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一  至  第七一〇

701**時間: 地點:
    (越宿,魏徵入朝,面奏)
魏 徵:臣聞君臣同體,應相與盡誠,若上下俱存形跡,恐國家興衰,尚未敢知,臣卻不敢奉詔。
唐太宗:(瞿然道)卿言亦是。
魏 徵:(又再拜道)臣幸得奉事陛下,願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
唐太宗:忠臣良臣,有甚麼區別?
魏 徵:稷契臯陶,君臣同心,安享尊榮,便是良臣。龍逢比干,面折廷爭,身死國亡,便是忠臣。
    (唐太宗甚喜,賜絹五百匹。)
    
    
702**時間: 地點:
    (一日,唐太宗召集群臣,從容坐論﹔魏徵亦在側。)
唐太宗:朕聞西域賈胡,購得美珠,恐為人竊,特剖身藏著,此事可得聞否?
唐臣甲:誠有此說。
唐太宗:如賈胡所為,人皆笑他愛珠亡身,若官吏受贓,與帝王好利,卒致身家兩敗,豈不是與賈胡相等麼?
魏 徵:(隨口答道)昔魯哀公與孔子言,謂人有徙宅忘妻,孔子答稱桀紂且忘自身,比忘妻還加一等,這與賈胡事亦覺相類
    。
唐太宗:誠如卿論。朕與卿等須自知保身,同心一德,方免為人所笑。
    (魏徵等俱齊聲遵旨。)
唐太宗:(又問魏徵道)
唐太宗:人主如何為明,如何為暗?
魏 徵:(對道)兼聽即明,偏聽即暗。昔堯清問下民,所以有苗罪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所以共鯀驩兜,不能
    蒙蔽。秦二世偏信趙高,被弒望夷﹔梁武帝偏信朱異,餓死台城﹔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也變起彭城閣中,慘遭縊死。
    可見得人君偏聽,非危即亡,必須兼聽廣納,近臣乃不得壅蔽,下情無不上達了。
    (唐太宗點首稱善。)
唐太宗:齊後主周天元,均重斂百姓,厚自奉養,力竭致亡。譬如饞人自啖己肉,肉盡必斃,這真所謂愚人。但二主究孰優孰
    劣?
魏 徵:(對道)齊後主懦弱,政出多門。周天元驕暴,威福在己,雖同是亡國,齊後主要算是尤劣了。(唐太宗亦歎為知言
    (。)
    
    
703**時間: 地點:
    (魏徵容貌不過中人,獨有膽略,常犯顏苦諫,就使逢著上怒,亦必再三剖辯,卒能啟迪主聰。唐太宗嘗得佳鷂,置
    (諸臂上,與鷂為戲,忽見魏徵入內奏事,忙將鷂藏匿懷中。
    (魏徵佯作不見,故意絮陳,歷久乃退。
    (唐太宗始探懷取鷂,鷂竟匿死。)
    
    
704**時間: 地點:
    (會唐太宗令魏徵謁告上冢,魏徵事畢復命,且啟奏道)
魏 徵:聞陛下欲幸南山,嚴裝已就,何故遲遲不行?
唐太宗:(微笑道)前日原有此意,恐卿或來勸阻,是以中止。
魏 徵:(乃下拜道)徵怎敢脅制陛下?不過職司補袞,容當盡言,陛下能愛惜物力,遏絕私欲,天下不足慮了。
    
    
705**時間: 地點:
    (唐太宗又令戴冑為大理少卿,讞獄無冤。
    (孫伏伽為諫議大夫,秉公無隱。
    (李乾祐為侍御史,執法不阿。
    (祖孝孫定雅樂,正音不亂。)
    
