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  至  第二九〇

281**時間:白日(五月) 地點:同上
    (卻說宋高宗因群臣之請,即位於南京,改元建炎,大赦天下。)
宣詔官:(宣讀詔曰)誤國害民如蔡京、童貫、王黼、朱勔、孟昌齡、李彥、梁師成、譚稹,及其
    子孫見流竄者,更不復敘。民貸常平錢,悉與蠲赦,青苗錢罷去。祖宗上供,自有常數,
    後緣歲增,不勝其弊,當裁損以紓民力。比來州縣受納租稅,務加概量,以規出剩,可令
    禁止。應臨難死節之臣,許其家自陳。應違法賦斂與民間疾苦,許臣庶具陳。
    
    
282**時間:白日 地點:同上
    (辛卯,宋高宗尊元祐皇后為元祐太后,詔改宣仁皇后。)
    
    
283**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城(官榜前)
    (榜文播告中外,止貶蔡確、蔡子、刑恕等。)
    
    
284**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城(鴻慶宮中)
    (十月,宋高宗罷耿南仲,議者謂)
議 者:陛下欲進兵京城,為南仲父子所阻。
宋高宗:南仲誤淵聖,天下共知,朕嘗欲手劍擊之。
    (宋高宗命南仲安置南雄州,又論主和誤國之臣如李邦彥、吳敏、蔡懋、李梲、宇文虛中
    (、鄭望之、李鄴等,各竄嶺南軍州。
    (以黃潛善為中書侍郎,汪伯彥同知樞密院事。
    (遙尊乾龍皇帝為孝慈淵聖皇帝,尊哲宗廢后孟氏為元祐太后。
    (以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參決大事。
    (大赦天下,改元建炎,召李綱為尚書右僕射。)
    
    
285**時間:稍後 地點:黃宅中
    (先是李綱再貶寧江,金兵復至,淵聖誤和議之非,召李綱為開封尹。
    (行至長沙,李綱即率湖南勤王之師入援,未至而京城失陷,至是召拜右相。
    (時黃潛善、汪伯彥二人倚有攀附之功,不得為相,而召李綱,二人甚不悅。)
    
    
286**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城(鴻慶宮中)
    (李綱至南京,入朝宋高宗,固辭相位。
    (宋高宗不允,李綱只得就職,因上疏曰)
李 綱:興衰撥亂之主,非英哲不足以當之。惟其英,故用心剛,足以臨大事,而不為小故之所搖
    ﹔惟其哲,故見善明,足以君子而不為小人之所間。在昔人君,體此道者,惟漢之高、光
    ,唐之太宗,本朝之藝祖、太宗。願陛下以為法。
宋高宗:(深嘉納之,道)朕欲因民心奮厲,六軍效勇,直出太原、雲中,掃清胡虜,迎還二帝,
    卿以為何如?
李 綱:陛下初登大寶,遠方之民猶未週知。即今河北,經虜賊殘破,民無適從,正宜班詔,宣示
    遠近,使兩河百姓知中國有主,各引領而望義旗。那時陛下征伐一行,豪傑響應,親率六
    軍,直抵沙漠,金兵不患不滅,二聖不患不回,天下幸甚!
    (宋高宗大悅,正議論間,忽閣門大使奏曰)
閣門使:監察御史張所公幹回。
李 綱:張所深得河北民心,陛下正可與計大事。
    (宋高宗即命宣入內殿。)
    
    
287**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城(鴻慶宮內殿中)
    (張所入見宋高宗,起居畢,宋高宗勞之曰)
宋高宗:近聞卿往河北募其兵士,得幾何?
張 所:臣披罪謫置江州,時河北居民被金兵屢屢打攪,不得安生。及臣以聖德宣佈招募之,始知
    朝廷不棄斯民,來應募者,近十七萬人。
宋高宗:(大悅)此卿之功能也。
張 所:皆出陛下洪福。河東、河北,天下之根本。昨者誤用奸臣之謀,始割三鎮,繼割兩河,民
    兵無所繫望,陛下之事去矣。
宋高宗:執政者每請朕居京城,卿意如何?
張 所:陛下若居京城,實有五利。奉宗廟、保陵寢,一也﹔慰安人心,二也﹔係四海之望,三也
    ﹔釋河北割地之疑,四也﹔早有定處,而一意於邊防,五 也。夫國之安危,在乎兵之強
    弱,與將相之賢不肖,而不在乎都之遷與不遷也。誠使兵弱而將士不肖,雖曰渡江而南,
    安能自保!
    
    
288**時間:稍後 地點:同上
    (宋高宗然之,欲以國事付張所。
    (黃潛善等力譖之,宋高宗遂不果。)
    
    
289**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內廷中)
    (卻說李綱自入朝後,宋高宗五日不召之議論國政。
    (時六月己未朔,李綱入對,內廷見宋高宗,涕淚交流。
    (宋高宗亦為之動容。)
李 綱:金人不道,專以詐謀取勝中國,而朝廷不悟,一切墮其計中。賊既登城矣,猶假和議已定
    之說,以疑四方勤王之師。凡都城子女玉帛、乘輿服御、歷代所傳寶器,下至百工技藝,
    無不捲擄而去。然後劫遷二聖,並東宮、后妃、嬪御、親王、宗室,凡係於屬籍者,悉驅
    以行。遣奸臣傳命,廢滅趙氏,而立張邦昌偽號大楚。在京侍從百官,皆北面屈膝,奉賊
    稱臣,莫有一能死節者。自古夷之禍中國,未有若此之甚。賴天佑我宋,使陛下總師於外
    ,為天下臣民之所推戴而承大統,此非人力,乃天授也。然而興衰撥亂,持危扶顛,內修
    政事,外攘夷狄,以撫萬邦,以還二聖,皆責在陛下與宰相。更得有大過人之智略者,相
    與圖治,以成中興之業,天下幸甚。
宋高宗:朕知卿忠義智略甚久,在靖康時,用力為多。只為同列所不容,故使卿以非罪去國,致國
    家有禍如此。那時朕嘗要在淵聖皇帝前言,欲使夷狄畏服,四方安寧,必須用卿方可。今
    朕眇然以一身托於士民之上,賴卿左右扶持,以濟艱危。朕意已決,卿勿固辭。
李 綱:(叩首泣謝)臣未到朝行在數十里間,聞御史中丞顏岐奏臣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張邦
    昌金人所喜,宜增其禮,欲使陛下置臣於閒地。然臣愚蠢,但知趙氏,不知有金人,更望
    聖慮有以審處於此。
宋高宗:岐嘗有此言,朕告之以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之所喜。岐無辭而退,此言卿不足卹。
    (李綱退出。)
    
    
290**時間:白日 地點:應天府(鴻慶宮中)
    (次日,宋高宗與群臣議及李綱忠義。
    (侍臣皆奏)
侍 臣:聖上欲創中興之業,非李綱不可。
    (宋高宗復宣李綱入內廷議政。)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