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〇一 至 第二七一〇

2701**時間: 地點:
    (昇平五年五月,晉穆帝司馬聃有疾,數日即逝,年僅十有九歲,在位十七年。
    (晉穆帝司馬聃帝尚無子,當由會稽王司馬昱等,入白褚太后褚氏,請迎晉成帝長子瑯琊王司馬丕嗣位。
    (褚太后依議施行,因即下令道:
    (  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瑯琊王丕,中興正統,明德懋親,昔在咸康,屬當儲貳,以年在幼沖,未堪國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比
    (,其以王奉大統,毋墜厥命!
    (這令下後,當由百官備齊法駕,至瑯琊王第迎司馬丕入宮,升殿即位,是為晉哀帝。
    (司馬丕時年二十有二,曾納司徒左長史王濛女為妃,至是冊為皇后,是為王皇后王氏。
    (封弟司馬奕為瑯琊王,奉葬晉穆帝司馬聃於永平陵,廟號孝宗。
    (尊所生母周氏為皇太妃,晉穆帝后何氏為穆皇后,又詔諭中外道:
    (  顯宗成皇帝顧命,以時事多艱,弘高世之風,樹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國故不已,康穆早世,祚胤不融。朕以寡德,復承先緒,感惟永慕,悲痛
    (兼摧,夫昭穆之義,固宜本之天屬,繼體承基,古今常道,宜上嗣顯宗以修本統。特此詔告中外,俾使週知。)
    
    
2702**時間: 地點:
    (越年,改元隆和。)
    
    
2703**時間: 地點:
    (會聞北方降將呂護,又背晉歸燕,將攻洛陽。
    (晉哀帝司馬丕乃命吳國內史庾希為北中郎將,領徐、兗二州刺史,鎮守下邳,前鋒監軍袁真為西中郎將,監督司豫並冀四州軍事,領豫州刺史,鎮守
    (汝南。
    (兩將方才蒞鎮,那燕呂護已驅動燕軍,進逼洛陽。)
    
    
2704**時間: 地點:
    (守將河南太守戴施,聞風奔宛。
    (只冠軍將軍陳祐,飛使至桓溫處告急。
    (桓溫留戴施、陳祐守洛陽事,見五十七回。
    (桓溫急檄北中郎將庾希,及竟陵太守鄧遐,同率水師援洛陽。
    (鄧遐為建武將軍廣州刺史鄧岳子。
    (鄧岳見前文。)
    
    
2705**時間: 地點:
    (鄧岳鎮交廣二州,垂十餘年,嶺南頗仰鄧岳聲威,相率畏服。
    (鄧岳又得擊破夜郎,加督寧州,進徵虜將軍,遷平南將軍。
    (當時伏波將軍葛洪,遷官避地,居羅浮山煉丹。
    (鄧岳素重葛洪,極力勸挽,表請任葛洪為東官太守。
    (葛洪固辭不就,只留兄子葛望在廣州,為岳記室參軍。
    (葛洪自號枹樸子,著書一百十六篇,類言長生要訣,分作內篇外篇,即以《枹樸子》名書。
    (此外著作,不一而足,大約以方技雜事為最多,如《金匱藥方》百卷,《肘後要急方》四卷,闡究醫藥,流傳後世,醫家奉為金針。
    (葛洪至八十一歲時,寄書與鄧岳,自言將遠行尋師。
    (鄧岳即往送別,及抵羅浮山石室中,見葛洪兀坐不動,撫視已無氣息,不過顏色如生。
    (鄧岳乃為葛洪棺殮,瘞葬山間。
    (役夫舉棺甚輕,因皆疑為屍解成仙。
    (未幾岳亦謝世。
    (因鄧遐事,補敘及鄧岳,復因岳補敘葛洪,俱是文中銷納法。)
    
    
2706**時間: 地點:
    (鄧岳子鄧遐勇力絕人,時人比諸樊噲,桓溫辟為參軍,從戰有功。
    (晉任鄧遐冠軍將軍,累充各郡太守。
    (襄陽城北淝水中,有蛟蟄伏,屢為人害。
    (鄧遐拔劍入水,與蛟角鬥。
    (蛟繞住鄧遐足,鄧遐揮劍斬蛟,截為數段。
    (鄧遐攜蛟首而出,自是遂無蛟患。
    (可與周處齊名。)
    
    
2707**時間: 地點:
    (及鄧遐為竟陵太守,受桓溫檄使,便引兵進屯新城。
    (庾希遣部將何謙為先驅,駕舟援洛,與燕將劉則交戰檀邱,得獲勝仗。
    (劉則敗去。)
    
    
2708**時間: 地點:
    (西中郎將袁真,又從汝南運米五萬斛,接濟洛陽。
    (洛城既得外援,復足糧食,當然支撐得住。)
    
    
2709**時間: 地點:
    (桓溫復表請遷都洛陽,謂:
    (  「自永嘉以後,東遷諸族,須一切北徙,仍返故土,再由御駕朝服濟江,儀表兩河,宅中馭外。臣雖庸劣,願宣力先鋒,廓清中原」云云。
    (看官!試想河洛一帶,迭經戎馬,已鬧得亂七八糟,不可收拾,此時雖經桓溫規復,終究是劫灰滿目,景物蕭條。
    (況燕人又屢次窺伺,烽火不絕,怎好倉猝遷都,舉乘輿為孤注哩?
    (只是滿廷大臣,多半畏桓溫,明知桓溫言難從,卻又不敢駁斥。)
    
    
2710**時間: 地點:
    (獨散騎常侍兼著作郎孫綽上疏道:
    (  昔中宗龍飛,非惟信順協於天人,實賴萬里長江,畫而守之耳。今自喪亂以來,六十餘年,洛河邱墟,函夏蕭條,士民播流江表,已經數世。存
    (者老子長孫,亡者邱隴成行,雖北風之思,感其素心,而目前之哀,實為交切。
    (溫今此舉,試欲大覽終始,為國遠圖,而百姓震駭,同懷危懼,豈不以反舊之樂賒,而趨死之憂促哉!何者?植根江外數十年矣。一朝頓欲拔之,驅
    (踧於窮荒之地,提挈萬里,逾險浮深,離墳墓,棄生業,田宅不可復售,舟師無從得依,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將頓僕道涂,漂溺江川,僅有達
    (者,此仁者所宜哀矜,國家所宜深慮也。
    (臣之愚見,以為且宜遣將帥有威名資實者,先鎮洛陽,掃平梁許。清一河南,運漕之路既通,開墾之積已豐,豺狼遠竄,中夏小康,然後可徐圖遷徙
    (耳。奈何舍百勝之長理,舉天下而一擲哉?謹此疏聞,伏希睿鑒!
    (孫綽係晉初馮翊太守孫楚孫,表字興公,少慕高尚,嘗著《遂初賦》以見志。)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