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一 至 第二五九〇

2581**時間: 地點:
    (原來英艦中有個末弁,叫作馬利遜,能作漢語。
    (張喜與馬利遜認識,張喜數次往返,統由馬利遜介紹。
    (此次仍由馬利遜引張喜見濮鼎查。
    (張喜與濮鼎查兩邊言語,也由馬利遜傳譯。)
濮鼎查:(問張喜)三百萬兵餉,可曾備齊麼?
張 喜:耆將軍即日可到,和事就可開議。牛大帥恐貴使性急,特遣張某前來相告。貴國
    初意,無非為了通商的事情,現我朝願允許通商,貴國當可罷兵了。
濮鼎查:要我罷兵,也是容易,但須依我幾件事情。第一件須賠償煙價,要一千二百萬圓
    。
張 喜:廣東已給過六百萬圓,如何今日還要倍索?
濮鼎查:那是兵費,不是煙價。現在我兵由粵到此,餉項又用去數千萬,亦須照例賠償。
張 喜:(不禁伸舌,便道)還要賠兵費麼?
濮鼎查:煙價、兵費外,香港是要割讓的。香港以外,還要把廣州、福州、廈門、寧波、
    上海五港口,開埠通商。
張 喜:款子有這麼多!
濮鼎查:還有,還有。講和以後,俘虜是要放還;將來兩國通使,應用平等款式。此外如
    我國的商民,損失頗多,也應酌量賠償。煩你去通報貴國公使,如肯照允,當即
    退兵。
    (張喜不敢辯論,便辭別了濮鼎查。)
    
    
2582**時間: 地點:
    (當由馬利遜送張喜登岸。)
    (張喜向馬利遜道)
張 喜:議和的條件,這般厲害,恐怕是不易辦到。
馬利遜:我與你向來熟識,不妨對你直言。這是我國所索,並非中國所許。此次我國興兵
    ,通商為主,不在銀錢,但得兩三港貿易,已能如願,餘事由中國裁酌便了。
    (張喜點頭告別。)
    
    
2583**時間: 地點:
    (相傳馬利遜本是中國人,因在英領事處,服役多年,投入英籍。
    (英領事嘉馬利遜勤慎,所以拔他作了英官。
    (馬利遜這番言語,也算是暗地關會,格外有情。)
    
    
2584**時間: 地點:
    (張喜據實回報,牛鑒不好遽復。)
    
    
2585**時間: 地點:
    (牛鑒又延挨了兩三天,忽聞欽差大臣耆英到了。
    (牛鑒忙出城迎接。
    (耆英入城,談起和戰事宜,與牛鑒很是投機。
    (耆英剛擬去拜會英帥,英帥的照會已到,大略照前時所說的款子。
    (耆英按照各款,稍稍駁詰,即行咨復。)
    
    
2586**時間: 地點:
    (不料英使濮鼎查,定要件件依他,方許講和,否則明日開戰。
    (這個照會答覆過來,急得耆英、牛鑒、伊裡布,沒法擺佈。
    (忽報英艦高懸紅旗,聲勢洶洶,準備開仗。
    (耆英不得已,復遣張喜赴英船,與約翌朝會商。)
    
    
2587**時間: 地點:
    (張喜赴英船,與濮鼎查會商。
    (濮鼎查卻翻著臉道)
濮鼎查:還要商議什麼?允與不允,一言可決。聞汝大帥還添調壽春兵,與我接仗,我卻
    不怕,明日同你交鋒便了。
張 喜:(忙說)沒有這事。
    (濮鼎查不信。
    (還是馬利遜從旁緩頰。)
濮鼎查:明日辰刻,如再不允,我兵一齊登岸,運炮至鍾山頂上,轟碎你的全城,休要後
    悔!
    (張喜還報。)
    
    
2588**時間: 地點:
    (翌晨,耆英遣侍衛咸齡,藩司黃恩彤,寧紹台道鹿澤長,往英艦會商。
    (兩邊磋議了一回,由濮鼎查定出數款:
    (  第一款,是清、英兩國,將來當維持平和。第二款,是清國須給英兵費洋
    (一千二百萬圓,商欠三百萬圓,賠償鴉片煙六百萬圓,共二千一百萬圓,限三
    (年繳清。第三款是,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港,為通商口岸,許英
    (人往來居住。第四款是,割讓香港。第五款是,放還英俘。第六款是,交戰時
    (為英兵服役的華人,一律免罪。第七款是,將來兩國往復文書,概用平行款式
    (。第八款是,條約上須由清帝鈐印。
    (咸齡等見了此款,明知厲害得很,但是耆將軍等一意主和,咸齡不好再行申駁
    (。)
咸 齡:即日照奏,請俟政府批回,即可定約。
濮鼎查:須要趕緊,遲則不便。
    (咸齡等唯唯趨出。)
    
    
2589**時間: 地點:
    (咸齡急報知耆英等,將條約草案呈上。
    (耆英也不待瞧明,即與牛鑒、伊裡布二人會銜。
    (耆英飭文牘員寫好奏章,由八百里加緊驛使,馳奏北京。)
    
    
2590**時間: 地點:
    (道光帝覽奏,未免懊惱,立召軍機大臣會議。
    (軍機大臣不敢多嘴。
    (只大學士穆彰阿道)
穆彰阿:兵興三載,糜餉勞師,一些兒沒有功效,現在只有靖難息民的辦法。等到元氣漸
    蘇,再圖規復不遲。惟鈐用御寶一條,關係國體,不便允准,應飭耆英等改用該
    大臣關防,便好了案。
    (〔見小失大,忽近圖遠,真好相才。〕
    (道光帝遲疑一會,才道)
道光帝:照你辦罷!
    (當由軍機處擬旨,飭耆英、牛鑒、伊裡布三人遵行。)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