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一 至 第九五〇
941**時間: 地點:
(魏王李泰恐晉王李治得立,因往餂晉王李治道)
魏王泰:汝與元昌親善,今元昌敗死,汝得毋連及麼?
942**時間: 地點:
(晉王李治聽了此言,不覺憂容滿面。
(偶為唐太宗所窺,問他何故懷憂?
(晉王李治據實奏聞。)
唐太宗:(不覺省悟道)他卻有此深心,朕今始知道了。
943**時間: 地點:
(唐太宗因出御兩儀殿,令晉王李治相隨,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勣、褚遂良等到來,與述魏王李泰言,且蹙眉
(道)
唐太宗: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還有怎麼生趣?
(說至此,竟挺身躍起,自投牀上,且從腰間拔出佩刀,竟欲自刎。
(長孫無忌等忙上前相阻,褚遂良把刀奪去,授與晉王李治。)
長孫無:(又請道)立儲事大,陛下屬意何人,不妨逕立,免得滋疑。
唐太宗:我已欲立晉王。
長孫無:(接口道)謹遵詔旨。
唐太宗:(乃使晉王李治拜謝長孫無忌道)汝母舅已許汝了。
(長孫無忌趨避一旁,唐太宗又語四人道)
唐太宗:公等已與朕意相同,未知外議何如?
房玄齡:晉王仁孝,天下歸心,請陛下召問百官,諒亦不致異議。
944**時間: 地點:
(唐太宗乃轉御太極殿,召群臣入諭道)
唐太宗:承乾悖逆,泰亦兇險,皆不可立,朕欲就諸子擇立一人,卿等以為何人當立?
(大眾皆歡呼道)
唐臣甲:(莫如晉王。晉王仁孝,當為儲嗣。
(唐太宗乃喜。)
945**時間: 地點:
(適魏王李泰率百餘騎,至永安門探聽消息。
(門官入奏唐太宗,唐太宗即令衛士辟泰從騎,引魏王李泰入肅華門,也禁錮北苑中。)
946**時間: 地點:
(次日,唐太宗御承天門樓,頒詔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酺三日。)
唐太宗:(又語侍臣道)我若立泰,是儲位可以謀取了。自今以後,太子失道,藩王窺伺,須一併廢置,傳諸子孫,永為後法
,卿等以為善否?
(侍臣等當然贊成。)
唐太宗:(復道)今若立泰,承乾與治,均不得生全,治立為嗣,泰與承乾,俱可無恙了。
(遂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傅,蕭瑀為太保,李世勣為詹事,李大亮、于志寧、馬周、蘇勖、高季輔、
(張行成、褚遂良等,均為東宮僚屬。)
947**時間: 地點:
(右庶子杜正倫,輔故太子李承乾,密受唐太宗囑托,屢諫不從,乃以上語相告。
(太子李承乾以聞,唐太宗召問杜正倫,責他泄言。)
杜正倫:(叩首)臣欲太子遷善,所以敢述密諭,俾知儆戒。
(唐太宗乃不加罪。)
948**時間: 地點:
(及太子李承幹事敗,杜正倫左遷交州都督。
(魏徵在日,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有宰相才。'
(至此侯君集伏誅,杜正倫坐謫。
(唐太宗遂疑魏徵朋比為奸,命僕墓前碑石,罷魏徵子魏叔玉、魏尚主,一面徙李承乾至黔州,李泰至均州。
(越二年,李承乾病死,葬用國公禮。
(李泰降封東萊郡王,嗣復改封順陽,後乃晉封濮王。
(至高宗三年,病逝鄖鄉,這是後話。)
949**時間: 地點:
(惟太子李治年只十六,唐太宗令日侍起居,遇事訓導,每食輒語道)
唐太宗:汝知稼穡艱難,方得常食此飯。
950**時間: 地點:
(唐太宗有時見太子李治乘馬,又與語)
唐太宗:汝須知馬勞苦,毋竭馬力,方得常乘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