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一 至 第四三五〇
4341**時間: 地點:
(自此以後,中國腐敗的情狀,統已揭露,朝野排外的氣燄,索然俱盡,且漸漸
(變成媚外風氣。
(外國僑民,勢力益張,華民與有交涉,不論曲直,官府總是袒護洋人。)
4342**時間: 地點:
(且說光緒帝親政,已是數年,這數年內喪師失地,一言難盡。
(光緒帝很是不樂,默念衰弱至此,非亟思變法不可。
(只朝臣多是守舊,一般頑固的官員,恐怕朝廷變法,必要另換一種人物,自己
(祿位不能保住,因此百計營謀,私賄李蓮英,托他在太后前極力轉圜,不可令
(皇上變法。
(慈禧太后因中日一役,多是皇帝主張,未經慈命,輕開戰釁,弄得六旬萬壽的
(盛典,半途打消,未免生恨;又經寵監李蓮英,從旁攛掇,遂與皇帝暗生嫌隙
(。
(只是外有恭親王奕訢,再出為軍機大臣領袖,老成穩練,內有慈禧後妹子醇王
(福晉,係光緒帝生母,至親骨肉,密為調停,所以宮闈裡面,還沒有意外變動
(。)
4343**時間: 地點:
(光緒二十四年二月,恭親王奕訢得了心肺病,逐日加重。
(慈禧太后率光緒帝視疾,前後三次,又命御醫診治,統是沒效。)
4344**時間: 地點:
(四月初旬,恭親王奕訢病歿邸中,遺折是規勸皇上應澄清仕途,整練陸軍;又
(言一切大政,須遵太后意旨,方可舉行。
(恭親王奕訢雖亦阿附太后,然心地尚稱明白,遺折勸光緒帝遵奉慈命,亦是地
(位使然。
(慈禧太后特降懿旨,臨邸奠輟,賜諡曰忠,入祀賢良祠,即令恭王孫溥偉承襲
(親王。
(光緒帝亦隨附一諭,命臣下當效法恭王竭盡忠悃。)
4345**時間: 地點:
(但天下事福不雙行,禍不單至,醇王福晉又生成一不起的病症,纏綿牀褥,服
(藥無靈,竟爾溘逝。
(慈禧太后未免傷心,光緒帝尤為悲慟,外失賢輔,內喪慈母,從此光緒帝勢成
(孤立,內外沒有關切的親人。
(當時軍機處重要人材,一個是禮親王世鐸,一個是刑部尚書剛毅,一個是禮部
(尚書廖壽豐,一個是戶部尚書翁同龢。
(這四個軍機大臣內,剛毅最是頑固,翁同龢要算維新。)
4346**時間: 地點:
(剛毅在刑部時,與諸司員閒談,稱臯陶為舜王爺,駕前刑部尚書臯大夫,「陶
(」本讀如「遙」,他卻仍讀本音;每遇案牘中有「庾斃」字樣,常提筆改「瘦
(」字,反叱司員目不識丁。
(到了入值軍機,閱四川奏報剿辦番夷一折,內有『追奔逐北』一語,連說川督
(糊塗,擬請傳旨申斥。
(適翁同龢在旁,問他何故?)
剛 毅:『追奔逐北』一語,定是『逐奔追比』四字誤寫。
(翁同龢仍茫然不解。)
剛 毅:人人稱你能文,如何這語還沒有悟到?逆夷奔逃,逐去捕住,追比他往時劫掠的
財物,方是不錯。若作逐北字樣,難道逃奔的逆夷,不好向東西南三面,一定要
向北麼?
(翁同龢不禁失笑,勉強忍住,替他解明古義。
(他尚搖頭不信,只不去奏請。)
4347**時間: 地點:
(翁同龢係光緒帝師傅,帝五歲時,翁即入宮。
(他本是江蘇省常熟縣人,江蘇係近世人文薈萃的地方,翁又學問淹博,看了迂
(疏愚蠢的滿員,好似眼中釘,滿員遂與翁有隙。)
4348**時間: 地點:
(光緒二十年,翁同龢曾奏參軍機孫毓汶等。
(經光緒帝准奏,罷斥孫毓汶,此外亦有數人免職,遂將翁補入軍機。
(還有李鴻藻,潘祖廕二人,亦同時補入。
(李鴻藻係直隸人,與同治帝師傅徐桐友善,兩人為北派領袖,素主守舊。
(潘祖廕亦江蘇人,與翁同龢友善,為南派翹楚,素主維新。
(兩派同直軍機,互爭勢力。
(守舊派聯結慈禧太后,維新派聯結皇帝。
(於是李黨翁黨的名目,變稱後黨帝黨。
(後黨又渾名老母班,帝黨渾名小孩班。)
4349**時間: 地點:
(光緒二十三年,潘、李統已病故,徐桐失了一個臂助,遂去結交剛毅、榮祿諸
(人。
(剛毅與翁同龢本無夙怨,不過剛毅生平,素有滿漢界限,他腦中含著十二字秘
(訣。
(看官!你道他是那十二字?乃是:「漢人強,滿人亡;漢人疲,滿人肥」十二
(字。
(無論什麼漢人,他總是不肯相容,榮祿因翁曾訐發私事,暗地懷恨。
(徐桐與他聯絡,勢力益固。)
4350**時間: 地點:
(這邊翁同龢孤危得很,恭親王在日,尚看重他的學問,另眼相待。
(恭親王一死,簡直是沒有憑藉,單靠了一個師傅的名望,有什麼用處?
(況這光緒皇上,名為親政,實事事受太后壓制。
(還有狐假虎威的李蓮英,常與光緒帝反對,從中播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