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一 至 第一一一〇

244**時間:次日 地點:太學
    (有司拿孫駰。)
    
    
245**時間:次日 地點:朝中
    (牢遂入朝見劉志,具依宦官所告。)
劉 志:(怒)朕頗訊其占。來人,班詔下郡國,逮捕膺黨人。佈告天下,使同忿疾。
    
    
245**時間:之後 地點:孔僖家
    (孔僖恐罪誅責,乃上書自訟。
    (書曰「臣之愚意,以為盡育非謗者,謂實無此事,而加虛誣之也。
    (  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惡,顯在漢史。坦如日月,是誠為直說書、傳實事,非虛謗之。夫
    (帝者為善,則天下之善咸歸焉;其不善,則天下之惡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可以誅於人
    (也。
    (  且陛下即位以來,政教來過,而德澤有加,天下所見也。
    (  臣等獨何譏刺哉!假使所非實是,則固應悛改。儻其不當,亦宜含容,又何罪焉!陛下不
    (惟原人數深自為計,徒肆私忿,以快其意。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顧天下之人,必回視易慮,
    (以此事窺陛下心。自今以後,苟見不可之事,終莫復官者矣。
    (  臣之所以不愛其死,猶敢與言者,誡為陛下深惜此大業。
    (  陛下若不自惜,則臣何賴焉。齊桓公親揚其先君之惡,以唱管仲,然後群臣得盡其心。今
    (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遠諱實事,豈不與桓公異哉!臣恐有司卒然見構,銜恨蒙枉,不得自
    (敘,使後世論者擅以陛下有以方比,寧可復使子孫追掩之乎。臣孔僖謹詣闕廷,伏待重誅。」
    () 
    
    
246**時間:數日後 地點:陳蕃府
    (按經三府,太尉陳蕃卻之)
陳 蕃:今所按者,皆海內人譽,憂國忠公之臣。此等猶將,十世宥也,豈有罪名不彰,而致收掠者乎!
    
    (不聽其命。)
    
    
246**時間:次日 地點:朝中
    (孔僖入書。)
劉 炰:(覽書,點頭)傳旨,封僖為蘭台令吏。
    (孔僖叩首謝恩而出。)
    
    
247**時間:之後 地點:朝中
    (宦官甲報之。)
劉 志:(聞愈怒)下令,按膺等於黃門北寺獄,捉拿有關人等。
    
    
247**時間:二月 地點:闕裡
    (二月,劉炰東巡狩,還魯幸闕裡。
    (大會孔氏男子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命儒者講「論語」。)
劉 炰:以太牢告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樂。
    (時孔僖因劉炰大會,乃自陳拜謝。)
劉 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
孔 僖:臣聞明王聖主,莫不遵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裡,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道。至於光
    榮,非敢所承。
劉 炰:(笑)非聖者子孫,焉有斯言乎?升僖為郎中,賜褒成侯。賜孔氏男女錢帛,令僖還京師,東觀
    校書。
    (孔僖叩首謝恩。
    (即隨車駕還宮。)
    
    
248**時間:數日後 地點:京城
    (其辭所連及杜密、陳翔、陳實、范滂之徒二百餘人。
    (或逃避不獲,皆懸金購募。
    (使者四出相望。)
    
    
248**時間:三月 地點:劉粱府
    (劉粱嘗作「破群論」,又作「辨和同之論」一篇。
    (論曰「天事有違而得道,有順而失義,有動而為害,有惡而為美。
    (  其故何乎?蓋明智之所得,暗偽之所失也。是以君子之於事也,無適無莫,必考之以義焉
    (。得由和興,失由同起。以可濟否謂之和,好惡不殊謂之同。
    (  春秋傳曰和如羹焉,酸苦以劑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同如水焉,若以水濟水,誰能
    (食之?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是以君子之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救過為正,以匡惡為
    (忠。經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則上下和睦能相親也。
    (  昔楚恭王有疾,召其大夫曰不谷不德,少主社稷。
    (  失先君之緒,覆楚國之師,不谷之罪也。若以宗廟之靈,得保首領以歿,惟是春秋窀穸之
    (事。所以從先君於祖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許諸,及其卒也,子囊曰不然。夫事君者從其善
    (,不從其過。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南海,訓及諸夏,其寵大矣。有是寵也,而知其過,可
    (不謂恭乎?大夫從之,此違而得道者也。及靈王驕淫,暴虐無度。羊尹田亥從王之欲,以殯於
    (乾溪,殉二女。此順而失義者也。
    (  郡陵之役,晉、楚對戰。陽谷獻酒,子反以斃。此愛而喜之者也。臧武仲曰孟孫之惡我藥
    (石也,季孫之愛我美疢也。
    (  疢毒滋厚,石猶生我。此惡而為美者也。孔於曰智之難也,有臧武仲之智,而不容於魯國
    (。亦有由也,作而不順,施而不恕矣。蓋善其知義,譏其違道也。
    (  夫知而違之偽也,不知而失之暗也。暗與偽,其患一也。
    (  患之所在,非徒在智之不及,又在及而違之者矣!故曰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也。夏書曰念茲在茲,庶事恕施,忠智之謂矣。故君子之言,動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誠
    (。進退周旋,惟道是務。苟失其道,則兄弟不阿。苟失其義,雖仇讎不廢。故解狐蒙祁奚之薦
    (,二叔被周公之害,勃鞮以逆文為成,付瑕以順厲為敗,管蘇以憎忤取進,申侯以愛從見退。
    (考之以義也,故曰不在逆順,以義為斷。不在憎愛,以遭為貴。禮記曰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
    (善,考義之謂也。昔文翁老蜀道,著巴漢唐桑瑣隸,風移喂礌。
    (  我雖小宰,猶有社稷。苟赴期會理文墨,豈本志乎!」)
    
    
249**時間:之後 地點:某家
陳 實:我不就獄,眾無所持。
    (故湯武雖聖,而興於伊呂。)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