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一  至  第七六〇

751**時間: 地點:
    (唐太宗即敕令突厥降眾,處置塞下,東自幽州,西至靈州,皆為降眾居地。
    (又分突利故地為四州,頡利故地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雲中都督府,分統降眾,封突利為右衛大將軍北平
    (郡王,兼順州都督。
    (突利可汗受命辭行,唐太宗面諭道)
唐太宗:爾祖啟民,避難奔隋,隋立為大可汗,奄有北荒。爾父始畢,反為隋患,天道不容,乃使爾亂亡至此。我本想立爾為
    可汗,因念啟民故事,可為寒心,是以幡然變計。今命爾都督順州,爾應善守中國法律,毋得侵掠,不但使中國久安
    ,亦使爾宗族永保。
    (突利可汗拜謝而去。
    (唐太宗再命頡利可汗為右衛大將軍,留住京中,蘇尼失擒酋有功,特封為懷德郡王,尋授寧州都督。
    (還有阿史那思摩,係隨頡利入京,未嘗請降,太宗因他忠事故主,特別加撫,授右武侯大將軍。
    (嗣復晉封懷化郡王,兼化州都督,使統頡利舊眾。
    (此外降附的番目,如執失思力以下,皆授官有差。
    (計五品以上凡百餘人,幾與朝臣相半,因此番臣入居長安,約近萬家。)
    
    
752**時間: 地點:
    (惟頡利可汗留京日久,鬱鬱不樂,漸漸的形容憔悴,面色衰羸。
    (唐太宗有時相見,頗為憐憫,乃與語道)
唐太宗:卿形枯骨瘦,大約在京不便,故至如此。朕聞虢州地多麛鹿,可以遊畋,卿若願往,朕不妨命為刺史,卿得借此消遣
    ,庶幾安享天年。
頡 利:(下拜道)臣係待罪餘生,仰蒙陛下洪恩,得陪輦轂,此後得保全骸骨,已是萬幸,所有特詔,不敢拜賜了。
    (唐太宗乃止。)
    
    
753**時間: 地點:
    (至貞觀七年冬季,唐太宗從上皇置酒未央宮,頡利可汗等亦奉召入宴。
    (酒過數巡,唐高祖命頡利起舞,及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
    (頡利可汗沒法推辭,不得已起身下階,作蠻夷舞。)
唐高祖:(喜語唐太宗道)胡越一家,為從古所未有。
唐太宗:(捧觴上壽道)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誨所及,臣兒智力,未能及此。昔漢高祖亦嘗從太公置酒此宮,妄自矜誇,愚
    見竊所不取。
    (唐高祖益喜,殿上齊呼萬歲。)
    
    
754**時間: 地點:
    (既而退席,頡利可汗愈增慚赧,自是懨懨成病,不到兩月,竟爾死了。
    (唐太宗命從突厥舊俗,焚屍乃葬,追贈歸義王,諡曰荒。)
    
    
755**時間: 地點:
    (頡利可汗子疊羅支,自被俘入京,唐太宗仍令他侍奉頡利。
    (疊羅支獨具有至性,事父盡孝,父死,哭泣甚哀。
    (事為唐太宗所聞,不覺歎息道)
唐太宗:天稟仁孝,不閒華夷,莫謂胡虜無人。
    (遂厚賜金帛,令襲職終身。)
    
    
756**時間: 地點:
    (蘇尼失聞頡利死,悲不自勝,也至畢命。
    (突利居順州數年,奉召入朝,暴死並州道中。
    (唐太宗令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為記,刻勒兩汗墓碑中,東突厥事,自是了結。
    (惟西突厥據境如故,後文自有表見,容且再表。)
    
    
757**時間: 地點:
    (且說東突厥既平,四夷君長,多詣闕入朝,推唐太宗為天可汗。)
唐太宗:朕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麼?
    (四夷君長,齊稱萬歲)
夷酋甲:外俗以可汗為尊,不識『天子』二字的名義。今稱陛下為天可汗,令外俗知可汗以上,又有天可汗,自然益加畏服了
    。
    (唐太宗暗思夷酋所言,恰也有理,遂當面應允,各夷酋舞蹈退朝。
    (嗣是頒給璽書,敕賜西北君長,皆鈐蓋天可汗三字。)
    
    
758**時間: 地點:
    (貞觀四年,高昌王麴文泰入朝。
    (越年,林邑新羅入貢,康國也求內附。
    (唐太宗以康國僻居西域,緩急不便往援,特卻使不受。
    (群臣以太宗威振中外,屢請封禪。
    (唐太宗初意不從,怎禁奏牘連登,再四乞請,也不由的惹動雄心。)
    
    
759**時間: 地點:
    (獨魏徵入朝諫阻,太宗)
唐太宗:卿不欲朕封禪,莫非因功未高,德未厚,中國未安,四夷未服,年穀未登,符瑞未至麼?
魏 徵:(慨然答道)陛下所說六事,雖似面面俱到,但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若車駕再行東巡,必多增一分勞費。況自伊洛
    以東,灌莽滿目,所有遠夷君長,皆當扈蹕相從,引入腹地,自示虛弱,適啟戎心。並且賞賚不資,難饜所欲,為了
    一個虛名,擔受若干實害,陛下亦何苦出此?
    (唐太宗經他一諫,方才省悟。)
    
    
760**時間: 地點:
    (會聞河南北數州大水,唐太宗更將此事擱過一邊,一面再行修政,慎刑辟,除鞭背刑,禁奴僕告主,敕百官選舉縣
    (令,如有詔敕未便遵行,概令復奏。
    (畿內有蝗,捕食數枚,為民禱祝道)
唐太宗:寧食我肺腸,毋食民禾稼。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