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  至  第六五〇

641**時間: 地點:
內侍甲:(有內侍出阻道)聖上幸海池泛舟。
    (尉遲恭不待說完,便轉向海池跑去。)
    
    
642**時間: 地點:
    (尉遲恭既已謁見唐高祖,據實陳明,便即拱手立著。
    (過了片刻,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人,均隨內侍到來。
    (唐高祖已命攏舟泊岸,便問裴寂等道)
唐高祖:不圖今日竟見此事,後事將如何處置?
蕭 瑀:太子、齊王,自起義以來,未嘗預謀。反一立儲貳,一封王爵,又不聞有甚麼功德,徒然離間骨肉,肇禍蕭牆。惟秦
    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為陛下計,正當乘這事變,立為太子,委以軍國重務。陛下便可垂拱而治了。
唐高祖:(方轉驚為喜道)這本是朕的素願。
    (尉遲恭在旁,即乘機入奏道)
尉遲恭:陛下既願立秦王,現在外事尚未平靖,請速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節制。
唐高祖:(即顧宇文士及道)卿速去擬詔,待朕回朝發落。
    (宇文士及聞命即去。
    (唐高祖仍帶著妃嬪,乘輦入宮,尉遲恭及裴寂等,還至朝堂候旨。)
    
    
643**時間: 地點:
    (既而唐高祖臨朝,由宇文士及呈上草詔。
    (唐高祖即命士及出東上閤門,宣佈詔敕,安定眾心。
    (復遣黃門侍郎裴矩,赴東宮曉諭將士,一律罷歸。)
唐高祖:(隨即語尉遲恭道)卿去召秦王來!
    (尉遲恭似飛的去了。)
    
    
644**時間: 地點:
    (唐高祖仍復還宮,時為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日,看似閒筆,恰為承上起下,點醒眉目之文,萬不可少。
    (適當盛暑,唐高祖開襟納涼,忽見秦王李世民趨入,伏地請罪。)
唐高祖:(慰撫道)近日以來,種種懷疑,幾似曾母投杼,不能自解。今建成元吉,膽敢作亂,死有餘辜,不過事關骨肉,出
    此變端,可恨亦可悲呢。
    (秦王李世民仰首,見唐高祖露著兩乳,便用口吮他乳頭,眼眶中卻簌簌下淚,淋濕唐高祖胸前。
    (唐高祖也忍淚不住,秦王李世民益復大號。
    (父子正在對泣,那宇文士及及裴矩等,入宮復旨,當然勸慰一番。
    (秦王李世民乃告別出外,回入秦府。)
    
    
645**時間: 地點:
    (秦府中人復白秦王李世民道)
秦府甲:斬草不除根,終貽後患,建成元吉,各有子嗣數人,應一併捕誅,方可無虞。
    (秦王李世民也不禁止,一聽僚佐所為。
    (於是李建成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義﹔元吉子梁郡王李承業
    (、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統行捕到,一併處死,罪人不孥,況屬猶子,謂
    (非世民之忍,其誰信之?
    (秦府僚佐,尚欲搜捕東宮餘黨,列名計百餘人。
    (秦王李世民也不加禁。
    (還是尉遲恭,極力諫阻道)
尉遲恭:為罪只有二人,今已誅死,不宜再及支黨。若輾轉牽連,恐反激成禍亂,何以求安?
    (秦王李世民乃請旨大赦。)
    
    
646**時間: 地點:
    (唐高祖因頒發赦文,大致謂:凶逆大罪,止建成元吉二人,其餘黨羽,一無所問。
    (又詔立世民為皇太子,國家庶事,皆由皇太子處分。
    (自此詔一下,李世民雖未受禪,已不啻一嗣皇帝了。)
    
    
647**時間: 地點:
    (太子洗馬魏徵,曾勸太子李建成早除世民。
    (至是為太子李世民所知,即召魏徵入見。
    (魏徵長揖不拜,太子李世民益怒,遂呵責道)
李世民:汝何故離間我兄弟?
魏 徵:(坦然道)先太子若聽征言,何至今日受誅?從前管仲為子糾臣,曾射齊桓中鉤,人各為主,何必諱言?
    (太子李世民聽了,轉易怒為喜道)
李世民:公可謂抗直了。
    (太子李世民遂引為詹事主簿,又召還王珪、韋珽、杜淹,命王珪與魏徵同為諫議大夫。)
    
    
648**時間: 地點:
    (嗣太子李世民又查得廬江王李瑗,曾與李建成密通書牘,謀害李世民,乃令通事舍人崔敦禮,馳驛召瑗,令他入京
    (對薄。
    (崔敦禮至幽州,見廬江王李瑗時,只說是促令入朝,尚未明言對簿事。)
    
    
649**時間: 地點:
    (廬江王李瑗已自覺心虛,亟召將軍王君廓入商。
    (看官聽著,廬江王李瑗,係太祖孫,高祖從弟,例封王爵,曾與趙郡王李孝恭合討蕭銑,無功可述,移調洛州總管
    (,又因劉黑闥入犯,棄城西走。
    (唐高祖顧念本支,不忍加罪,改任李瑗為幽州都督,且恐他才不勝任,特令右領軍將軍王君廓輔行。
    (王君廓前本為盜,悍勇絕倫,降唐後積有戰功,李瑗欲倚為心腹,許與結婚,聯成親屬,每有所謀,輒為商議,所
    (以奉召入朝,亦邀他入決行止。
    (哪知王君廓卻自有肺腸,偏視李瑗為奇貨,欲借他一個頭顱,討好新太子,圖些後來的功業。當下眉頭一皺,計上
    (心來,便語李瑗道)
王君廓:事變未可逆料,大王為國家懿親,受命守邊,擁兵十萬,難道一介使來,便從他入京麼?況太子齊王,為皇上親子,
    尚受巨禍,大王入京,恐未必能自保。
    (說著,即佯作涕泣狀。)
李 瑗:(瑗奮然道)公誠愛我,我計決了。
    
    
650**時間: 地點:
    (廬江王李瑗遂拘禁崔敦禮,徵兵發難,並召北燕州刺史王詵,參謀軍事。
    (兵曹參軍王利涉進言道)
王利涉:王今未奉詔敕,擅發大兵,明明是造反了。若諸刺史不遵王令,王將如何起事?
    (廬江王李瑗聞言,又不禁憂懼起來,便搓手道)
李 瑗:這﹍這且奈何?
王利涉:山東豪傑,嘗為竇建德所用,今皆失職為民,不無怨望,大王若發使馳語,許他悉復舊職,他必願效馳驅,然後遣王
    詵外連突厥,由太原南趨蒲絳,大王自整兵入關,兩下合勢,不過旬月,可得中原了。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