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 至 第五六〇
551**時間: 地點:
(泗川監平,及泗川守北,出戰敗績,逃往薛地,又被沛公軍追擊,轉走戚縣。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從後趕去,殺死泗川守,只泗川監落荒竄去,不知下落。
(沛公既得報怨,乃還軍亢父。)
552**時間: 地點:
(不意魏相周市,遣人至豐,招誘雍齒,啖以侯封。
(雍齒素與沛公不恊,竟背了沛公,舉豐降魏。)
553**時間: 地點:
(沛公聞報,急引兵還攻雍齒。
(偏雍齒築壘固守,屢攻不下。
(豐鄉為沛公故里,父老子弟,本已相率畏服,不生貳心,乃被雍齒脅迫,反抗沛公,沛公如何
(不憤!
(自思頓兵非計,不如另借大兵,再來決鬥,乃撤兵北向,擬至秦嘉處乞師。)
554**時間: 地點:
(道出下邳,巧與張良相遇。
(張良伏處有年,聞得四方兵起,也欲乘勢出頭,特糾集同志百餘人,擬往從楚王景駒。
(會見沛公過境,因乘便求見。
(沛公與語一切兵機,張良應對如流,大得沛公賞識,授為廄將。
(最奇怪的是張良所言,無人稱賞,獨沛公一一體會,語語投機。)
張 良:(歎息道)沛公智識,定由天授,否則我所進說,統是太公兵法,別人不曉,為何沛公獨能神悟
呢?
(嗣是張良遂隨著沛公,不復他去。)
555**時間: 地點:
(會秦嘉為項梁所殺,景駒走死。
(沛公乃竟造項梁營門,乞師攻豐。
(既得項軍相助,便亟返豐鄉,再攻雍齒。
(雍齒保守不住,出投魏國去了。)
556**時間: 地點:
(沛公逐去雍齒,馳入豐鄉,傳集父老子弟,訓責一番。
(大眾統皆謝過,乃不復與較,但改豐鄉為縣邑,築城設堡,留兵扼守,再向薛城告捷,送還項
(軍。)
557**時間: 地點:
(旋接項梁來書,特邀沛公至薛商議另立楚王。
(沛公方感他厚惠,當然應召,帶同張良等趨至薛城。)
558**時間: 地點:
(適值項羽戰勝班師,因得與羽相見,詢明戰狀,乃是項羽拔襄城,盡坑敵兵,方才告歸。
(惺惺惜惺惺,兩人一見如故,聯成為萍水交。
(劉邦項羽相交自此始。)
559**時間: 地點:
(過了一宵,項氏屬將,一齊趨集。
(當由項梁升帳議事,顧語大眾道)
項 梁:我聞陳王確已身死,楚國不可無主,究應推立何人?
(大眾聽了,一時也不便發言,只好仍請項梁定奪。
(有幾個乘機獻媚的將吏,竟要項梁自為楚王。
(項梁方欲承認下去,忽帳外有人入報,說是居鄛人范增,前來求見。
(〔鄛一作巢,即今巢縣〕。
(項梁即傳令入帳。)
560**時間: 地點:
(少頃見一個老頭兒范增,傴僂進來,趨至座前,對項梁行禮。
(項梁亦拱手作答,延坐一旁,並溫顏與語)
項 梁:老先生遠來,必有見教,願乞明示!
范 增:增年已老朽,不足談天下事,但聞將軍禮賢下士,捨己從人,所以特來見駕,敬獻芻言。
項 梁:陳王已逝,新王未立,現正籌議此事,尚無定論,老成人想有高見,幸即直談!
范 增:僕正為此事前來,試想陳勝本非望族,又乏大才,驟欲據地稱王,談何容易!此次敗亡,原不足
惜。自從暴秦併吞六國,楚最無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哀思至今。僕聞楚隱士南公,深通術數
,嘗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照此看來,三戶尚足亡秦,今陳勝首先起事,不知求立楚後,妄自
稱尊,怎得不敗!怎得不亡!將軍起自江東,渡江前來,故楚豪傑,爭相趨附,無非因將軍世為
楚將,必立楚後,所以竭誠求效,同復楚國。將軍誠能俯順輿情,扶植楚裔,天下都聞風慕義,
投集尊前,關中便一舉可下了。
項 梁:(喜道)我意也是如此,今得老先生高論,更無疑義,便當照行。
(范增聞言稱謝,項梁又留與共事,范增亦不辭。
(此時范增年已七十,他本家居不仕,好為人設法排難,謀無不中。
(既居項梁幕下,當然做了一個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