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一 至 第一八二〇
1811**時間: 地點:
(這時候,常青也遣總兵魏大斌,參將張萬魁,游擊田藍玉,副將蔡攀龍等,往
(援諸羅。
(三次進兵,三次敗退。)
1812**時間: 地點:
(恆瑞督兵進援,亦因林爽文敵勢浩大,在途中扎住。)
1813**時間: 地點:
(清廷屢次催問,常青、恆瑞只請添兵。
(乾隆帝又將常青、恆瑞革職,命福康安代常青,海蘭察代恆瑞,升柴大紀為陸
(路提督參贊大臣,密令柴大紀衛民出城,再圖進取。)
1814**時間: 地點:
(柴大紀奏言:
( 諸羅為府城北障,諸羅失陷,府城亦危,且半年來深溝高壘,守禦甚固,
(一朝棄去,難以克復。城箱內外的百姓,不下四萬,也不忍一概拋棄,任賊蹂
(躪,只有死守待援。
(〔好總兵,好提督,好參贊大臣。〕
(乾隆帝覽了柴大紀奏章,眼淚都熬不住,一點一滴,濕透奏本。
(乾隆帝隨即傳旨到台灣,嘉獎柴大紀,封柴大紀為義勇伯,改諸羅縣為嘉義縣
(,俟克復台灣,與福康安同來瞻覲云云。)
1815**時間: 地點:
(福康安是傅恒的兒子,乾隆帝非常眷愛。
(福康安隨阿桂出徵有功,曾封三等嘉勇男。
(福康安嗣復出定回疆,平了幾個小小回匪,晉封侯爵。)
1816**時間: 地點:
(福康安往援台灣,途次聞林爽文勢盛,也奏請增兵。
(福康安奉旨嚴飭。)
1817**時間: 地點:
(虧得海蘭察願當前敵〔-鋒〕,飛速進兵。
(海蘭察仗著順風,越海抵港。
(清軍帆檣列數里,各村民見清大兵雲集,望風解散,爭為鄉導。)
1818**時間: 地點:
(海蘭察揚言攻大理杙,暗中擬直趨嘉義城。
(林爽文恐大理杙有失,分兵回救。
(海蘭察遂進兵嘉義。
(沿途遇著幾處埋伏,統由海蘭察衝散,怒馬直入,所向披靡。)
1819**時間: 地點:
(海蘭察到嘉義城下,奮戰一場,殺退林爽文敵圍。)
1820**時間: 地點:
(福康安聞前鋒海蘭察得勝,自然膽大起來,也領兵到嘉義城。
(柴大紀出城相迎福康安,只向福康安請安,不行跪拜禮。
(福康安心中已是不悅,佯為謙遜。
(福康安叫柴大紀並馬入城。
(柴大紀也不推辭,跨馬導入。
(照清朝軍制,下屬迎接上司,須要身執櫜鞬,不能並馬入城。
(柴大紀屢受褒封,身膺伯爵,自思與福康安也差不多,少許失禮,料亦不妨。
(豈知這福康安度量淺狹,挾恨懷仇,柴大紀的性命,要斷送在福康安手中了。
(福康安入城後,休息一晝夜,仍命海蘭察先進。
(福康安自率兵為後應,往搗大理杙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