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一 至 第一八六〇

1851**時間: 地點:
    (張易之、張昌宗見此批答,恐致見疏,且慮武氏病篤,必將及禍,因陰結黨援,為預備計。
    (不料外面已屢有揭帖,說是二張謀反。
    (二張日夕彌縫,就是武氏得知,也置諸不問。)
    
    
1852**時間: 地點:
    (偏是謠言日甚,不得不令張易之、張昌示加憂。
    (張易之密引術士李弘泰,占問吉凶。)
李弘泰:昌宗有天子相,勸他至定州造佛寺,可以祈福。
    
    
1853**時間: 地點:
    (張昌宗方暗自欣幸,奈被許州人楊元嗣聞悉,即行告發。
    (武則天命平章事韋承慶,及司刑卿崔神慶,御史中丞宋璟等,審問張易之、張昌宗。)
    
    
1854**時間: 地點:
    (張昌宗慌忙入白武氏,叩首流涕,自稱)
張昌宗:弘泰雖有妄言,臣等實無異心。
    (武則天乃令內侍傳語問官,囑他援自首律,減昌宗罪。)
    
    
1855**時間: 地點:
    (韋承慶、崔神慶復奏云:昌宗准法首原,弘泰首惡當誅。
    (獨宋璟與大理丞封全禎,上疏辯駁道:
    (  昌宗屢承寵眷,復召術士占相,意欲何為?且果以弘泰為妖妄,何不即執付有司?雖雲據實奏聞,終是包藏禍
    (心,法當處斬,不得少貸。
    (疏入不省。)
    
    
1856**時間: 地點:
    (宋璟復見武則天,堅請收繫二張。
    (武則天仍然不許,但云)
武則天:且檢詳文狀,再行定奪。
    
    
1857**時間: 地點:
    (宋璟退出後,竟有制令宋璟安撫隴蜀。)
    
    
1858**時間: 地點:
    (宋璟不肯行,上言:
    (  本朝故事,中丞非軍國大事,不當出使,今隴蜀無變,臣不敢奉制。
    (武則天乃改令宋璟往幽州,推按都督屈突仲翔贓汙。)
宋 璟:外臣有罪,須由侍御或監察御史往審,臣不敢越俎代行。
    
    
1859**時間: 地點:
    (司刑少卿桓彥范及鳳閣侍郎崔玄暐,又接連入奏,固請武氏加罪昌宗。
    (武則天乃令法司議罪。
    (司刑卿韋昇,係玄暐弟,復奏應處大辟。
    (武則天不從。)
    
    
1860**時間: 地點:
    (宋璟復入請窮治。)
武則天:昌宗已向朕自首,理應減罪。
宋 璟:昌宗為飛書所逼,窮蹙首陳,本非初意,且謀反大逆,罪難首原,若昌宗不伏大刑,何用國法?
    (武則天溫言勸解。)
宋 璟:(厲聲道)昌宗分外承恩,臣知言出禍隨,只因義憤所激,寧死不恨。
    (武則天不覺變色。
    (內史楊再思在側,恐璟忤旨,遂宣敕令出。)
宋 璟:聖主在此,臣面聆德音,不煩內史擅宣敕命。
    (武則天無言可駁,只好飭令復訊,遣昌宗至御史台對簿。)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