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一 至 第一二七〇

1261**時間: 地點: 
    (原來張良佐漢成功,志願已足,遂學導引吐納諸術,不甚食谷,並且杜門不出,謝絕交遊。)
    
張 良:(嘗自語道)我家累世相韓,韓為秦滅,故不惜重金,替韓復仇。今暴秦已亡,漢室崛興,我但
    靠著三寸舌,為帝王師,自問也應知足,願從此不問世事,得從赤鬆子游,方足了我一生!
    (話雖如此,漢高祖怎肯聽他謝職?不過許令休養,有事仍要入朝。)
    
    
1262**時間: 地點:
    (此時為了都城問題,便即遣人宣召。
    (張良不便怠慢,只好應命入見。
    (漢高祖遂將婁敬所陳,及群臣議論,具述一遍,命張良折中裁決。)
張 良:洛陽雖有險阻,但中區狹小,不過數百里平原,田地又甚瘠薄,四面受敵,究非用武的地方。若
    關中左有崤函,右有隴蜀,三面據險,一面東臨諸侯,諸侯安定,可由河渭運漕,西給京師;諸
    侯有變,順流而下,征發不煩,運輸亦便,昔人所謂金城千里,誠非虛言!婁敬所說,不為無見
    ,請陛下決議施行。
漢高祖:子房以為可行,朕就依議便了。
    (當下擇日移都,命有司整備行裝,不得遲延。
    (百官雖然不願,也只得遵旨辦理。)
    
    
1263**時間: 地點: 
    (忙碌了好幾天,期限已屆,即排齊儀仗,擺好法駕,請漢高祖登程。
    (漢高祖奉著劉太公及後妃太子盈等出宮就輦,向西進發,文武百官,統皆隨行。)
    
    
1264**時間: 地點: 
    (好容易到了櫟陽,丞相蕭何,當然接駕。
    (漢高祖與談遷都事宜,蕭何)
蕭 何:秦關雄固,形勢最佳,惟自項羽入關以後,咸陽宮統被毀去,就使剩下幾間屋宇,也是殘缺不完
    ,陛下只好暫住櫟陽,俟臣往修宮室,從速竣工,方好遷居呢。
    (漢高祖乃就櫟陽住下,使蕭何西入咸陽,監修宮闕,蕭何領命自去。)
    
    
1265**時間: 地點: 
    (忽有一個警報,從北方傳到,乃是燕王臧荼,公然造起反來。)
漢高祖:(大怒道)臧荼本無大功,我因他見機投降,仍使王燕,他不知感恩,反敢叛我。我當親征便了
    !
    (於是部署人馬,剋日備齊。)
    
    
1266**時間: 地點: 
    (漢高祖人馬星夜趲程,突入燕境。
    (臧荼方議出兵,不料漢軍已至,且由漢高祖督兵親來,正是迅雷不及掩耳,急得腳忙手亂,魄
    (散魂馳。
    (燕地居民,又皆厭亂思治,不服臧荼,臧荼沒法,只得冒險一戰,脅同部兵,出了薊城,迎敵
    (漢軍。
    (兩下裡戰不數合,燕兵已皆潰散,臧荼也只好逃回。
    (漢高祖麾兵大進,把薊城四面圍住。)
    
    
1267**時間: 地點: 
    (城中兵民懈體,勉強支持了三五天,即被漢兵攻入。
    (臧荼不及逃走,竟為所擒,惟荼子臧衍,開了北門,微服走脫,投奔匈奴去了。
    (漢高祖既得擒住臧荼,把他梟了首級,懸示燕民,燕民自然降順,燕地遂平。
    (漢高祖因欲另立燕王,詔命將相列侯,公選一人,暗中卻密囑心腹遍告大眾,叫他保薦太尉盧
    (綰。
    (盧綰與漢高祖同裡,向屬世交,又與漢高祖同日誕生,少同學,長同游,很見親愛。
    (漢高祖起兵,盧綰即相從,後來受官太尉,出入漢高祖臥室,不必避嫌,一切衣食賞賜,格外
    (從優,就是蕭何曹參等人,都不能及。
    (但盧綰才不過平庸,連歲從軍,也沒有多少功績,只與劉賈往攻江陵,總算把共尉擒回,稍著
    (戰功。
    (漢高祖出討臧荼,盧綰亦隨著,有了兩番微勞,漢高祖遂欲假公濟私,想將盧綰抬舉上去,封
    (他為王。
    (惟表面上不得不令大眾推舉,暗地裡卻又不得不代為疏通,方好玉成此事。
    (大眾明知盧綰不配封王,無如主上偏愛盧綰,樂得將順了事,遂一齊復旨,只說太尉盧綰,隨
    (從征戰,所向有功,應請立為燕王。
    (漢高祖遂留盧綰守燕,加了燕王的封冊,自率大兵西歸。)
    
    
1268**時間: 地點: 
    (誰知一波才平,一波又起,降將潁川侯利幾,又復逆命。
    (因復移師東征,直抵潁川,利幾本是楚臣,為陳縣令,項王敗亡,乃舉城降漢,受封潁川侯。
     
    (潁川系一座小城,如何擋得住大兵?也是利幾命運該絕,忽生叛志,遂致漢兵一到,城即陷落
    (。
    (好好一個吃飯傢伙,隨著刀鋒,向地上滾了一轉,寂靜無聲了。)
    
    
1269**時間: 地點:
    (未幾已是漢朝第六年,漢高祖還至洛陽,元旦受賀,宴集群臣,不勞細表。
    (閒暇無事,想起項氏遺臣,尚有一個鍾離昧,至今未獲,卻是可憂。
    (乃復申令通緝,務獲到案。)
    
    
1270**時間: 地點:
    (未幾有人通風報信,謂鍾離昧避居下邳,由楚王韓信收留。
    (漢高祖聞言,不覺失色,他本恐韓信為亂,屢次加防,此次又添了一個鍾離昧,居信幕下,怎
    (得不驚,乃亟派使齎詔曉諭韓信,令拿送鍾離昧入都。
    (昧與信同為楚人,素來相識,此時窮蹙無歸,確是投依韓信。
    (韓信顧念舊情,權令居住,及接到漢高祖詔書,仍不忍將昧獻出,只托言昧未到此,當飭吏查
    (緝云云。
    (使臣如言返報,漢高祖似信未信,總難放懷,因此潛派乾吏,馳向下邳附近,探察虛實。)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