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一 至 第四二五〇

4241**時間: 地點:
    (過了數日,醇親王已到碼頭,當由李鴻章親去迎迓。
    (辦差的委員,亦隨同前去,留心窺伺,見李伯爺謁過醇親王后,即與醇親王旁
    (邊的隨員,慇懃問話,很帶著謙恭樣子。
    (委員未曾認識,嗣聞李伯爺稱他總管,方曉得是赫赫有名的太監李蓮英。
    (醇親王與李蓮英一齊上岸,直抵行轅,由李鴻章送入,周旋一番。)
    
    
4242**時間: 地點:
    (醇親王與李蓮英一齊上岸,直抵行轅,由李鴻章送入,周旋一番。
    (又引李蓮英到廂房,滿口說是委屈。
    (李蓮英左右一瞧,只淡淡的答了費心二字。)
    
    
4243**時間: 地點:
    (宿了兩宵,醇親王臨場校閱,李蓮英隨侍在後,當由李鴻章傳出軍令,飭海軍
    (會操。
    (艦隊排檣而至,或分或合,或縱或橫,映入醇親王眼簾中,只覺得整齊錯落,
    (如火如荼。
    (閱畢,極力褒獎。
    (李鴻章只是撚鬚微笑。)
    
    
4244**時間: 地點:
    (又過數天,醇親王與李蓮英,方辭別回京。
    (這次閱操,又糜費了許多銀兩,李蓮英處又須安置妥貼,一古腦兒在海軍裡報
    (銷,連委員都是瞠目伸舌。)
    
    
4245**時間: 地點:
    (李蓮英回京後,威勢愈盛,宮中稱他九千歲。
    (御史朱一新,偏呆頭呆腦的奏了一本,內有「李蓮英隨醇親王閱兵,恐蹈唐朝
    (監軍覆轍」等語。
    (慈禧太后勃然震怒,立命降級,調補主事。
    (這旨下後,還有那個敢衝撞李蓮英?
    (一班蠅營狗鑽的人物,總教鑽入李總管門路,不怕沒有官做。)
    
    
4246**時間: 地點:
    (轉眼間已是光緒十四年,光緒帝年已十八,大婚期屆,冊立皇后。
    (這皇后是誰家淑女?說將起來,又與慈禧太后大有關係。
    (從前立同治皇后時,慈禧太后的主張,原是屬意鳳秀的女兒。
    (旋由東太后決立年長,因把崇綺女為皇后,後來常與慈禧太后反對,至死方休
    (。
    (這次光緒帝又要立後,慈禧太后自然加意揀選,她想胞弟桂祥,曾任副都統,
    (生有一女,與光緒帝年紀相仿,遂與光緒帝指婚。)
    
    
4247**時間: 地點:
    (是年十月間,特降懿旨,立副都統桂祥女葉赫那拉氏為皇后,並選侍郎長敘兩
    (女,備作妃嬪。)
    
    
4248**時間: 地點:
    (次年二月,光緒帝大婚,一切排場,與前代略同。
    (小子若再敘述,筆意未免重複,不如概從簡略。
    (大婚禮畢,即封長敘長女那拉氏為瑾嬪,次女為珍嬪。
    (慈禧太后即下諭撤簾,歸政典禮,雖是照同治朝依樣舉行,總要另畫一個葫蘆
    (,費點手續。
    (況慈禧後是個喜歡熱鬧的人,踵事增華,自在意中。
    (歸政後連加太后徽號,於「慈禧端祐康頤昭豫莊誠」外,添了「壽恭欽獻」四
    (字,湊成了十四個。
    (慈禧太后喜溢眉宇,格外暢適。)
    
    
4249**時間: 地點:
    (又因中外無事,沒甚牽掛,慈禧太后遂率同李蓮英等,頤養園中,或是登山,
    (或是游湖,或是聽戲,或是抹牌,有時隨作書畫,消遣光陰。)
    
    
4250**時間: 地點:
    (皇后本不善書,經慈禧太后指教,亦能了悟草法,得心應手,後來能書擘窠大
    (字,嘗自署齋名,叫作延春閣。
    (她本是慈禧後姪女,平時能得慈禧歡心,因此慈禧遊玩,常令皇后隨從。
    (慈禧太后既有可意的內侍,又有如願的佳婦,左右侍奉,正是快樂得很。
    (忽由河道總督吳大澄,呈上奏折,乃是請尊醇親王稱號,善拍馬屁!內稱醇親
    (王督辦海軍,功績卓著,且自為帝父,應予尊崇。先引孟子「聖人人倫之至」
    (的遺訓,後引史事,謂宋朝的濮議,王珪司馬光,與歐陽修所議不合,從前高
    (宗純皇帝御批,以歐說為是。又明朝的世宗,欲追尊生父興獻王帝號,群臣爭
    (執,高宗御批,亦加駁斥。應請皇太后特旨,加醇親王徽號,遂皇上孝敬之忱
    (,塞薄海臣民之望云云。
    (奏上,慈禧太后即降旨如下:
    (  本日據吳大澄奏請飭議尊崇醇親王典禮一折,皇帝入繼文宗顯皇帝,寅承
    (大統,醇親王奕譞,謙卑謹慎,翼翼小心,十餘年來,深宮派辦事宜,靡不殫
    (竭心力,恪恭盡職。每遇優加異數,皆再四涕泣懇辭。前賞杏黃轎,至今不敢
    (乘坐,其秉心忠赤,嚴畏殊常。非從深宮知之最深,實天下臣民所共諒。自光
    (緒元年正月初八日,醇親王即有豫杜妄論一奏,內稱歷代繼統之君,推崇本生
    (父母者,以宋孝宗不改子偁秀王之封為至當,慮皇帝親政後,僉壬幸進,援引
    (治平嘉靖之說,肆其奸邪,豫具封章,請俟親政時,宣示天下,俾千秋萬載,
    (勿再更張。其披瀝之忱,自古純臣居心,何以過此?此深宮不能不嘉許感歎,
    (勉從所請者也。茲當歸政伊始,吳大澄果有此奏,若不將醇親王原奏,及時宣
    (示,則後此邪說競進,妄希議禮梯榮,其患何堪設想?用特明白曉諭,並將醇
    (親王原奏發抄,俾中外臣民,咸知我朝隆軌,超越古今,即賢王心事,亦從此
    (可以共白。嗣後鬫名希寵之徒,更何所容其覬覦乎?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