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一 至 第二四三〇
2421**時間: 地點:
(至宣仁太后葬畢,呂大防回都,聞侍御史來之邵已有彈章,即上書辭職。
(宋哲宗立即准奏。)
2422**時間: 地點:
(元祐九年三月,廷試進士李清臣發策擬題,題云:
( 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
(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
(。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聖人亦何有必焉!
(原來元祐變政,曾禁用王氏經義字說,科試仍用詩賦,所以李清臣發策,看作甚重。
(第一條便駁斥詞賦,第二條陰主青苗法,第三條指免役,第四條論治河,第五條斥還夏四寨事
(,第六條譏鹽鐵弛禁事。
2423**時間: 地點:
(門下侍郎蘇轍抗言上奏道:
( 伏見策題歷詆行事,有詔復熙寧、元豐之意。臣謂先帝設施,蓋有百世不可易者。元祐以
(來,上下奉行,未嘗失墜,至於事或失當,何世無之?父作於前,子救於後,前後相繼,此則
(聖人之孝也。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宮室,財用匱竭,於是修鹽鐵榷酤均輸之政,民不堪命,
(幾至大亂。昭帝委任霍光,罷去煩苛,漢室乃定。光武、顯宗,以察為明,以讖決事,上下恐
(懼,人懷不安。章帝深鑒其失,代之寬厚,愷悌之政,後世稱焉。本朝真宗天書,章獻臨御,
(攬大臣之議,藏之梓宮,以泯其跡,仁宗聽政,絕口不言。英宗濮議,朝廷洶洶者數年,先帝
(寢之,遂以安靜。夫以漢昭帝之賢,與吾仁宗、神宗之聖,豈其薄於孝敬而輕事變易也哉?陛
(下若輕變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歲不用之人,懷私忿而以先帝為辭,則大事去矣。
(宋哲宗接閱奏章,竟勃然大怒道)
宋哲宗:轍敢比先帝為漢武麼?
(言下即欲逐轍。
(轍下殿待罪,眾莫敢救。
范純仁:(從容進言道)武帝雄才大略,史家並無貶詞,轍引比先帝,不得為謗。陛下甫經親政,待遇大
臣,也不當似奴僕一般,任情呵斥。
(正說著,尚書左丞鄧潤甫越次入奏道)
鄧潤甫:先帝法度,都被司馬光、蘇轍等壞盡。
(范純仁視之,乃是新任尚書左丞鄧潤甫,遂抗聲道)
范純仁:這語是說錯了。法本無弊,有弊必改。
宋哲宗:秦皇、漢武,古所並譏。
范純仁:(便接奏道)轍所論是指時事言,非指人品言。
(宋哲宗顏色少霽,乃不復發語,當即退朝。
(蘇轍前時曾附呂大防,與范純仁議多不合,至是方謝范純仁道)
蘇 轍:公乃佛地位中人,轍仗公包涵久了。
范純仁:公事公言,我知有公,不知有私。
(蘇轍又申謝而退。)
2424**時間: 地點:
(越日,宋哲宗竟下詔降蘇轍官職,出知汝州。)
2425**時間: 地點:
(及進士對策,考官評閱甲乙,上第多主張元祐。
(嗣經楊畏復勘,悉移置下第,把贊成熙豐的策議,拔置上列。
(第一名乃是畢漸,竟比王、呂為孔、顏,彷彿王、呂二人的孝子順孫。
(自是紹述兩字,喧傳中外,曾布竟用為翰林學士,張商英進用為右正言。
2426**時間: 地點:
(未幾,宋哲宗即任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章惇既相,貶蘇軾知英州,尋復安置惠州。
(罷翰林學士范祖禹,出知陝州。
(范純仁當然不安,連章求去,也出知潁昌府。
(召蔡京為戶部尚書,安石婿蔡卞為國史修撰,林希為中書舍人,黃履為御史中丞。
2427**時間: 地點:
(先是元豐末年,黃履曾官中丞,與蔡確、章惇、邢恕相交結。
(章惇與蔡確有所嫌,即遣邢恕語黃履。
(黃履盡情排擊,不遺餘力,時人目為四凶,因被劉安世劾奏,降級外調。)
2428**時間: 地點:
(昪再得志,立即引用,那時報復私怨,日夕羅織,元祐諸君子,都要被他陷入阱中了。
(當下由曾布上疏,請復先帝政事,下詔改元,表示意向。
(宋哲宗准奏,即於元祐九年四月,改稱紹聖元年,遂復免役法,免行錢、保甲法,罷十科舉士
(法,令進士專習經義,除王氏字說禁令。
2429**時間: 地點:
(黃履、張商英、上官均、來之邵等,乘勢修怨,迭毀司馬光、呂公著妄改成制,叛道悖理。
(章悖、蔡卞且請掘司馬光、呂公著墓塚。
(適知大名府許將內用為尚書左丞,宋哲宗問及掘墓事。)
許 將:掘墓非盛德事,請陛下三思!
(宋哲宗乃止,惟追奪司馬光、呂公著贈諡,僕所立碑,貶呂大防為秘書監,劉摯為光祿卿,蘇
(轍為少府監,並分司南京。)
2430**時間: 地點:
(章惇復鉤致文彥博等罪狀,得三十人,列籍以上,請盡竄嶺表。)
(李清臣獨進言道)
李清臣:變更先帝法度,雖不能無罪,但諸人多累朝元老,若從惇言,恐大駭物聽,應請從寬為是!
(宋哲宗點首。
(看官閱過前文,應知李清臣是主張紹述,仇視元祐諸臣,為何反請哲宗從寬呢?原來李清臣本
(思為相,至章惇起用,相位被他奪去,於心不甘,所以與章惇立異,有此奏請。)
宋哲宗:(乃頒詔道)大臣朋黨,司馬光以下,各以輕重議罰,餘悉不問,特此佈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