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一一 至 第一〇二〇

1011**時間: 地點:
    (李繼岌到了渭河。
    (西都留守張籛,折斷浮橋,不令東渡。
    (李繼岌乃只好沿河東趨。)
    
    
1012**時間: 地點:
    (途中,李繼岌隨兵陸續奔散,李從襲又語李繼岌道)
李從襲:大事已去,福不可再,請王早自為計。
    (李繼岌彷徨泣下,徐語李環道)
李繼岌:我已道盡途窮,汝可殺我。
李 環:(遲疑多時,乃語李繼岌乳母道)我不忍見王死,王若無路求生,當臥榻踣面,方可下手。
    (乳母泣白李繼岌,李繼岌面榻偃臥。
    (李環遂取帛套頸,把他縊死。)
    
    
1013**時間: 地點:
    (李從襲自往華州,也為都監李衝所殺。
    (任圜後至,收集餘眾,得二萬人還洛。
    (李嗣源命石敬瑭慰撫,軍士皆無異言,各退還原營。
    (百官因李繼岌已死,仍累表勸進。
    (李嗣源始有動意,大行賞罰,先責租庸使孔謙奸佞苛刻,將他處斬,廢去租庸使名目,悉除苛
    (政。
    (又罷諸道監軍使,歷數宦官劣跡,令所在地一概加誅。)
    
    
1014**時間: 地點:
    (李紹真總決樞機,擅收李紹欽、李紹衝下獄。)
安重誨:(語李紹真道)溫、段罪惡,皆在梁朝,今監國新平內亂,冀安萬國,豈專為公復仇麼?
    (李紹真意沮,乃稟明監國,復兩人姓名為段凝、溫韜,放歸田裡。)
    (召孔循為樞密使。)
    
    
1015**時間: 地點:
    (孔循與李紹真,皆入白監國,請改建國號。)
李嗣源:我年十三事獻祖,即李國昌,見十四回。獻祖因我關宗屬,視我猶子,又事太祖、指克用,亦見
    十四回。先帝垂五十年,經營攻戰,未嘗不預。太祖基業,就是我的基業,先帝天下,就是我的
    天下,那有同家異國的道理?當令執政更議!
    (禮部尚書李琪,承旨入對道)
李 琪:若改國號,是先帝成為路人,梓宮何所依托?不但殿下不忘三世舊君,就是我輩人臣,問心也自
    覺不安!前代以旁支入繼,不一而足,請用嗣子柩前即位禮,才算得情義兩全了。
    (李嗣源稱善,群議乃定。)
    
    
1016**時間: 地點:
    (過了兩日,李嗣源自興聖宮轉赴西宮,自服斬衰,至柩前即位,百官俱服縞素。
    (既而御袞冕受冊,百官皆改著吉服,行朝賀禮,頒詔大赦。
    (即改同光四年為天成元年,酌留後宮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鷹坊二十人,御廚五十人
    (,自餘任從他適。
    (中外毋得獻鷹犬奇玩,諸司有名無實,一體裁革。
    (分遣諸軍就食近畿,減省饋運,除夏秋稅省耗,各道四節供奉,不得苛斂百姓,刺史以下,不
    (得貢奉。
    (封賞百官,進任圜同平章事,復李紹真、李紹虔、李紹英等姓名,仍為霍彥威、房知溫、杜晏
    (球。
    (晏球又自稱為王氏子,仍複姓王。
    (又有河陽節度使夏魯奇,洺州刺史米君立,本由唐主李存勗,賜姓名為車紹奇、李紹能,至是
    (俱復原姓名。
    (聽郭崇韜歸葬,賜還朱友謙官爵,安葬先帝李存勗於雍陵,廟號莊宗。)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
    
    
1017**時間: 地點:
    (卻說後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以後,更張庶政,改易百官。
    (宰相任圜盡心佐治,朝綱漸振,軍民各飽食無憂。
    (鄴都守將趙在禮,卻請後唐明宗轉幸鄴都。
    (後唐明宗頗以為疑,徙趙在禮為義成節度使。
    (趙在禮不肯離鄴,但表稱軍情未協,乃改拜鄴都留守興唐尹。)
    
    
1018**時間: 地點:
    (尚有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本是個弒君首惡,後唐明宗入都,並未過問,仍復舊職。
    (既而出調為景州刺史,後唐明宗乃遣使加誅,並令夷族。)
    
    
1019**時間: 地點:
    (後唐明宗自不知書,四方奏事,統令安重誨旁讀。
    (安重誨亦不能盡通,因奏請選用文士,上供應對。
    (後唐明宗乃命翰林學士馮道、趙鳳,俱充端明殿學士。
    (端明學士的職位,向無此官,至是創設。)
    
    
1020**時間: 地點:
    (後唐明宗因侍讀得人,使安重誨兼領山南東道節度使。
    (安重誨奏言襄陽重地,不可乏帥,未便兼領,因此表辭。
    (後唐明宗始收回成命。
    (但安重誨自恃功高,未免挾權專恣,盈廷大臣,又要從此側目了。)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