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一 至 第二一三〇
2121**時間: 地點:
(李壽即矯稱任太后令,廢李期為邛都縣公,幽居別室,追諡戾太子李班為哀皇帝。
(於是大會將佐,熟商後事。
(羅恒解思明李奕,勸壽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向晉稱藩,執邛都公,送往建康。
(獨壽妹夫任調,與侍中李豔,司馬蔡興等,請壽稱帝,不宜屈膝江東。
(李壽乃令卜人占驗吉凶,卜人視得卦兆,謂可作數年天子。
(任調躍起道)
任 調:一日為帝,已足稱威。況多至數年呢。
解思明:(解思明駁說道)數年天子,何如百世諸侯?
李 壽:(微笑道)朝聞道,夕死尚可。任卿語原是上策哩。
(遂僭即帝位,改國號漢,紀元漢興,追尊父驤為獻皇帝,母昝氏為皇太后,立妻閻氏為皇后,世子勢為皇太子,命舊吏董皎為相國,羅恒為尚書令,
(解思明為廣漢太守,任調為徵北將軍,領梁州刺史,李奕為西夷校尉,從子權為寧州刺史,所有公卿守令,一律參換,舊臣近親,悉皆擯斥,特用安
(車乘馬,徵龔壯為太師,壯獨不受,乃聽令縞巾素帶,待若賓師。)
2122**時間: 地點:
(邛都公李期,被幽兼旬,慨然歎道)
李 期:天下主降為小縣公,生不如死。
(說著,即解帶自縊,年僅二十五,在位三年,壽諡為幽公。
(期妻子徙死窮邊。)
(〔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钊燕主逞威〕)
2123**時間: 地點:
(卻說漢主李壽,得了趙主來書,竟喜出望外,即遣散騎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廣,馳赴鄴中,與趙定約。
(龔壯曾上陳封事,勸壽附晉,李壽不肯從;至是又諫阻聯趙,仍然不聽;且大修軍艦,儲糧繕甲,準備東下。
(一面命尚書令馬當為六軍大都督,調集軍士七萬餘人,齊至東場,由壽親往校閱,並下書誓眾,略言「吳會遺燼,久逋天誅,今將大興百萬,躬行天
(討」云云。)
2124**時間: 地點:
(及軍艦告成,便分載水師,艤集成都城下。
(李壽登城俯矚,但見帆檣蔽日,軸轤橫江,不由的露出驕容,揚揚得意。
(偏群臣多與李壽異心,相率諫阻道)
壽臣甲:我國地小兵單,只可自守,不應進取。且吳會險遠,更未易圖,一動不如一靜,幸勿為趙所誤,自蹈危機。
李 壽:(怒叱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今趙欲與我平分江南,正是天授我朝的機會,奈何勿往?
(廣漢太守解思明,再向壽反覆陳詞,極言利害,李壽終不信。
(至龔壯申疏切諫,謂通胡寧可通晉,並援假虞滅虢事以戒壽,李壽尚以為非。
(又經群臣叩頭固爭,方才罷議。
(大眾齊稱萬歲。)
2125**時間: 地點:
(李壽有舊將李閎,前為東晉所獲,得間奔趙。
(李壽向趙致書,請遣還李閎。
(書中稱虎為趙王石君,石虎未免不悅,付諸廷議。
(中書監王波進言道)
王 波:李閎嘗志在故國,以死自誓,誠使陛下遣還蜀漢,使彼感恩,理當糾率宗族,歸向王化,就使不如臣料,我國將多士眾,何必留這一人?今壽既自稱尊
號,僭據一方,若我用制詔,彼必不受,不如贈以國書,示彼大度,免有違言,這也未始非懷柔之計。
(石虎意乃釋然,李遣閎使歸。
(適挹婁國獻入楛矢,波謂可轉贈巴蜀,使李壽知我國威服遠人,石虎亦依議,因派使臣偕閎赴蜀,往送楛矢。)
2126**時間: 地點:
(及使臣返國,報稱李壽並未稱謝,且下令國中道)
