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一 至 第二〇〇〇

1991**時間: 地點:
    (一日聽讀《漢書》,至酈食其勸立六國後,不禁驚詫道)
石 勒:此法大誤,何故能得天下?
    (及聞為留侯張良所阻,乃恍然道)
石 勒:賴有此呢。
    (聰明原是過人,可惜不學。
    (石勒視當世人物,都不足取,惟晉豫州刺史祖逖,與荊州牧陶侃,先後推重,目為將才。)
    
    
1992**時間: 地點:
    (陶侃方鎮守巴陵,聞襄陽被陷,武昌垂危,倒也吃一大驚,接連是蘇峻舊將馮鐵,暗殺侃子,奔依石勒,得為戍將,害得陶侃又驚又悲,乃繕就一書
    (,遣人齎往臨漳,責石勒納用叛臣。
    (石勒有心干譽,便召入馮鐵對著侃使,把他斬首。
    (侃使才告謝南歸。
    (陶侃再遣長史王敷,齎送江南珍寶,與勒修好,並表謝忱。
    (石勒當即收受,厚待王敷,並贈贐儀。
    (王敷乃返報。)
    
    
1993**時間: 地點:
    (看官你道侃果真願與勒和麼?他因襄陽失守,意欲設法規復,所以計上加計,令他自弛兵備,好乘虛奪回襄陽,既得王敷歸報,便從巴陵移鎮武昌,
    (命子斌率領銳卒,會同南中郎將桓宣,往襲樊城。
    (趙將郭敬,果然無備,且督兵南掠江西,桓宣等掩入城中,將所有居守兵民,悉數俘獲,又料敬必還援,使斌留鎮樊城,自往涅水埋伏,截敬來路。
    ()
    
    
1994**時間: 地點:
    (郭敬得樊城警報,挾怒前來,到了涅水,聽得一聲號炮,伏兵猝發,他卻毫不驚慌,分頭抵敵。
    (桓宣也督眾力戰,自午至暮,方將趙兵殺敗,陸續退去。
    (這一次鏖鬥,趙卒原死了多人,宣兵亦傷亡過半。)
    
    
1995**時間: 地點:
    (桓宣因飛使報陶侃,再請濟師,侃令兄子南陽太守臻,竟陵太守李陽,率兵萬人,共攻新野,遙應樊城。
    (郭敬往救新野,又吃了一回敗仗,方才北遁。
    (襄陽城前已被毀,無人守著,當由侃軍唾手取回,陶侃即命桓宣鎮守。
    (桓宣重修城寨,招集流亡,簡刑罰,課農桑,復成重鎮,趙一再進攻,終不能克。
    (桓宣鎮襄陽十餘年,遠近畏懷,時人比諸祖逖周訪,可見得捍邊固圉,全靠著有良將呢。)
    
    
1996**時間: 地點:
    (惟趙主石勒,中了陶侃計,歎息累日,暗想陶侃用偽和計,奪去襄陽,自己亦好如法炮製,與晉言和。
    (計策已定,待至建平四年正月,借著賀年的名目,遣使至晉,奉帛修好。)
    
    
1997**時間: 地點:
    (偏晉廷拒絕來使,且將所獻各帛,焚毀都下。
    (趙使撞了一鼻子灰,匆匆北歸。
    (石勒頓時怒起,又欲動兵侵晉,偏偏天變迭興,內憂隱伏,轉令一個足智多謀的石季龍,有所顧忌,未敢妄行。)
    
    
1998**時間: 地點:
    (建平三年的夏天,已是疾風驟雨,雷震建德殿端門,及襄國市西門,殛死五人。
    (既而雹降西河介山,大如雞卵,平地水深三尺。
    (太原樂平武鄉趙郡廣平鉅鹿千餘里,樹木摧折,禾稼蕩然。
    (石勒避殿禳災,且問中書令徐光,主何凶兆?)
徐 光:介山為介之推所依,之推焚死,陰靈未泯,宜普復寒食故制,立祠奉祀。
    (原來石勒曾禁止寒食,故徐光疑之推為祟,因致此災。
    (黃門郎韋謏,駁去徐光議,獨援《春秋左氏傳》言,謂)
韋 謏:藏冰失道,陰氣發洩為雹,與之推無關。若以之推為賢臣,但令綿介間人民奉祀,便足申敬,何必普及全國呢。
    (此說較光語為長,但《左氏傳》亦非真足據。
    (石勒從謏議,只命並州復行寒食,更遷冰室至極寒處所,期順天時。)
    
    
1999**時間: 地點:
    (到了建平四年的夏天,紅日當空,寂靜無風,塔上一鈴,無故自鳴。
    (佛圖澄素識鈴音,說是國有大喪,不出今年。)
    
    
2000**時間: 地點:
    (過了數日,有流星大如象尾,足似蛇形,自北極西南流動,約五十餘丈,光芒燭地,墜入河中,聲聞九百餘里,石勒亦自覺非祥。
    (忽愛子斌暴亡,遂疑為流星所應,將備棺殮。
    (忽佛圖澄趨入道)
佛圖澄:小殿下尚未致死,何故驟令入棺?
石 勒:(驚歎道)朕聞虢太子死,扁鵲能起死回生,難道大和尚亦能救死麼?
    (佛圖澄答一「能」字,遂取楊枝沾水,且灑且咒,果見屍身少動,手足漸能屈伸。
佛圖澄:(即向前握手道)可起來了。
    (言已,石斌即坐起,飲食如常。
    (石勒因命諸少子居澄寺中,托他照管。
    (惟太子弘年已弱冠,留居東宮,襄辦軍國大事,凡尚書奏請,多歸太子參決。
    (次為驃騎大將軍大單于秦王宏,亦得預政,權侔主相。)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