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一 至 第一四九〇
1481**時間: 地點:
(虎賁中郎將梁松,永平初已遷官太僕。
(梁松恃勢益驕,屢作私書,請托郡縣。
(致被漢明帝發覺,飭令免官。
(梁松尚不知改省,反陰懷怨望,捏造飛書,訕謗朝廷。
(結果仍事發坐罪,下獄論死。)
1482**時間: 地點:
(先是漢明帝為太子時,常與山陽王劉荊,令梁松持取縑帛,往聘鄭眾。
(鄭眾即前大中大夫鄭興子,有通經名〔見二十三回〕。
(鄭眾性獨持正,既與梁松晤談。)
鄭 眾:(慨然)太子儲君,無外交義,就是藩王,亦不宜私交賓客。舊防具在,還請為我婉辭!
梁 松:(復勸道)長者有意,不宜故違。
鄭 眾:(正色道)犯禁觸罪,何如守正致死?
(鄭眾遂將縑帛卻還,不肯就聘。)
1483**時間: 地點:
(及梁松罹死罪,梁松友連坐多人。
(鄭眾雖與梁松相識,終因卻聘一事,得免干連。
(漢明帝且召鄭眾為明經給事中。
(再遷鄭眾為越騎司馬,仍兼給事如故。)
1484**時間: 地點:
(會北匈奴又乞請和親。
(漢明帝特遣鄭眾北行,持節報命。
(南匈奴須卜骨都侯,聞知漢與北匈奴修和,內懷嫌怨,意欲叛漢。
(南單于因通使北單于,請他發兵相迎。)
1485**時間: 地點:
(鄭眾出塞後,探悉情形。
(鄭眾遂繕好奏牘,囑從吏馳遞闕廷。
(大致謂宜速置大將,防遏二虜交通。)
1486**時間: 地點:
(漢明帝乃命就塞外置度遼營,使中郎將吳棠行度遼將軍事,出駐五原。
(再遣騎都尉秦彭,出屯美稷,監制南北兩匈奴。)
1487**時間: 地點:
(惟鄭眾逕詣北庭,見了北單于。
(鄭眾長揖不拜。
(北單于面有慍色。
(北單于左右喧呼。)
單于將:漢使何不下拜!
鄭 眾:(勃然答道)眾為漢臣,只拜天子,不拜單于。
(北單于益怒,令左右曳鄭眾出帳,派兵圍守,不與飲食。)
1488**時間: 地點:帳外
鄭 眾:(語虜眾道)單于不欲與大漢和親,倒也罷了;既欲和親,應該優待漢使。須知和親以後
,誼關甥舅,不啻君臣,奈何與使人為難呢?如必迫眾下拜,眾寧可自殺,不願屈膝。
(鄭眾說著,拔出佩刀,意欲自刎。
(虜眾不禁慌張,一面勸鄭眾息怒。
(虜眾一面轉報北單于。)
1489**時間: 地點:
(北單于恐鄭眾或自盡,有礙和議,乃改顏相待。
(北單于更遣使人隨鄭眾還都。)
1490**時間: 地點:
(朝議又擬遣鄭眾往報。
(鄭眾不願再行,因上書陳請道:
( 臣伏聞北單于所以要致漢使者,欲以離南單于之眾,堅西域三十六國之心也。又當
(揚漢和親,誇示鄰敵,令西域欲歸化者,侷促狐疑,懷土之人,絕望中國耳!漢使既到
(,便偃蹇自驕;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之勸虜歸漢者,亦不敢復言。如是則
(南庭動搖,烏桓亦有離心矣。南單于久居漢地,具知形勢,萬一離析,必為邊害,今幸
(有度遼之眾,揚威北陲,雖勿報答,不敢為患。惟陛下裁察!
(漢明帝覽書,不肯照准,仍令鄭眾即日北往。)
鄭 眾:(復上言道)臣前奉使北庭,不為匈奴下拜,單于嘗遣兵圍臣,幸得脫免,今銜命再往,
必見陵折。臣誠不忍持大漢節,屈膝氈裘,如令臣為匈奴所屈,實損大漢威靈,故請陛下
俯察愚忠,收回成命!
(漢明帝依然不聽,一味專制。
(鄭眾不得已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