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八一 至 第五六九〇
5681**時間: 地點:
(越宿,由諸葛亮入視,劉先主顧語道)
劉先主: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宜留意。
(諸葛亮應命而退。)
(〔第九十二回 尊西蜀難倒東吳使 平南蠻表興北伐師〕)
5682**時間: 地點:
(到了孟夏,劉先主病到彌留,宣揚遺命。
(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並侍榻前。)
劉先主:(顧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嗣子可輔,勞君匡輔;若不可
輔,君可自取。
諸葛亮:(慌忙拜倒道)臣敢不竭股肱,效忠貞,誓死毋貳,勉報聖恩。
(劉先主乃命李嚴代作遺詔,留囑嗣君,且喚劉永、劉理二兄弟至前,叫他父事丞相,不
(得有違。
(劉先主又與翊軍將軍趙雲,叮嚀數語,無非是托他輔國。
(說至此,長歎一聲,瞑目竟逝,享壽六十三歲。
(諸葛亮主持喪事,棺殮如儀,使李嚴為中都護,留鎮永安,自率百官奉喪還成都。)
5683**時間: 地點:
(太子禪年方十七,在都留守,不遑奔喪,但出都門,守候梓宮。
(及劉先主靈櫬已到,迎入正殿,舉哀行禮。
(禮畢展讀遺詔,詔云:
(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年五十,不稱夭,朕已六十有餘
(,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汝兄弟為念。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
(為!惟賢惟德,乃可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兄弟當父事丞相,更求聞達,無替
(朕命!
(太子禪拜受遺詔,諸葛亮即請禪嗣位,改元建興,是為後主。
(劉後主崇諡先主為昭烈皇帝,奉葬惠陵,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頒詔大赦。)
5684**時間: 地點:
(益州從事秦宓已得釋獄,由諸葛亮選為益州別駕。
(秦宓少有才名,也是法正一流人物。
(諸葛亮因法正早歿,嘗歎為孝直若在,必不令主上東征,就使東行,也不致一敗若此。
(故秦宓因諫得罪,諸葛亮甚為歎惜,至赦免後,隨即錄用。
(劉後主封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
(嗣復使領益州牧,政無巨細,皆歸裁決,劉後主惟拱手受成。
(諸葛亮約官職,修法制,信賞必罰,風化肅然。)
5685**時間: 地點:
(忽聞益州者帥雍闓,戕殺益州太守,叛蜀附吳。
(諸葛亮因新遭大喪,未便動兵,且意在和吳伐魏,故決計緩征。
(廣漢太守鄧芝方入為尚書,窺知諸葛亮意,請向東吳修好。)
諸葛亮:(欣然道)我早有此意,一時苦乏使才,今始幸得人了。
鄧 芝:丞相屬意為誰?
諸葛亮:莫如使君。
(鄧芝亦不辭,奉命即行。)
5686**時間: 地點:
(吳王孫權正再遷鄂縣,改名鄂為武昌,作為吳都。
(聞蜀中遣使到來,心下狐疑,不肯即見。)
5687**時間: 地點:
(鄧芝待了兩日,作書致孫權道:
( 臣今到此,非但為蜀,並且為吳,若大王不願見臣,臣就去了。
(孫權得閱此書,即召鄧芝入見。)
5688**時間: 地點:
(鄧芝行禮畢,便開口問孫權道)
鄧 芝:大王,今日欲與魏和呢?抑與蜀和呢?
孫 權:(答說道)孤非不欲和蜀,但恐蜀主幼國小,不足敵魏,所以懷疑。
鄧 芝:(應聲道)大王為命世英雄,諸葛亮亦一時俊傑,蜀有重險,吳有三江,若互為唇齒,進
可兼並天下,退可鼎足峙立;今大王甘心事魏,魏必征大王入朝,索王子入侍,一不從命
,便當奉辭伐叛,蜀亦順流進取,臣恐大王兩面受敵,江東地不能復有了。請大王熟思!
孫 權:(沈吟良久道)君言亦是,孤當與蜀連和,煩君先歸通報,孤當遣使訂盟便了。
(鄧芝乃辭歸。)
5689**時間: 地點:
(倏忽間已過一年,吳乃遣中郎將張溫報聘。
(張溫至成都,劉後主當即接見,並由諸葛丞相等,優禮相待,與申盟好。
(張溫談笑自若,頗有傲容。)
5690**時間: 地點:
(過了兩日,張溫便辭行東還。
(諸葛亮帶領百官,親與餞行。
(獨秦宓不至,諸葛亮屢使人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