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一 至 第五八三〇
5821**時間: 地點:
(王莽及至退出,復令詞臣制成一篇祝文,情願以身代帝,立赴泰畤禱告。
(再將祝文藏置金縢,故意囑語群臣,不得多言。
(群臣以為金縢藏策,是周公故事,周公為了武王有病,願甘代死,今安漢公也是如此,真是周
(公重生。)
5822**時間: 地點:
(漢平帝一條性命,已被王莽斷送,腹痛數日,竟致告崩。
(名目上是在位五年,活得一十四歲。)
5823**時間: 地點:
(王莽入臨帝喪,偽作悲號,一面令殮用元服,尊諡為孝平皇帝,奉葬康陵,命官吏喪服三年。
()
5824**時間: 地點:
(太皇太后王氏因平帝無嗣,特召群臣會議立儲。
(時漢元帝支裔已絕,只有漢宣帝曾孫五人為王,淮陽王縯,中山王成都,楚王紆,信都王景,
(東平王開明。
(及列侯四十八人。
(群臣擬就五王列侯中,推立一人,獨王莽厲聲道)
王 莽:五王列侯,統系大行皇帝兄弟,不能相繼為後,應就宣帝玄孫中選立。
(群臣聞言,都不敢出聲。
(惟漢宣帝玄孫二十三人,王莽獨尋出一個最幼的玄孫,名叫作嬰,父為廣戚侯顯,乃是楚王囂
(曾孫,年僅二歲。
(托言卜相俱吉,應立為嗣。
(群臣怎敢抗議?
(全體贊成。)
5825**時間: 地點:
(先是泉陵侯劉慶上言,謂宜令安漢公攝政,如周公相成王故事,議尚未行)。
5826**時間: 地點:
(此時又由前輝光謝囂奏稱,武功縣長孟通,濬井得白石,上有丹書,文云:
(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前輝光就是長安,莽曾改定官名。
(及十二州郡縣界畫,分長安為前輝光後承烈二郡。
(謝囂由莽薦舉,又在都中,因即揣摩迎合,捏造符命。)
5827**時間: 地點:
(王莽亟令王舜轉白太皇太后王氏,太皇太后王氏作色道)
王 氏:這是欺人妄語,不宜施行!
王 舜:事已至此,無可奈何。
(太皇太后王氏不得已下詔道:
( 蓋聞天生眾民,不能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
(君年幼稚,必有寄托而居攝焉,然後能奉天施而成地化。
(朕以孝平皇帝幼年,且統國政,幾加元服,委政而屬之。
(今短命而崩,嗚呼哀哉!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玄孫嬰,入嗣孝平皇帝之後,玄孫年在襁褓,不
(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安漢公莽,輔政三世,制禮作樂,與周公異世同符。
(今前輝光囂上言丹石之瑞,朕深思厥意,云為皇帝者,乃攝行皇帝之事也。
(其令安漢公居攝踐阼,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名日漢光邑。
(所有居攝禮儀,令有司具奏以聞。
(群臣接奉詔書,酌定禮儀,安漢公當服天子袞冕,負扆踐阼,南面受朝,出入用警蹕,皆如天
(子制度。
(祭祀贊禮,應稱假皇帝。
(臣民稱為攝皇帝,自稱臣妾。
(安漢公自稱曰予。
(若朝見太皇太后、皇帝、皇后,仍自稱臣。)
5828**時間: 地點:
(轉眼間已是正月,便改號為居攝元年。
(王莽戴著冕旒,穿著袞衣,坐著鑾駕,前呼後擁。)
5829**時間: 地點:
(王莽到了南郊,躬祀上帝,祀畢至東郊迎春。)
5830**時間: 地點:
(王莽又赴明堂行大射禮,親養三老五更。
(五更亦老人能知五行更代之事,周制嘗設三老五更,故王莽特仿行。
(然後返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