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  至  第九四〇

931**時間: 地點:
    (岳樂將至醴陵,忽聞流星馬來報。
    (敵將高大節已率兵數萬,從間道去攻袁州了。)
岳 樂:(驚道)袁州是吾後路,若被佔領,大有不便,這卻如何是好?
    (岳樂部將伊坦布道)
伊坦布:看來只好催簡王爺進守袁州,我軍方可前進。若不如此,恐要腹背受敵哩。
    (岳樂依議,扎住營寨,差人飛咨簡親王。
    (不防前面又有探子前來,報稱夏國相從醴陵來了。
    (岳樂急傳令回軍。
    (霎時大營齊拔,卷旆還轅。)
    
    
932**時間: 地點:
    (岳樂約行百餘里,天色已晚。
    (岳樂見前面有一大山,便命倚山紮營,待明日再行。
    (這時候軍心已懈,巴不得紮營留宿。
    (部署已畢,埋鍋造飯,飽餐一頓。)
    
    
933**時間: 地點:
    (正欲就寢,突聞山下炮聲響亮,全營大驚。
    (岳樂急命偵騎探望。
    (回報這山名螺子山,山形如螺,樹木蓊翳。
    (也不知敵兵多少,只是偏插偽周旗號。)
岳 樂:山勢既如此峭峻,我軍不宜上山,速發大炮向山轟擊。
    (營兵得令,就扛著西洋大炮出營。
    (岳樂親自督放,對著山上,撲通撲通的放著無數彈子。
    (等到煙霧飛散,遙望過去,大周旗幟,仍然如舊。
    (岳樂再命放炮,又是撲通撲通的一陣。
    (山上旗幟,雖打倒了數十面,還有多半豎在那裡。)
岳 樂:不好了,我中了敵計了。
    (伊坦布驚問緣由。)
岳 樂:這分明是疑兵,你聽山下並沒影響,反使我軍失卻無數彈子。
    (炮彈已放完了。
    (岳樂便止住兵士放炮。
    (命將大炮抬還營內。)
    
    
934**時間: 地點:
    (岳樂甫入營,忽山上鼓聲亂鳴,矢石齊發。
    (岳樂復出營觀望。
    (見山上有一隊敵兵馳下。
    (當先一騎士甲,大叫道)
騎士甲:岳樂休走!
    (此時岳樂魂膽飛揚,急上馬逃走。
    (營兵見統帥岳樂已逃,還有哪個敢去截陣,自然沒命的亂跑了。
    (一陣亂竄,自相踐踏,竟死了無數人馬。
    (連伊坦布也不知下落,西洋大炮,更不必說。)
    
    
935**時間: 地點:
    (岳樂既逃過了螺子山,天已黎明。
    (岳樂驚魂漸定,遂收拾殘兵,奔回袁州。)
    
    
936**時間: 地點:
    (岳樂滿望簡親王喇布,在袁州接應。
    (不料袁州城上,已插了大周旗幟。
    (岳樂正在驚疑,又聽城東北角有一片喊殺聲音。
    (岳樂忙登高遙望,正是周兵追殺清兵。
    (岳樂捏了一把汗,暗想)
岳 樂:此時不上前救應,我軍亦沒有站足地了。
    (岳樂遂下山部勒隊伍,繞城馳救。
    (周兵見後面有清軍殺到,只得回馬來敵岳樂。
    (岳樂驅兵掩殺。
    (怎奈周兵隊裡的大將高大節,一支槍神出鬼沒,竟把清兵刺倒無數。
    (岳樂知不能取勝,領兵殺出,望東北而去。
    (高大節也不追趕,收兵入袁州城。)
    
    
937**時間: 地點:
    (原來高大節,他從間道繞出袁州,把袁州城奪下。
    (高大節當下遣了百騎,埋伏螺子山,作為疑兵。
    (他料岳樂回軍,必從此山經過,見了旗幟,定要放炮。
    (岳樂炮彈已盡,那時回到袁州,可以截擊。
    (適值清簡親王喇布,來應岳樂。
    (到了大覺寺,高大節即出兵對仗,殺得喇布大敗而逃。
    (總算岳樂去擋了一陣,高大節方才退回。
    (只是高大節部兵,僅有四千,為什麼探馬報稱恰有數萬?
    (這叫作兵不厭詐。
    (高大節欲恐嚇清軍,所以有此詐語。)
    
    
938**時間: 地點:
    (且說岳樂迤邐奔回。
    (喇布等還道是敵軍追趕。
    (喇布後來見了清幟,方把部兵扎住,與岳樂相會。
    (兩下細敘,岳樂始知高大節厲害。)
岳 樂:(歎道)此人若在江西,非朝廷福。
    (岳樂言未畢,探報吉安亦已失守。)
岳 樂:(與喇布道)看來我等只好暫回南昌,再圖進取。
    (喇布已經喪膽,自然依了岳樂,同到南昌去了。)
    
    
939**時間: 地點:
    (那邊高大節既得了全勝,複分兵佔據吉安。
    (飛遣人至醴陵、長沙告捷。)
    
    
940**時間: 地點:
    (此時吳三桂已移師衡州,只留胡國柱居守。
    (胡國柱得了捷報,也自歡喜。
    (不意胡國柱部下,有副將韓大任素與高大節不睦。
    (韓大任入見胡國柱道)
韓大任:大節確是勇將,但恐不能保全始終。
胡國柱:你何以見得?
韓大任:平涼的王輔臣,非一員勇將麼?援此進讒,不怕國柱不信。為什麼轉降清朝?
胡國柱:他前時本是清臣,所以仍舊降清。
韓大任:清臣且不怕再降,何況大節?前聞大節在王爺下,常自謂智勇無敵,才力出王爺
    上,若使清廷遣人招致,封他高爵,哪有不變心之理,
胡國柱:據你說來,如何而可?
    (韓大任獻了調回的計策。)
胡國柱:調回大節,何人去代?
    (韓大任又做了自薦的毛遂。
    (胡國柱遂令韓大任去代高大節。)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