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  至  第五二〇

511**時間: 地點:
    (宋太宗復下詔親征,調集諸將,向北進行。)
    
    
512**時間: 地點:
    (途次,宋太宗又接官軍敗績消息,忙倍道前進。)
    
    
513**時間: 地點:
    (宋太宗到了大名,才聞遼主已退,乃令曹翰部署諸將,自回汴京。)
    
    
514**時間: 地點:
    (宋太宗還汴數日,尚欲興師伐遼,廷臣多迎合上意,奏稱應速取幽、薊。
    (左拾遺張齊賢,獨上書諫阻,略云:
    (  方今天下一家,朝野無事,關聖慮者,莫不以河東新平,屯兵尚眾,幽、薊未下,輦運為
    (勞,臣愚以為此不足慮也。自河東初下,臣知忻州,捕得契丹納粟典吏,皆雲自山後轉粟以授
    (河東,以臣料契丹能自備軍食,則於太原非不盡力,然終為我有者,力不足也。河東初平,人
    (心未固,嵐、憲、忻、代,未有軍寨,入寇則田牧頓失,擾邊則守備可虞,及國家守要害,增
    (壁壘,左控右扼,疆事甚嚴,乃於雁門、陽武谷,來爭小利,此其智力可料而知也。聖人一事
    (,動在萬全。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勝。若重之慎之,則契丹不足吞,燕、薊不足取。自古疆
    (場之難,非盡由敵國,亦多邊吏擾而致之。若緣邊諸寨,撫馭得人,但使峻壘深溝,畜力養銳
    (,以逸自處,寧我致人,此李牧之所以用趙也。所謂擇卒不如擇將,任力不如任人,如是則邊
    (鄙寧,邊鄙寧則輦運減,輦運減則河北之民獲休息矣。臣聞家六合者以天下為心,豈止爭尺寸
    (之事,角強弱之勢而已乎?是故聖人先本而後末,安內以養外。陛下以德懷遠,以惠勤民,內
    (治既成,遠人之歸,可立而待也,何必窮兵黷武為哉?謹此奏聞!
     
     
515**時間: 地點:
    (這張齊賢係曹州人,素有膽識,稱名遠近。
    (先是宋太祖幸洛陽,張齊賢曾以布衣獻策,條陳十事,四說稱旨,尚有六條。
    (宋太祖以為未合,張齊賢堅稱可行,惹動宋太祖怒意,令武士將他牽出。
    (既而宋太祖還汴,語宋太宗道)
宋太祖:我幸西都,惟得一張齊賢,他日可輔汝為相,汝休忘懷!
    (宋太宗謹記勿忘。)
    
    
516**時間: 地點:
    (至太平興國二年,考試進士,張齊賢亦在選中,有司將他置諸下第。
    (宋太宗不悅,特開創例,令一榜盡賜京官。
    (張齊賢乃得出仕,歷任知州,入為左拾遺。
    (至是上疏直諫,宋太宗頗為嘉納,乃暫罷出師。)
    
    
517**時間: 地點:
    (且說前同平章事趙普,當出任河陽節度使時,曾上表自訴,略言:「皇弟光義,忠孝兼全,外
    (人謂臣輕議皇弟,臣怎敢出此?且與聞昭憲太后顧命,寧有貳心?知臣莫若君,願賜昭鑒」等
    (語,這表文經宋太祖手封,同藏金匱。
    (宋太祖崩後,宋太宗踐位,趙普入朝,改封太子太保,因為盧多遜所毀,命奉朝請,居京數年
    (,嘗鬱鬱不得志。
    (他有妹夫侯仁寶,曾在朝供奉,盧多遜因與普有嫌,亦將仁寶調知邕州。
    (邕州在南嶺外,與交州相近。
    (交州即交趾地,唐末為大理所並,旋入於唐,五代時歸屬南漢。
    (及南漢平定,交州帥丁璉曾入貢宋廷。
    (丁璉死,弟璿襲職,年尚幼稚,被部將黎桓把他拘禁,自稱權知軍府事。
    (趙普恐侯仁寶久居邕州,數年不調,免不得老死嶺外,乃設法上書,力陳交州可取。
    (宋太宗本是喜功,閱讀趙普奏,即擬召侯仁寶入京,面詢邊事。
    (哪知盧多遜刁滑得很,即入朝面奏宋太宗道)
盧多遜:交州內亂,正可往取,但若先召仁寶,反恐有泄機謀。臣意不如密令仁寶,整兵長驅,較為萬全
    。
    (宋太宗也以為是,遂命仁寶為交州水陸轉運使,孫全興、劉澄、賈湜等,並為部署,同伐交州
    (。)
    
    
518**時間: 地點:
    (侯仁寶奉詔,不敢有違,只得整備兵馬,與孫全興等先後並發。
    (行至白藤江口,適有交州水兵,倚江駐紮,江面列戰船數百艘。
    (侯仁寶當先衝入,交兵未及預防,霎時潰散。
    (由侯仁寶奪取戰艦二百,大獲全勝,再擬深入交地。)
    
    
519**時間: 地點:
    (侯仁寶自為前鋒,約孫全興等為後應,孫全興等頓兵不行。)
    
    
520**時間: 地點:
    (只有侯仁寶一軍,殺入交趾,沿途進去,勢如破竹。
    (忽接到黎桓來書,情願出降,侯仁寶信以為真,不甚戒備。)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