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一 至 第三七六〇
3751**時間: 地點:
(宋高宗准如所請,即下詔請隆祐太后垂簾。)
3752**時間: 地點:
(苗傅等聞詔,又復變卦,仍抗議道)
苗 傅:皇太子何妨嗣立,況道君皇帝,已有故事。
(朱勝非復縋城而上,還白宋高宗。
宋高宗:(囁嚅道)朕當退避,但須得太后手詔,方可舉行。
(乃遣門下侍郎顏岐入內,請隆祐太后御樓。
(隆祐太后已至。
(宋高宗起立楹側,從官請宋高宗還坐。
(宋高宗不禁嗚咽道)
宋高宗:恐朕已無坐處了。
(隆祐太后見危急萬分,乃棄肩輿下樓,出門面諭道)
太 后:自道君皇帝誤信奸臣,致釀大禍,並非關今上皇帝事。況今上初無失德,不過為汪、黃兩人所誤
,今已竄逐,統制寧有不知麼?
苗 傅:(答道)臣等必欲太后聽政,奉皇子為帝。
太 后:目今強敵當前,我一婦人,抱三歲兒決事,如何號令天下?且轉召敵人輕侮,此事未便率行。
(苗傅等仍固執不從,隆祐太后顧朱勝非道)
太 后:今日正須大臣果斷,相公何寂無一言?
(朱勝非遽退,還白宋高宗)
朱勝非:傅等腹心中有一王鈞甫,適語臣云:『二將忠心有餘,學識不足,』臣請陛下,靜圖將來,目下
且權宜禪位。
(宋高宗乃即提筆作詔,禪位皇子旉,請隆祐太后訓政。
(朱勝非奉詔出宣,苗傅等乃麾眾退去。)
3753**時間: 地點:
(皇子旉即日嗣位,隆祐太后垂簾決事,尊宋高宗為睿聖仁孝皇帝,以顯寧寺為睿聖宮。
(頒詔大赦,改元明受,加苗傅為武當軍節度使,劉正彥為武成軍節度使,分竄內侍藍珪、曾澤
(等於嶺南諸州。)
3754**時間: 地點:
(苗傅遣人追還,一律殺斃,且欲挾隆祐太后、皇子旉等轉幸徽、越,賴朱勝非婉諭禍福,才得
(罷議。)
3755**時間: 地點:
(越二日改元,赦書已達平江,留守張濬,秘不宣佈。
(既而得苗傅等所傳檄文,乃召守臣湯東野,及提刑趙哲,共謀討逆。
(巧值張俊引所部八千人,至平江來會張濬。
(張濬與語朝事,涕交下。)
張 俊:(答道)現有旨,令俊赴秦鳳,只准率三百人,餘眾分屬他將,想此必係叛賊忌俊,偽傳此詔,
故特來此,與公一決。
張 濬:(即道)誠如君言,我等已擬興兵問罪了。
張 俊:(拜泣道)這是目前要計,但亦須由公濟以權變,免致驚動乘輿。
(張濬一再點首,正商議間。
(忽有江寧傳到一函,由張張濬啟閱,乃是呂頤浩來問消息。
(且言:「禪位一事,必有叛臣脅迫,應共圖入討」等語。
(這一書,適中張濬心坎,隨即作書答復,約共起兵,並貽書劉光世,請劉光世率師來會。)
3756**時間: 地點:
(嗣又恐苗傅等居中,或生他變,因特遣辯士馮幡,往說苗傅、劉正彥不如反正。)
3757**時間: 地點:
(劉正彥乃令馮幡歸。
(劉正彥約張濬至杭面商。)
3758**時間: 地點:
(張濬聞呂頤浩已誓師出發。
(張濬且疏請復辟,遂也令張俊扼吳江上流。
(張濬一面上復辟書,一面復告劉正彥,只托言張俊驟回。
(人情震懼,不可不少留泛地,撫慰張俊軍。)
3759**時間: 地點:
(會韓世忠自鹽城出海道,將赴行在。
(既至常熟,為張俊所聞,大喜道)
張 俊:世忠到來,事無不濟了。
(當下轉達張濬,招致韓世忠。)
3760**時間: 地點:
(韓世忠得張濬書,用酒酹地,慨然)
韓世忠:吾誓不與二賊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