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〇一 至 第四〇一〇
4001**時間: 地點:
(董卓尚不肯罷議,遂召集百僚,會議大事。
(公卿以下,不敢不至。)
董 卓:(首先開口道)皇帝闇弱,不足奉宗廟,安社稷,今欲仿伊尹霍光故事,改立陳留王,可
好麼?
(大眾聽了,彼此相覷,莫敢發言。)
董 卓:(又繼說道)我聞霍光定策,延年按劍,如有人敢阻大議,應該軍法從事!
(忽尚書盧植出答道)
盧 植:昔太甲既立不明,伊尹乃放諸桐宮,昌邑王嗣位僅二十七日,罪過千餘,故霍光將他廢去
,改立宣帝;今皇上春秋方富,行未有失,怎得以前事相比呢?
(董卓不禁大憤,怒目瞋視,當即拔劍起立,惡狠狠的向盧植撲去,盧植離席趨避,百官
(皆散。
(董卓尚未肯干休,追盧植出來,旁邊走過侍中蔡邕,將董卓攔住,勸他息怒。
(議郎彭伯,亦趨前諫卓道)
彭 伯:盧尚書海內大儒,有關人望,若先加害,反使天下不安!
(董卓乃止步不追,惟怒尚未解,趨入朝堂,迫令他尚書草詔,罷免植官。)
4002**時間: 地點:
(盧植匆匆出都,恐卓遣人行刺,繞道還鄉。
(果然卓派吏往追,長途未見盧植蹤,方才退歸。)
4003**時間: 地點:
(董卓復將廢立草議使人持示太傅袁隗,袁隗不敢反抗,報稱如議。)
4004**時間: 地點:
(九月甲戌日,董卓至崇德前殿,會同太傅袁隗等,脅何太后策廢少帝,說是)
董 卓:皇帝在喪不哀,無人子禮,不宜為君,應該廢立。
(當由太傅袁隗,扶出少帝,解去璽綬,使就北面。
(何太后為威所迫,未敢發言,只有珠淚兩行,滔滔不絕。
(哪知董卓厲害得很,不但廢去少帝,還要幽禁太后,因復當眾宣議道)
董 卓:太后嘗逼死永樂太后,背婦姑禮,無孝順心;古時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王,著在典冊
,後世稱揚,今太后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方可上追成憲,下慰輿情!
(百官聞言,雖然意中反對,但畏卓凶橫,只好唯唯從命。)
4005**時間: 地點:
(董卓即令尚書繕好冊文,在朝宣讀道:
( 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
(威儀不恪,在喪慢惰,縗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污宗廟;皇太后
(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大,天地之紀,而乃有闕,罪
(之大者。陳留王恊,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兑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及
(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聲美稱,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以承宗廟
(,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徙居永安宮;謹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
(臣民之望。
(尚書讀畢,即由董卓率領百僚,擁出陳留王恊,奉上皇帝璽綬,掖登御座,南面受朝。
(就是廢帝辯,亦使列朝班,以兄拜弟。
(陳留王恊年才九歲,睹此情形,很覺不安,但已為董卓所制,不得不權示鎮定,拱手受
(成。
(史家稱為獻帝,就是漢家的末代主兒。
(漢獻帝當下頒詔大赦,改昭寧元年為永漢元年。
(少帝於四月嗣位,九月被廢,相距僅五月間,改元兩次。
(至獻帝既立,又復改元,一歲中有四個年號,也是奇聞。)
4006**時間: 地點:
(朝賀既畢,漢獻帝還宮。
(董卓即勒令弘農王辯,帶同宮妃唐姬,出居外邸。)
4007**時間: 地點:
(董卓一面迫何太后遷居永安宮。
(何太后只得遷移,但滿腔悲憤,無處發洩,免不得帶哭帶罵,口口聲聲,咒詛董卓老賊
(。)
4008**時間: 地點:
(當有人報知董卓,董卓派吏齎著鴆酒至永安宮中,脅令何太后飲下。
(何太后求生不得,一吸立盡,毒發而亡。
(計自獻帝登基,相距不過三日。
(董卓令漢獻帝至奉常亭舉哀,公卿但白衣會葬,不成喪禮,惟與靈帝尚得合墓,追諡為
(靈思皇后。)
4009**時間: 地點:
(董卓且因永樂太后與己同姓,力為報怨,既將何太后鴆死,復查得何苗遺骸,已經有人
(棺殮,索性再令剖發,把屍支解,拋擲道旁。)
4010**時間: 地點:
(董卓又拘苗母舞陽君,一並處死,裸棄枳棘中,不准收葬。
(《後漢書.何皇后紀》,舞陽君為亂兵所殺,惟《三國志》及《紀事本末》皆云由卓殺
(死,今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