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一 至 第一三六〇

1351**時間: 地點:
    (光武帝又遣謁者李嵩,及中山太守馬成,引兵前往。
    (李嵩、馬成雖得保住臨沅一城,終究是懲劉尚覆轍,未敢輕進。)
    
    
1352**時間: 地點:
    (光武帝待了數月,不見李嵩、馬成捷音。
    (光武帝免不得與公卿談及,面有憂容。
    (伏波將軍馬援,已自襄國還朝。
    (馬援聞得蠻眾不平,復向光武帝前,自請出征。)
光武帝:(沈吟半晌,方與語道)卿年已太老了!
馬 援:(答說道)臣年雖六十有二,尚能披甲上馬,不足言老。
    (光武帝仍然沈吟。
    (馬援急欲一試,便走至殿外。
    (馬援取得甲冑,穿戴起來。
    (再令衛士牽過戰馬,一躍登鞍。
    (馬援顧盼自豪,示明可用。
    (光武帝在殿內瞧著馬援,不禁贊歎。)
光武帝:矍鑠哉是翁!
    (光武帝乃命馬援出征。)
    
    
1353**時間: 地點:
    (馬援帶同中郎將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人,並軍士四萬餘人,經秋出發。
    (故友多送馬援出都。
    (馬援顧語謁者杜愔道)
馬 援:我受國厚恩,年老日暮,常恐不得死所,今得受命南征,萬一不利,死亦瞑目;但恐權豪
    子弟,在帝左右,或有蜚言,耿耿此心,尚不能無遺恨!
    (杜愔聞言,也覺得馬援語不祥,惟不便出口,只好勸慰數語,珍重而別。)
    
    
1354**時間: 地點:
    (看官閱過前回,應知馬援前次北征,曾規誡梁松、竇固二人,二人不能無嫌。
    (其實馬援與二人,積有嫌隙,尚不止為此一事。)
    
    
1355**時間: 地點:
    (從前馬援嘗有疾,梁松往馬援家問候。
    (梁松直至馬援榻前下拜。
    (馬援高臥如故,不與梁松答禮。
    (及梁松去後,諸子並就榻問馬援。)
諸 子:梁伯孫〔松字伯孫〕係是帝婿,貴重朝廷,公卿以下,無不憚鬆,大人奈何不為答禮?
馬 援:(慨然)我為松父友,彼雖貴,難道可不識尊卑麼?
    (諸子才不敢再言。
    (但梁松即從此恨馬援。)
    
    
1356**時間: 地點:
    (馬援有兄子嚴敦,並喜譏議廷臣,馬援引為己憂。
    (當馬援出軍交阯時,亦嘗致書誡勉。
    (教他謹言慎行,勉效龍伯高,毋效枉季良。)
    
    
1357**時間: 地點:
    (伯高名述,當時為山都長。
    (季良名保,為越騎司馬。
    (會季良保有仇人上書,劾季良保蔽群惑眾,並連及梁松、竇固。
    (說梁松、竇固與季良保交遊,共為不法。
    (季良保的仇人一面覓得馬援誡兄子嚴敦書,作為證據。)
    
    
1358**時間: 地點:
    (光武帝覽奏後,召責梁松、竇固,且示及嚴敦書。
    (梁松、竇固叩頭流血,方得免罪。
    (光武帝但將季良保褫職,擢伯高述為零陵太守。)
    
    
1359**時間: 地點:
    (自經此兩番情事,梁松與竇固並皆嫉馬援,梁松且尤甚。
    (馬援亦知梁松、竇固兩人挾嫌,恐他從中讒構,故與杜愔談及後患。〔既知兩人為患,
    〔何必定要出征。〕)
    
    
1360**時間: 地點:
    (不過馬援因皇命在身,未遑他顧,所以引軍南下,冒險直前。
    (馬援途中飽歷風霜,到了下雋,已是臘盡春來的時候。
    (馬援在下雋縣城中,度過殘年,即使人探明武陵路徑。
    (計有兩道可入,一從壺頭山進去,路近水險。
    (一從充縣進去,路遠地平。
    (中郎將耿舒,謂不如就充縣進行,較為妥當。
    (馬援卻擬舍遠就近,免得曠日費糧。
    (將帥各持一議,再由馬援上書奏明。
    (無非說是急進壺頭,扼賊咽喉,成功較速等語。)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