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一 至 第三六三〇
3621**時間: 地點:
(越二日,梓宮已抵得勝門。
(兩宮皇太后及皇上,出得勝門跪迎,奉梓宮入紫禁城。
(梓宮停乾清宮。)
3622**時間: 地點:
(於是大學士賈楨,副都統勝保等,亟請太后訓政。
(大學士周祖培,奏改建元年號,因原擬祺祥二字,意義重複,應請更正。
(〔一班拍馬屁朋友,都應時出來。〕
(當由兩宮下諭,命議政王、軍機大臣等,改擬新皇年號。
(議政王等默窺慈懷,恭擬同治二字進呈。
(西太后瞧這兩字,暗寓兩宮同治的意義,私心竊慰,遂命以明年為同治元年,
(頒告天下。)
3623**時間: 地點:
(翌日復降旨一道,其辭云:
( 載垣、端華、肅順,於七月十七日皇考升遐,即以贊襄政務王大臣自居,
(實則我皇考彌留之際,但面諭載垣等,立朕為皇太子,並無令其贊襄政務之諭
(。載垣等乃造作贊襄名目,諸事並不請旨,擅自主持,即兩宮皇太后面諭之事
(,亦敢違阻不行。御史董元醇條奏皇太后垂簾事宜,載垣等獨擅改諭旨,並於
(召對時,有伊等係贊襄朕躬,不能聽命於皇太后,伊等請皇太后看折,亦係多
(餘之語,當面咆哮,目無君上情形,不一而足。且每言親王等不可召見,意存
(離間,此載垣、端華、肅順之罪狀也。肅順擅坐御位,於進內廷時,當差時,
(出入自由,目無法紀,擅用行宮內御用器物,於傳取應用物件,抗違不遵,並
(請兩宮皇太后應分居召對,詞氣之間,互有抑揚,意在構釁,此又肅順之罪狀
(也。一切罪狀,均經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面諭議政王、軍機大臣,逐款
(開列,傳知會議王大臣等知悉,茲據該王大臣等,按律擬罪,請將載垣、端華
(、肅順凌遲處死,當即召見議政王奕訢,軍機大臣戶部左侍郎文祥,右侍郎寶
(鋆,鴻臚寺少卿曹毓瑛,惇親王弈誴,醇郡王奕譞,鍾郡王弈詥,孚郡王弈譓
(,睿親王仁壽,大學士賈楨、周祖培,刑部尚書綿森,面詢以載垣等罪名,有
(無一線可原?據該王大臣等,僉稱載垣、端華、肅順,跋扈不臣,均屬罪大惡
(極,於國法無可寬宥。朕念載垣等均屬宗人,遽以身罹重罪,悉應棄市,能無
(淚下?惟載垣等前後一切專擅跋扈情形,實屬謀危社禝,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非獨欺凌朕躬,為有罪也。在載垣等未嘗不自恃為顧命大臣,縱使作惡多端
(,定邀寬宥,豈知贊襄政務,皇考並無此諭?若不重治其罪,何以仰副皇考付
(托之重?亦何以飭法紀而示萬世?即照該王大臣所擬,均即凌遲處死,實屬情
(真罪當。惟國家本有議親議貴之條,尚可量從末減,姑於萬無可貸之中,免其
(肆市。載垣、端華,均著加恩賜令自盡!肅順悖逆狂謬,較載垣等尤甚,本應
(凌遲處死,現著加恩改為斬立決。至景壽身為國戎,緘默不言,穆廕、匡源、
(杜翰、焦祐瀛,於載垣等竊權政柄,不能力爭,均屬辜恩溺職。穆廕在軍機大
(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節尤重。該王大臣等,擬請將景壽、穆廕、匡源
(、杜翰、焦祐瀛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贖罪,均屬咎有應得。惟以載垣等凶燄
(方張,受其鉗制,均有難於爭衡之勢,其不能振作,尚有可原。御前大臣景壽
(,著即革職,加恩仍留公爵,並額駙品級,免其發遣。兵部尚書穆廕,著即革
(職,加恩改為發往軍台效力贖罪。吏部左侍朗匡源,署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
(寺卿焦祐瀛,均著即行革職,加恩免其發遣。欽此。
(是旨一下,西太后即派肅親王華豐、刑部尚書綿森,往宗人府逼令載垣、端華
(二人自殺。
(西太后又派睿親王仁壽、刑部右侍郎載齡,至宗人府拿出肅順,至午門監斬。
(載垣、端華、肅順三人臨死時,都痛罵西太后及恭王奕訢。
(肅順越罵得厲害,索性連西太后歷史,背了一遍,方才就刑。)
3624**時間: 地點:
(載垣、端華、肅順三人已死,盈廷大吏,哪個還敢違忤西太后?
(遂於十月甲子日,六齡幼主,在太和殿重行即位禮,受王大臣等朝賀。)
3625**時間: 地點:
(十一月朔日,奉兩宮皇太后,在養心殿垂簾聽政。)
3626**時間: 地點:
(同治元年二月十二日,皇帝在弘德殿入學讀書。
(特簡禮部尚書前大學士祁雋藻、管理工部事務前大學士翁心存、工部尚書倭仁
(,並翰林院編修李鴻藻授讀。)
3627**時間: 地點:
(嗣是清廷政治,都由兩宮太后主張。
(東太后慈安后本無意訓政,垂簾後不過掛個名目,坐受其成。
(萬事都是西太后慈禧專斷。
(西太后慈禧煞是英明,用人行政,多有特識。)
3628**時間: 地點:
(東南軍務,西太后專責成兩江總督曾國藩,令他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
(並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
(這般重大的責任,自清朝開國以來,連皇親國戚,都沒有受此異數。
(曾國藩是個漢員,獨邀朝廷重眷,豈不是慈禧太后的慧眼麼?)
3629**時間: 地點:
(是時湖北巡撫胡林翼,自太湖還援湖北,收復黃州、德安等處。
(胡林翼積勞成疾,得咯血症,竟病歿武昌。
(胡林翼遺疏薦李續宜為代。
(朝旨即命李續宜為湖北巡撫。)
3630**時間: 地點:
(曾國藩以轄地太大,恐怕疏忽,特薦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
(奉旨令左宗棠赴浙剿賊,浙省提鎮以下,均歸左宗棠調遣。
(豈不是西太后慈禧的從諫如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