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 至 第二一〇
201**時間:白日 地點:同上
(于謙即領各府、州、縣,一一開報明白,分上、中、下三戶造冊,限半月之間,排門冊
(籍,俱赴本院稽查,然亦不時體訪。
(于謙乃大開倉廩,發粟出穀,賑濟饑民,先將前朝廷發十三萬銀兩,分賑二省。)
202**時間:白日 地點:通衢
(仍每里煮粥於通衢,如窮鄉村落之處,亦每里給米四石,令四人兼押一缸粥。
(每一饑民來就食者,止許吃四、五碗,即令止之,復令他行動半日,再與之食。
(此乃是公為民深慮,恐一時食之過多,久不得食之饑民,反傷脾胃,損命者有之,故令
(行動,不使過傷,實救饑民之良法也。
(於是饑民扶老攜幼,俱來就食。)
203**時間:白日 地點:民宅中
(有惜體面者,有年老並少年婦女,不好出外就食者,著查實計口給米。
(或給粟麥,或頒與粥食,不使失養。)
204**時間:白日 地點:倉廩中
(于謙又思饑民雖目下得食延生,奈倉廩空虛,倘再遇凶荒,何以接濟?乃大書榜示,告
(諭富家巨族,勸其捐貸資粟,以備倉廒,以濟饑荒。)
205**時間:白日 地點:都察院中
(告諭才出,早有河南富民趙守賢者,家資巨萬,年近七旬無子,乃親赴院中投詞案下,
(情願將家資悉捐到官,糴穀賑饑,餘者存之義倉。
(于謙見詞,親令起來,以禮優待之,著府官設席款待,加以賓禮,令簪花賜酒,仍備鞍
(馬旗鼓旌匾,迎送街衢。
(又以花紅、羊酒、彩緞犒賜其家。
(即星夜齎本奏聞。)
206**時間:白日 地點:閭里
(不一月旨下,著有司建坊旌表義民於閭里,仍月給米一石,冠帶榮身。)
207**時間:白日 地點:都察院中
(當時趙守賢冠帶到院拜謝于謙。)
于 謙:(令免拜)此是朝廷旌尚義之典,何勞拜謝。(因問趙守賢)汝年幾何,有兒子?
趙守賢:(稟曰)某今年正七十歲,並無子嗣。
于 謙:吾觀汝首能尚義,陰德不小。年雖七旬,體貌健厚,非無後者。
(于謙乃勸其納妾,以生後嗣。)
208**時間:夜晚 地點:同上
(于謙令里老擇一貧家女到院,命趙守賢納之。
(趙守賢領謝而出。)
209**時間:白日 地點:同上
(後趙守賢將及一年,果生一子,至院中叩謝于謙。
(于謙心甚喜,以為天之報施善人,如此之速。
(于謙思:吾才出告諭,趙守賢先來損資賑濟,亦良民之豪傑也,歎羨久之,仍大張榜文
(勸示,各處張掛。)
(〔第十回 於院示捐資勸諭 眾民誦賑濟歌謠〕)
210**時間:白日 地點:通衢
(于謙即令出榜,大書勸示千餘張,懸掛通衢。
(其略云:
( 巡撫河南、山西都察院僉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於,為承奉朝命撫濟饑荒事。照得
(河南、山西二省,饑荒為甚。貧民流散,缺食嗷嗷。本院蒞任以來,即將前欽賜賑濟銀
(兩,並各府州縣無礙錢糧,及預備倉糧,盡行賑散,以濟其急。雖目下少蘇民困,將來
(猶恐不支。昔堯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民無枵腹而啼饑號寒者,其故何也?能預
(為備耳。今本院即捐俸資二千五百兩,復蒙賢有司王、高、孫、李、劉、楊諸公,各捐
(俸資五百金,為蓄粟麥之本。然雖有此,尚未充盈。倘遇凶年,將何周濟?本院悉訪民
(情,頗知閭閻之事。今特出榜,功諭爾等賢良富家巨室:有能捐二百金以上者,當即與
(冠帶獎勵。有能捐四百金以上者,當即奏聞,錄為義民官,建坊旌表﹔或本身原有官職
(者,即榮封其祖父,或錄其子之名,衣巾寄學。有昔年賤價糴粟米,今肯輸千百石,仍
(照昔日賤價賣於民間者,亦同前樣旌獎。或收留遺棄子女五、六口乃至十口以上者,或
(肯減一二錢時價糶賣者,本院已前日面諭眾裡老,皆照前給賞旌表不謬。有賢士大夫能
(捐貸者,亦即保奏,不時擢用。本院每思富貴之家,如有三千金家資者,可捐貸百金﹔
(有萬金者,可捐貸三百金,亦不過三十分中出其一分。況捐一分之資,而活數千人之命
(,陰功豈淺淺哉!後必有報之者。本院常見有司官因饑荒之歲,每令州、縣官督察裡閭
(勒報大戶,其富豪大戶,不知捐貸賑濟之德甚洪,而反百計夤緣,用錢賄賂,求其脫免
(,里胥得遂其奸,脫上戶而報中戶。有司不查其實,又不再三開諭,往往轉相擾害,亦
(何上下之愚哉!假如用夤緣賄賂之費,孰若捐貸以賑饑貧,上舒朝廷之隱憂,下為子孫
(之積福,中又不致為里甲之科需。本院今諭捐貸賑濟,實勸汝等為此好事,汝等反吝財
(難捨。及一聞僧尼設法化緣,遂能捨大資財,以邀來世福德,豈非妄謬乎!孰若捐數十
(百金,以濟嗷嗷饑苦之民,實有見在無量功德。故西蜀張詠能立法捐資濟貧,子孫數世
(榮貴﹔浙江蔣氏以平糶賤谷,兄弟三代為神。所謂仁人者,其利甚溥,其報甚隆。生前
(則萬人感戴,死後則百世流芳。多有富豪之家,平昔慳吝,不肯捐資賑濟,行此美事,
(是誠愚而不悟者。嗟乎!
一身在世,食用有限,死又將不去。且終日營營,千謀百
(計,作牛馬不肯少輸一二。為此美事,今本院每縣置二倉,一曰尚義倉,一曰平準倉。
(義倉即賢良捐資輸谷之倉。平倉即豐年賤價買進,若遇凶年,照昔賤價平糶者。即於倉
(前立碑勒名大書某人捐貸若干,某人輸粟麥若干,計全活人若干,不但立碑建坊旌獎,
(亦在在口碑,為人傳誦。賢良仁富,見此荒年,豈無惻隱良心?欲捐輸濟困,又有奸徒
(,不思本院推誠勸諭,反設言阻塞其尚義良心,且言今捐百金不難,恐他日又有別項大
(役﹔又有言捐貸不難,倘又要人去買谷輸倉,則人財兩為賠累。今本院一心為貧民蘇困
(,功爾賢良,既肯捐貸資谷,又豈復勞汝買輸,決無是理,切不可聽奸徒惑阻。本院所
(以立碑勒名留後者,一則旌賢良尚義之功,二則杜後不許再將尚義之家,有別項大役索
(擾也。本院亦思爾等富家巨室皆辛苦營生,成家立業,必不強致之。但本院推誠待人,
(諄諄勸示。爾眾當以本院之心為心,待後豐熟,必計數給還,安肯欺謬?今出示後,爾
(眾若不體本院之誠,他日府、州、縣官詳實報名到院,是頑民也,反為不美。故示。
(二省人民見於院榜示開誠勸諭,有富豪良善,莫不欣然樂捐資粟,以尊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