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一 至 第五六五〇
5641**時間: 地點:
(王閎卻不肯中止,復上書極諫道:
( 臣聞王者立三公,法三光,居之者當得賢人。
(《易》曰:鼎折足,復公餗。
(喻三公非其人也。
(昔孝文皇帝幸鄧通,不過中大夫;武皇帝幸韓嫣,賞賜而已,皆不在大位。
(今大司馬衛將軍董賢,無功於漢朝,又無肺腑之連,復無名跡高行以矯世,升擢數年,列備鼎
(足,典衛禁兵,無功封爵,父子兄弟,橫蒙拔擢,賞賜空竭帑藏,萬民喧嘩不絕,誠不當天心
(也。
(昔褒神鼋變化為人,實生褒姒,亂周國,故臣恐陛下有過失之譏,賢有小人不知進退之禍,非
(所以垂法後世也。
(漢哀帝覽書,也覺不歡,但因王閎為太皇太后王氏從子,不得不格外含容。)
5642**時間: 地點:
(匈奴單于囊知牙斯,及烏孫大昆彌伊秩靡入朝。)
5643**時間: 地點:
(囊知牙斯乃是復株累若熅單于少弟,復株累若熅早死,傳弟且麋胥。)
5644**時間: 地點:
(且麋胥又傳弟且莫車。
(且莫車再傳弟囊知牙斯,號為烏珠留若熅單于。
(國勢濅衰,因此歷代事漢,來朝漢哀帝。)
5645**時間: 地點:
(囊知牙斯、烏孫大昆彌參見已畢,由漢哀帝傳旨賜宴,廷臣統在旁侍飲。)
5646**時間: 地點:
(烏孫大昆彌,當然在座,專顧飲酒,不暇張望。
(囊知牙斯年少好奇,左右顧盼,驀見廷臣中有一青年,唇紅齒白,秀麗過人,坐位卻在上面,
(居然首冠百僚。
(心中不禁詫異,遂向譯員指問道)
囊知斯:這位大員姓甚名誰?
(譯員尚未及答,已為漢哀帝所見。
(漢哀帝詢及原因,便命譯員答說道)
譯 員:這就是大司馬董賢,年方逾冠,才德兼全,卻是我朝的大賢。
(董賢既是大賢,漢哀帝何不特賜雙名!
(囊知牙斯曉得甚麼董賢品行,一聞此語,便出席起賀,拜稱漢得賢臣,漢哀帝很是心歡。
(待至宴罷,賞賜囊知牙斯,比烏孫王還要加厚,兩番主謝恩回國。)
5647**時間: 地點:
(董賢已任大司馬,比不得前此在宮,朝夕留侍,所以公事一了,回家休息。
(不防到了門首,一聲怪響,門竟坍倒。
(董賢嚇了一跳,自思門第新築,結構甚堅,且是妻父將作大匠監工,何至遽朽?
(董賢再令左右檢驗土木,原是牢固得很,不知何故倒壞?心甚不安。)
5648**時間: 地點:
(次日有詔頒出,乃是修復三公職銜,董賢為大司馬如故。
(改稱丞相為大司徒,即令孔光任職。
(遷御史大夫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
(這詔與董賢毫不關礙,董賢當然無虞。)
5649**時間: 地點:
(又過了一二旬,仍無變動情事,董賢把那大門倒壞的怪事,也淡淡忘卻了。
(內報傳來,漢哀帝寢疾不起。)
5650**時間: 地點:
(急得董賢神色慌張,立刻入宮省視。
(只見漢哀帝臥在牀上,委頓異常,一時也不好細問,只得約略請安。
(漢哀帝不願多言,含糊答了數語,惟口中呻吟不絕。
(董賢也覺不佳,但思漢哀帝年未及壯,當不致一病即崩,自己寬慰自己,就在宮中留侍數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