    
706**時間: 地點:
    (又進王珪為侍中,王珪奉詔入謝。
    (適有一美人侍立御前,由王珪瞧將過去,似曾相識,便故作窺視狀。)
唐太宗:(指語王珪道)這是廬江王瑗的侍姬。瑗聞她有色,殺死她夫,強行占納。如此行為,怎得不亡?
王 珪:陛下以廬江為是呢,為不是?
唐太宗:殺人取妻,還要說甚麼是非?
王 珪:臣聞齊桓公至郭,問父老云,郭何故至亡?父老謂他善善惡惡,是以至亡。桓公益加疑問,父老謂郭君善善不能用,
    惡惡不能去,所以至亡。今陛下既知廬江王過失,復納廬江王侍姬,臣以為聖心必贊成廬江,否則何故自蹈覆轍?
唐太宗:(不禁爽然道)非卿言,朕幾怙過了。
    (待王珪趨出,即將侍姬放歸母家。)
    
    
707**時間: 地點:
    (唐太宗嘗令祖孝孫教宮女樂,偶不稱旨,為唐太宗所責。
    (王珪邀溫彥博入諫道)
王 珪:孝孫雅士,今乃令教宮人,更加譴責,毋乃非宜。
唐太宗:(怒道)卿等當竭忠事朕,奈何為孝孫作說客?
    (溫彥博免冠拜謝,王珪獨不拜,且復道)
王 珪:陛下以忠勖臣,今臣所言,便是忠直,難道心存私曲麼?
    (唐太宗默然不答。
    (王珪竟趨退,溫彥博亦去。)
    
    
708**時間: 地點:
    (次日,唐太宗臨朝,語房玄齡道)
唐太宗:從古帝王納諫,原是難事。朕昨責二卿,今已自悔,卿等勿為此不盡言!
    (既而用房玄齡、杜如晦為僕射,魏徵守秘書監,參預朝政。)
    
    
709**時間: 地點:
    (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唐太宗每與房玄齡謀事,必召杜如晦決定可否。
    (及杜如晦到來,往往請如房玄齡言。
    (二人同心輔國,謀定後行,又能引拔士類,常如不及,因此唐室賢相,必推房杜。)
    
    
710**時間: 地點:
    (魏徵直言敢諫,每事納忠,自貞觀元年至四年,唐室大治,歲斷死囚止二十九人,幾至刑措。斗米價只三錢,東至
    (海,南至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道旁。
    (史所謂海宇又安,中外恬謐,卻是話不虛傳,並非粉飾太平。
    (唐太宗復因民少吏多,定議裁並,分中國為十道,列表如後文:
    (關內道,領雍華同商岐邠隴涇原寧慶鄜坊丹延靈會鹽夏綏銀豐勝等州。
    (河南道,領洛汝陝虢鄭湄許潁陳豫汴宋亳徐泗濠鄆齊曹濮淄青萊棣兗海沂密等州。
    (河東道,領蒲晉絳汾隰並汾箕沁嵐石忻代朔蔚澤潞等州。
    (河北道,領懷魏博相衛貝邢洺桓冀深趙滄德易定幽瀛燕北燕檀營平等州。
    (山南道,領荊峽歸夔澧朗忠涪萬襄唐隨鄧均房郢復金梁洋利鳳興成扶文集壁巴蓬通開隆果渠等州。
    (隴右道,領秦渭河鄯蘭武洮岷廓疊宕涼瓜沙甘肅等州。
    (淮南道,領揚楚滁和壽廬舒光蘄黃安申等州。
    (江南道,領潤常蘇湖杭睦越衢婺括台福建泉宣歙池洪江鄂岳饒信虔吉袁撫潭衡永道郴邵黔辰夷思南等州。
    (劍南道,領益嘉眉卬簡資巂雅黎茂翼維鬆姚戎梓遂綿始合龍普渝陵榮滬等州。
    (嶺南道,領廣韶循潮康瀧端新封潘春羅南石高東合崖振邕南方簡潯欽尹象藤桂梧賀連昆靜樂南恭融容牢繡鬱越南義
    (交陸峰愛驩等州。
    (十道既定,分疆設守。
    (惟朔方尚為梁師都所據,未曾告平。
    (唐太宗乃遣右衛大將軍柴紹,往討梁師都,薛萬均兄弟為副。)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