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一 至 第九八〇
971**時間: 地點:
(及魏兵入境,內外戒嚴,太子劭及武武陵駿等,恐義康乘隙圖逞,屢把大義滅親四字,申勸宋
(主。)
972**時間: 地點:
(宋主遂遣中書舍人嚴龍,持藥至安成郡賜義康死。
(如前誓何?義康不肯服藥,蹙然道)
劉義康:佛教不許自殺,願隨宜處分。
(嚴龍遂用被掩住義康,將他扼死。)
973**時間: 地點:
(太尉江夏王義恭,徐州刺史武武陵駿俱因禦虜無功,致遭譴責,義恭降為驃騎將軍,駿降為北
(中郎將。
(青、冀刺史蕭斌,將軍王玄謨,亦坐罪免官。)
(自經此次宋、魏交爭,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邑里為墟,倍極蕭條。
(元嘉初政,從此浸衰了。
〔第六集〕
(〔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
974**時間: 地點:
(卻說北魏燾馳還平城,飲至告廟,改元正平,所有降民五萬餘家,分置近畿,無非是表揚威武
(,誇示功績的意思。
(魏自拓跋嗣稱盛,得燾相繼,國勢益隆,但推究由來,多出自崔浩功業。
(浩在魏主南下以前,已為了修史一事,得罪受誅,小子於十四回中,曾已提及,不過事實未詳
(,還宜補敘。
(本回承前啟後,正應就此表明。
(浩與崔允等監修國史,已有數年,見十三回。)
975**時間: 地點:
北魏燾:(魏主嘗面諭道)務從實錄。
976**時間: 地點:
(浩因將魏主先世,據實列敘,毫不諱言。
(著作令史閔湛郗標,素來巧佞,見浩平時撰著,極口貢諛,且勸浩刊布國史,勒石垂示,以彰
(直筆。
(浩依言施行,鎸石立衢,所有北魏祖宗的履歷,無論善惡,一律直書。)
977**時間: 地點:
(時太子晃總掌百揆,用四大臣為輔,第一人就是崔浩,此外三人,為中書監穆壽,及侍中張黎
(、古弼。
(弼頭甚銳,形似筆尖,忠厚質直,頗得魏主信任,嘗稱為筆頭公。
(浩亦直言無隱,常得太子敬禮,因此權勢益崇,為人所憚。
(古人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崔浩具有幹才,更得兩朝優寵,事皆任性,不避嫌疑,免
(不得身為怨府,遭人搆陷,中書侍郎高允,已早為崔浩擔憂,浩全不在意,放任如故。
(果然讒夫交構,大禍猝臨,一道敕書,竟將浩收繫獄中。)
978**時間: 地點:
(高允與浩同修國史,當然牽連,太子晃嘗向允受經,意圖營救,便召允與語道)
太子晃:我導卿入謁內廷,至尊有問,但依我言,當可免罪。
(允佯為遵囑,隨太子進見魏主。)
979**時間: 地點:
(太子先入。)
太子晃:允小心慎密,史事俱由崔浩主持,與允無涉,請貸允死罪。
北魏燾:(魏主乃召允入問道)國史統出浩手麼?
高 允:(允跪答道)太祖記是前著作郎鄧淵所作,先帝記及今上記,臣與浩共著,浩但為總裁,至下筆
著述,臣較浩為更多。
(魏主不禁盛怒,瞋目視太子道)
北魏燾:允罪比浩為大,如何得生?
太子晃:(太子面有懼色,慌忙跪求道)天威嚴重,允係小臣,迷亂失次,故有此言。臣兒曾向允問明,
俱說是由浩所為。
北魏燾:(魏主又問允道)東宮所陳,是否確實?
高 允:(允從容答道)臣罪當滅族,不敢虛妄,殿下哀臣,欲丐餘生,所以有此設詞。
(魏主怒已少解,復顧語太子道)
北魏燾:這真好算得直臣了!臨死不易辭,不失為信,為臣不欺君,不失為貞,國家有此純臣,奈何加罪
!
(便諭令起身,站立一旁。
(復召崔浩入訊。
(浩面帶驚惶,不敢詳對。
(魏主令左右牽浩使出,即命高允草詔,誅浩及僚屬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
(允持筆不下,魏主一再催促,允擱筆奏請道)
高 允:浩若別有餘釁,非臣所敢諫諍;但因直筆觸犯,罪不至死,怎得滅族!
(魏主又怒,喝令左右將允拿下。
(太子晃更為哀求,魏主乃霽顏道)
北魏燾:非允敢諫,更要致死數千人了。
(太子與允,拜謝而退。)
980**時間: 地點:
(越日有詔傳出,命誅崔浩,並夷浩族)
(餘止戮身,不及妻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