旁 白:(李壽)羯使來庭,獻楛矢。
(於是石虎大怒,黜免王波,令以白衣領職。)
2127**時間: 地點:
(既而涼州牧張駿,遣別駕馬詵至趙,貢獻方物,石虎頗有喜色,覽及來文,語多蹇傲。
(石虎轉喜為怒,即欲斬詵。
石 璞:今日為陛下大患,莫若江東,區區河右,何關輕重?今若斬馬詵,必徵張駿,出師西略,無暇南討,建業君臣,反得苟延過去,豈非失策?況涼州一隅
,就使勝彼,也不足為武,不勝反貽笑四鄰,倒不如格外厚撫,使彼改圖謝罪,彼若執迷不悟,往討未遲。
(石虎乃禮待馬詵,便即遣歸。
(忽聞燕兵有入侵消息,乃大加防備,集兵五十萬,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谷千一百萬至樂安城,且由幽州東迄白狼山,廣興屯田,括取民馬,得四
(萬餘匹,大閱宛陽,為攻燕計。)
2128**時間: 地點:
(哪知燕王慕容皝已探悉虎謀,密與諸將商議道)
慕容皝:石虎專顧樂安城,總道是防守重複,固若金湯,若薊城南北,必不設備,我今從間道出發,掩他不備,破彼積聚,才不致他輕覷哩。
(說著即整率各軍,從蠮螉塞攻入趙境,連破各戍,直抵薊城。)
2129**時間: 地點:
(幽州刺史石光,擁兵數萬,不敢出戰,但閉城拒守。
(燕兵轉渡武遂津,馳詣高陽,沿途焚毀積聚,掠徙幽冀三萬餘戶而還。
(石虎聞燕兵入境,急擬整軍對敵,一時未及召齊,只好遷延數日。
(到了兵馬會集,燕兵已飽載遠揚,石虎始知慕容皝有智略,倒也不敢輕自出兵了。)
2130**時間: 地點:
(慕容皝引兵歸國,因前使劉翔等,尚留江東,未見北返,乃再貽晉中書監庾冰書,責他忘仇誤國,大略說是:
( 君以椒房之親,舅氏之昵,總據樞機,出納王命,兼擁列將州司之位,昆弟網羅,顯布畿甸,自秦漢以來,隆赫之極,豈有若此者乎?以吾觀之
(,若功就事舉,必享申伯之名,如或不立,不免梁竇之跡矣。每觀史傳,未嘗不寵恣母族,使執權亂朝,先有殊世之勛,尋有負乘之累,所謂愛之適
(足以為害。吾嘗忿歷代之王,不盡防萌終寵之術,何不以一土之封,令藩國相承,如周之齊陳?如此則永保南面之尊,寧復有黜辱之憂乎?竇武何進
(,虛己好善,天下歸心,雖為閹豎所危,天下嗟痛,猶有能履以不驕,圖國亡身故也。方今天下有倒懸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
(復仇之憾,寧得安枕逍遙,雅談卒歲?吾雖寡德,過蒙先帝列將之授,以數郡之人,尚欲併吞強虜,是以自頃及今,交鋒接刃,一時務農,三時用武
(,而猶師徒不頓,倉有餘粟,敵人日畏,我境日廣。況乃王者之威,堂堂之勢,豈可同年而語?若之何不自振作,反為胡人笑也?傳曰,畏首畏尾,
(身其餘幾。幸執事圖之!)
(是時江左君臣,為了燕使乞封問題,議論經年,尚未決定。
(燕使劉翔,爭論數次,晉廷總借口成制,謂大將軍不處邊,異姓不封王,劉翔不得所請,所以淹留不去。
(至燕王慕容皝貽書責冰,冰庾頗加慚懼,乃與中書令何充商議,不如封皝為王。
(何充嘗與劉翔會敘,劉翔直言語充道)
劉 翔:四海板蕩,忽已三紀,宗社為墟,生靈塗炭,這正廟堂宵旰憂勞,臥薪嚐膽的時候。翔羈居年餘,每見諸公宴安江左,以奢靡為榮,以放誕為賢,試問
如此過去,怎能尊主濟民呢?
(何充聞翔言,也覺抱愧。
(因與庾冰聯名奏請,乞封慕容皝為大將軍、幽州牧、大單于、燕王。
(晉成帝下詔依議,劉翔既得奉詔,乃入朝辭行。
(朝旨又授劉翔為代郡太守,劉翔固辭不受,叩頭趨出,當下與晉臣等告別,整裝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