍遶內庭至急。
(獻帝上宣平門止亂。
(李傕等望見黃蓋,約住軍士。)
李 傕:萬歲。
獻 帝:(倚樓問曰)卿不候奏請,輒入長安,意欲何為?
李 傕:(奏曰)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無端被王允謀殺,臣等特來報讎,非造反。但
見王允,臣便退去。
(王允時在帝側,聞知此言,奏曰。)
王 允:臣本為社稷計。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誤國家。臣請下見二賊。
(帝徘徊不忍。
(王允自宣平門樓上跳下樓去,大呼曰。)
王允在此!
李 傕:(叱曰)董太師何罪而見殺?
王 允: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汝獨不聞乎
?
李 傕: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 允:(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二賊手起,把王允殺於樓下。
(眾賊殺了王允。)
李 傕:(對左右)速去將王允宗族老幼,盡行殺死。
既到這裏,不殺天子謀大事,更待何時?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讎曹操興師)
張 濟:不可。今日若便殺之,恐眾人不服。
郭 氾:事已至此,怎能罷手?
樊 稠:仍舊奉之為主,賺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殺之,天下可圖也。
(李郭二賊從其言,按住兵器。)
獻 帝:(在樓上宣諭曰)王允既誅,軍馬何故不退?
李 傕: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
獻 帝:卿欲封何爵?
(李、郭、張、樊四人各自寫職銜獻上。)
旁 白:(說書人之言化為影像)帝只得從之,封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
假節鉞;郭汜為後將軍,假節鉞,同秉朝政;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為驃騎
將軍平陽侯,領兵屯弘農。
其餘李蒙、王方等,各為校尉。
然後謝恩,領兵出城。
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
,用王者衣衾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
臨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數尺,霹靂震開其棺,屍首提出棺外。
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復如是。
三次改葬,皆不能葬。
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
天之怒董卓,可謂甚矣!
李傕、郭氾既掌大權,殘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觀其動靜。
獻帝此時舉動荊棘。
朝廷官員,並由二賊陞降。
因採人望,望宣朱雋入朝,封為太僕,同領朝政。
一日,人報西涼太守馬騰、并州刺史韓遂二將引軍十餘萬,殺奔長安來,聲言討
賊。
原來二將先曾使人入長安,結連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三人為
內應,共謀賊黨。
三人密奏獻帝,封馬騰為征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各受密詔,併力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