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 至 第一五〇

141**時間:白日 地點:巡府(大堂中)
    (不消半日,盡將所起之物,一一擺列堂中,其文契財物見在。
    (于謙令王江一一說從何處來的。
    (及至銀杯銀釧二物,于謙見了即曰)
于 謙:此正是贓物。
    (王江聽說這是贓物,不覺放心進前辯曰)
王 江:此非是劫盜贓物,乃是前村董山欠小人銀三百餘兩,因本銀不足,將此物抵償其數。實不
    是劫盜贓物。
于 謙:是了。這田契是董山之名稅的,戤契又是山名。他既還你本銀,汝又賴他田契不還,觀你
    之心,比劫盜之心尤狠。
    (于謙即令人帶董山過來面證。
    (王江無辯,叩頭伏罪。
    (于謙大怒,重責王江三十,問徒二年。將江家資判二百兩與董山,作為三年負累之苦。
    (董山叩頭不已。
    (于謙將前問官參論,住俸三月。
    (人皆稱仰,不敢為不義之事。)
    
    
142**時間:白日 地點:大街上
    (時有寧府中官屬,平素驕橫,每遣人和買市物,減其價銀﹔若有不肯與者,即強取之﹔
    (若與爭奪,即扭府中,捶之致死。
    (有司不能禁止。
    (民不勝其苦,無所控訴。)
    
    
143**時間:白日 地點:同上
    (于謙按臨,民皆遮擁馬前,怨聲如雷,訴告之紙,堆如山積。
    (于謙檢視其事之重大者,即時題奏,付法司拿問,黜其尤者數人,置之法典者二人,但
    (民有不便者,盡為革除,仍立碑垂戒。
    (於是奸吏巨族素強梁者,悉皆縮首,不敢妄肆於民。
    (人皆仰公之德,即祀享公於學宮。)
    
    
144**時間:白日 地點:巡府(大堂中)
    (于謙按事已完,正欲回京復命,忽有官校因事來捕。)
官 校:有長蘆一帶馬快船,船中竟夾帶私鹽萬燈。
    (于謙亦不避權貴,悉置之以法,至今河道肅清,皆公之德。)
    
    
145**時間:白日 地點:大街上
    (一省聞公回京,皆挽留不住。
    (有號泣相送者,皆慾望公復至。
    (于謙逕辭謝百姓,回到京都復命。)
    
    
146**時間:白日 地點:皇極殿中
    (于謙每奏事,聲如洪鐘。
    (時朝廷聞之欽聽,班寮亦皆竦然。
    (時永樂二十二年。)
    
    
147**時間:白日 地點:同上
    (不兩月後,永樂殯天,於是洪熙登極,乃下詔)
洪熙帝:或在朝,或在野,不拘縉紳、儒流、耆碩之人,但曉典故,博覽占今,練達時事者,有司
    當即奏聞,徵聘到京,纂修前太祖、太宗實錄。
    
    
148**時間:白日 地點:朝房中
    (于謙聞得詔下,心中甚喜。)
于 謙:吾每欲薦吾友高節庵(高得暘之號),不得其由,實有蔽賢之罪,今乃得其所矣。
    (于謙即上表保奏其友,未知若何。)
    
    
    (〔第七回 於侍御保友赴京 高徵君辭爵歸省〕)
    
    
149**時間:白日 地點:皇極殿中
    (于謙即日具表,奏上於洪熙帝。
    (洪熙帝覽表畢,有旨下,即敕禮部差官徵取到京。
    (此時閣下楊士奇、楊榮,尚書蹇義,都御史王佐,各舉所知之人。)
    
    
150**時間:稍後 地點:禮部中
    (當有升任杭州府通判朱耀在京,未出都門,于謙聞得,即見禮部堂官。
    (禮部官遂奏朱耀,即帶敕書徵聘高得暘到京。)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