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一 至 第四四〇〇

4391**時間: 地點:
    (慈禧太后回宮,飛飭步軍統領,逮捕維新黨人。
    (當時拿住楊深秀、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等六人,下刑部獄中
    (,一面密議廢立事件。
    (王大臣等都不敢決議,慈禧太后究屬聰明,暗想驟然廢立,恐惹起中外干涉,
    (乃即以帝名降諭道:
    (  現在國事艱難,庶務待理,朕勤勞宵旰,日綜萬機,兢業之餘,時虞叢脞
    (。恭溯同治年間以來,慈禧端佑康頤昭穆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兩次垂簾
    (聽政,辦理朝政,弘濟時艱,無不盡美盡善。因念宗社為重,再三吁懇慈恩訓
    (政,仰蒙俯如所請,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辦事,本月初八日,
    (朕率諸王大臣,在勤政殿行禮,一切應行禮儀,著各該衙門敬謹預備!欽此。
    (這諭下後,眼見得光緒皇上,與廢立無異了。)
    
    
4392**時間: 地點:
    (只是維新黨首康有為未曾拿獲,慈禧太后哪裡肯饒恕他?再飭步軍統領,挨戶
    (搜查,務期拿獲嚴辦。
    (十日大索,仍無影響。)
    
    
4393**時間: 地點:
    (時康已乘輪赴滬,全然不知京內消息,輪船上又毫無風聲,自己更不便探聽,
    (只好悶坐房艙中,消磨時日。)
    
    
4394**時間: 地點:
    (過了三四天,輪船已到吳淞口,有為正開窗瞭望,但見有小火輪一艘,迎面而
    (來。
    (小輪上站著西人,喝令大輪停止,他即駛近大輪,一躍而上。
    (手中持有照相片一紙,向艙內四處尋人,尋到康有為,將照片對證。
    (形容畢肖,便將他一把扯住。
    (康有為未免著忙,隨問何事?
    (這個西人已通華語,便道)
西人甲:你在京中闖什麼禍,由上海道嚴密捉拿。
    (康有為頗諳西國法律,便說)
康有為:奉旨來辦官報局,出京時,並沒有這般消息,現在不知何故被逮。想因康某倡行
    新政,被舊黨挾嫌的緣故。
西人甲:你便是維新黨首康先生麼?據你說來,也不過是政治犯,西國律例上不便引渡,
    你且放心,快隨我前去!
    (康有為不便多說,即隨著西人,換坐小輪。)
    
    
4395**時間: 地點:
    (吳淞口本是西人範圍,哪個敢來過問?
    (康有為一走,大輪自然放汽進口,到了碼頭,見滬兵已布列岸上,遇客登岸,
    (加意偵察。
    (誰知這位康先生,早隨西人到關上,改坐英國威海司軍艦,直赴香港去了。)
    
    
4396**時間: 地點:
    (還有梁啟超聞風尚早,逃出塘沽,逕投日本兵船,由日本救護,直往日本,至
    (橫濱上岸,借宿旅館,專探康先生下落。)
    
    
4397**時間: 地點:
    (歇了好幾天,康有為自香港到來,師弟重逢,好如隔世,談起諸同志被拿,不
    (勝歎息,淚下沾襟。
    (從此師弟兩人,逋亡在外,遊歷各地,組織報館,倒也行動自由,言論無忌。
    (直到宣統三年,革命軍起,方才歸國,這是後話。)
    
    
4398**時間: 地點:
    (且說八月八日,清廷大集朝臣,請出這位威靈顯赫的皇太后三次臨朝。
    (光緒帝也暫出瀛台,入勤政殿,向太后行三跪九叩禮,懇請太后訓政。
    (慈禧太后俯允,仍命遵昔時訓政故例。
    (退朝後,光緒帝仍返瀛台。)
    
    
4399**時間: 地點:
    (嗣後雖日日臨朝,光緒帝卻是不准發言,簡直同木偶一般。
    (這班頑固老朽的守舊黨,統是欣欣得意,喜出望外。)
    
    
4400**時間: 地點:
    (慈禧太后又借了帝名,屢次下諭,托言朕躬有恙,令各省徵求名醫。
    (當有幾個著名醫生,應徵入都。
    (診治後,居然有醫方脈案,登錄官報。
    (實在光緒帝並沒有病,不過悲苦狀況,比生病還要厲害。
    (醫生視病時,又由太后監視,拜跪禮節,繁重得很,已弄得頭昏腦暈,還有甚
    (麼診視心思?
    (況醫生視病,不外望聞問切四字,到了這處,四字都用不著。
    (臨診時不好仰視,第一個望字,是抹掉了。
    (屏氣不息,係臣子古禮,醫官何得故違?第二個聞字,又成沒用。
    (醫官不能問皇帝病,只由旁人代述,第三個問字,也可除去。
    (名為切脈,實是用手虛按,不敢略重,寸關尺尚不可辨,何況臟腑內的病症?
    (第四個切字,有什麼用處?
    (諸名醫視病後,未免得了賄賂,探出帝病形狀,遂模模糊糊的寫了脈案,開了
    (醫方,把無關痛癢的藥味,寫了幾種,上呈軍機處轉奏帝前,也不知光緒帝曾
    (否照服,這也不在話下。
    (只是海內的輿論,儒生的清議,已不免攻擊政府,隱為光緒帝呼冤。
    (有幾個膽大的,更上書達部,直問御疾。
    (一手不能掩天下目,奈何?)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