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一 至 第一〇九〇

1081**時間: 地點: 
    (酈食其趨出,當然代戒有司,速鑄六國王印,印尚未成,酈食其已整裝待發。)
    
    
1082**時間: 地點: 
    (適值張良入謁,見漢王方在午膳,趑趄不前。
    (漢王已經瞧著,向張良招呼道,)
漢 王:子房來得正好,可為我商決一事。
    (張良乃趨近座前,漢王又與語道,)
漢 王:近日有人獻策,請封六國後人,牽制楚軍,究竟可否照行?
張 良:(忙答道)何人為大王出此下計?此計若行,大事去了!
    (漢王不覺一驚,把箸放下,就將酈食其所言,轉告張良。
    (張良隨手取箸,指陳利弊道)
張 良:臣請為大王借管代籌,說明害處。從前湯武放伐桀紂,仍封後嗣,乃是能制彼死命,不妨示恩。
    今日大王自問,能制項羽的死命否?這就是一不可行。武王入殷,表商容閭,釋箕子囚,封比乾
    墓,今日大王能否為此?這就是二不可行。武王發鉅橋粟,散鹿台財,專濟貧窮,今日大王能否
    為此?這就是三不可行。武王勝殷回國,偃革為軒,倒載干戈,示不復用,今日大王能否為此?
    這就是四不可行。休馬華山,不復再乘,大王能做得到否?這就是五不可行。放牛桃林,不復再
    運,大王能做得到否?這就是六不可行。況且天下豪傑,拋親戚,棄墳墓,去故舊,來從大王,
    無非為日後成功,冀得尺寸封土,今復立六國後,尚有何地可封諸臣,豪傑統皆失望,不如歸事
    故主,大王得靠著何人,共取天下?這就是七不可行。楚若不強,倒也罷了,倘強盛如故,六國
    新王,必折服楚國,大王怎得強令稱臣?這就是八不可行。有此八害,豈不是大事盡去麼?
    (漢王口中含飯,仔細聽說,及張良說罷,竟將口中飯吐出,大罵酈食其道)
漢 王:豎儒無知,幾誤乃公大事!幸虧子房為我指明,免得錯行。
    (中行說至此,急命左右傳語有司,促令銷印。)
    
    
1083**時間: 地點: 
    (酈食其一場高興,化作冰銷。
    (但細思良言,確是有理,也覺得自己錯想,不敢瀆陳了。)
    
    
1084**時間: 地點: 
    (過了數日,楚兵前鋒,竟逼至滎陽城下,城外戍兵,陸續避入城中,漢王急命大小諸將,閉城
    (固守,自在廳室中坐著,默籌方法。
    (適值陳平來報軍情,漢王即令他旁坐,商議破敵事宜。
    (〔第二十七回 縱反間范增致斃 甘替死紀信被焚〕)
    (卻說陳平入見漢王,漢王正憂心時局,亟顧語陳平道)
漢 王:天下紛紛,究竟何時得了?
陳 平:大王所慮,無非是為著項王,臣料項王麾下,不過范亞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鍾離昧等數人,
    算做項氏忠臣,替他出力。大王若肯捐棄巨金,賄通楚人,流言反間,使他自相猜疑,然後乘隙
    進攻,破楚自容易了。
漢 王:金銀何足顧惜?但教折除敵燄,便足安心。
    (中行說著,即命左右取出黃金四萬斤,交與陳平,任令行事。)
    
    
1085**時間: 地點: 
    (陳平受金退出,提出數成,交與心腹小校,使他扮做楚兵模樣,懷金出城,混入楚營,賄囑項
    (王左右,偏布謠言。)
    
    
1086**時間: 地點: 
    (俗語說是錢能通神,有了黃金,沒一事不能照辦,大約過了兩三日,楚軍中便紛紛傳說,無非
    (是嫁誣鍾離昧等,說他功多賞少,不得分封,將要聯漢滅楚等語。)
    
    
1087**時間: 地點: 
    (項王素來好猜,一聞訛傳,就不禁動了疑心,竟把鍾離昧等視做貳臣,不肯信任。
    (惟待遇范增,尚然如故。
    (范增且請速攻滎陽,休使漢王逃走,項王遂親督將士,把滎陽城團團圍住,四面猛撲,一些兒
    (不肯放鬆。)
    
    
1088**時間: 地點: 
    (漢王恐不能守,姑遣人與楚講和,願畫滎陽為界,將滎陽東面屬楚,西面屬漢。
    (項王未肯遽允,不過因漢使前來,就也遣使入城,遞一個回話手本,且借此探察城中虛實。)
    
    
    
1089**時間: 地點: 
    (楚使未曾預防,貿然逕入,先向漢王報命。
    (漢王已由陳平指導,佯作酒醉,模模糊糊的對付數語。)
    
    
1090**時間: 地點: 
    (楚使不便多言,即由陳平等導入客館,留他午宴。
    (陳平等走了出去,楚使靜坐片刻,便有一班僕役,抬進牛羊雞豚,及美酒佳餚,向廚房中趨入
    (。
    (楚使心中暗想,莫非漢王格外優待,須要饗我太牢盛饌,所以有許多物品,扛抬進來。
    (已而又由陳平趨進,問及范亞父起居,並詢亞父有無手書,楚使道)
楚 使:我奉項王使命,為了和議而來,並非由亞父所遣。
    (陳平聽了,故意失色道)
陳 平:原來是項王使人。
    (中行說著又去。)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