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 至 第六〇
51**時間: 地點:六合
(南唐軍於距城二十里下寨,掘塹設柵,固守不出。
(趙匡胤也按兵勿動。
(兩下相持,約有數天。)
52**時間: 地點:
(周將疑趙匡胤怯戰,入帳稟白道)
周 將:揚州大捷,唐元帥必然喪膽,我軍若乘勢往擊,定可得勝。
趙匡胤:諸將有所未知,我兵只有二千,若前去擊他,他見我兵寥寥,反且膽壯起來,不若待他來戰,我
恰以逸待勞,不患不勝。
周 將:倘他潛師回去,如何是好?
趙匡胤:唐帥景達,是南唐主親弟,他受命為諸道兵馬元帥,儼然到此,怎好不戰而遁,自損威風?我料
他再閱數日,必前來挑戰了。
(諸將始不敢多言。)
53**時間: 地點:
(又數日,果有探馬來報,敵帥李景達,已發兵前來了。
(趙匡胤即整軍出城,擺好陣勢,專待南唐兵到來。
(不一時,果見南唐兵搖旗吶喊,蜂擁而至,趙匡胤即指揮將士,上前奮鬥。
(兩下金鼓齊鳴,喧聲震地,這一邊是目無全虜,誓掃淮南,那一邊是志在保邦,爭雄江右。
(自巳牌殺到未牌,不分勝負,兩軍都有饑色。
(趙匡胤即鳴金收軍,李景達也不相逼,退回原寨去了。)
54**時間: 地點:
(周兵聞金回城,由趙匡胤仔細檢點,傷亡不過數十名,恰也沒甚話說。
(既而令將士各呈皮笠,將士即奉笠獻上。
(趙匡胤親自閱畢,忽令數將士上前,瞋目語道)
趙匡胤:你等為何不肯盡力?難道待敵人自斃麼?
(言畢,即喝令親卒,把數將士縛住,推出斬首。
(眾將茫然不解,因念同袍舊誼,不忍見誅,乃各上前代求,籲請恩宥。)
趙匡胤:諸將道我冤誣他麼?今日臨陣,各戴皮笠,為何這數人笠上,留有劍痕?
(言至此,即攜笠指示,一一無訛。
(眾將見了,愈覺不解。)
趙匡胤:(乃詳語道)彼眾我寡,全仗人人效力,方可殺敵致功,我督戰時,曾見他們退縮不前,特用劍
斲他皮笠,作為標記,若非將他正法,豈不要大家效尤,那時如何用兵?只好將這座城池,拱手
讓敵了。
(眾將聽到此言,嚇得面面相覷,伸舌而退。
(轉眼間已見有首級數顆,呈上帳前。
(趙匡胤令傳示各營,才將屍首埋葬。)
55**時間: 地點:
(翌日黎明,趙匡胤便即升帳,召集將士,當面誡諭道)
趙匡胤:若要退敵,全在今日,爾等須各自為戰,不得後顧!果能人人奮勇,哪怕他兵多將廣,管教他一
敗塗地哩。
(諸將一一允諾。
(趙匡胤復召過牙將張瓊,溫顏與語道)
趙匡胤:你前在壽春時,翼我過濠,城上強弩驟發,矢下如注。你能冒死不退,甚至箭鏃入骨,尚無懼色
,確是忠勇過人。今日撥兵千名,令你統率,先從間道繞至江口,截住南唐兵後路。倘若南唐兵
敗走,渡江南歸,你便可乘勢殺出,我亦當前來接應,先後夾攻。我料景達那廝,不遭殺死,也
要溺死了。獨操勝算。
(張瓊領命去訖。
(趙匡胤令將士飽食一餐,俟至辰牌時候,傳令出兵。)
56**時間: 地點:
(周軍將士等踴躍出城。
(甫行里許,適見南唐兵到來,大家爭先突陣,不管甚麼刀槍劍戟,越是敵兵多處,越要向前殺
(入。
(南唐兵招架不住,只得倒退。
(李景達自恃兵眾,命部下分作兩翼,包抄周軍,不意圍了這邊,那邊衝破;圍了那邊,這邊衝
(破。
(忽有一彪人馬,持著長矛,搠入中軍,竟將景達馬前的大纛旗鉤倒。
(李景達大驚,忙勒馬退後。
(周兵一哄前進,來取李景達首級。
(虧得景達麾下,拚命攔截,才得放走景達,逃了性命。
(南南唐兵見大旗已倒,主帥驚逃,還有何心戀戰?頓時大潰,沿途棄甲拋戈,不計其數。
(趙匡胤下令軍中,不准拾取軍械,只准向前追敵。
(軍士不敢違慢,大都策馬疾追。)
57**時間: 地點:
(唐帥李景達等沒命亂跑,看看到了江邊,滿擬乘船飛渡,得脫虎口。
(驀聞號炮一響,鼓角齊鳴,斜刺裡閃出一支生力軍,截住去路。
(李景達不知所措,險些兒跌下馬來。
(還是南唐將岑樓景,稍有膽力,仗著一柄大刀,出來抵敵,兜頭碰著張瓊。
(張瓊左手持盾,右手執刀,大呼)
張 瓊:來將休走!俺張瓊在此,快獻頭來!
(岑樓景大怒,掄刀躍馬,直取張瓊。
(張瓊持刀相迎,兩馬相交,戰到二十餘合,卻是棋逢敵手,戰遇良材。
(趙匡胤率軍追至,周將米信、李懷忠等都來助戰。
(岑樓景挑出圈外,拖刀敗走。
(李景達早已跑到江濱,覓得一隻小舟,亂流逕渡。
(南唐兵尚有萬人,急切尋不出大船,如何渡得過去?
(等到周兵追至,好似斲瓜切菜,一些兒不肯留情,眼見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有幾個善泅水的,解甲投江,鳧水逃生。
(有幾個不善泅水的,也想鳧水逃命,怎奈身入水中,手足不能自主,漩渦一繞,沉入江心。
(岑樓景等都跨著駿馬,到無可奈何的時節,加了一鞭,躍馬入水,半沉半浮,好容易過江去了
(。)
(南唐經這次敗仗,精銳略盡,全國奪氣。)
58**時間: 地點:
(獨周世宗自攻壽州,數月未克,正擬下令班師,忽接六合奏報,知趙匡胤已獲大勝。
(亟召宰相范質等入議,欲改從揚州進兵,與趙匡胤等聯絡一氣,下攻江南。)
范 質:陛下自孟春出師,至今已入盛夏,兵力已疲,餉運未繼,恐非萬全之策。依臣愚見,不如回駕大
梁,休息數月,等到兵精糧足,再圖江南未遲。
周世宗:偌大的壽州城,攻了數月,尚未能下,反耗我許多兵餉,朕實於心不甘。
(范質再欲進諫,李重進獻議道)
李重進:陛下儘可還都,臣願在此攻城!
周世宗:(大喜道)卿肯替朕任勞,尚有何說。
(遂留兵萬人,隨李重進圍攻壽州,自率范質等還都,並因趙匡胤等在外久勞,亦飭令還朝,另
(遣別將駐守滁、揚。)
59**時間: 地點:
(趙匡胤在六合聞命,引軍還滁,入城省父,見弘殷病已痊可。
(弘殷述及,全賴趙判官一人,日夕侍奉,才得漸愈。
(趙匡胤再拜謝趙普。
(至別將已來瓜代,即奉父弘殷,與趙普一同還汴。)
60**時間: 地點:
(趙匡胤既至汴都,復隨父入朝。
(周世宗慰勞有加,且語趙匡胤道)
周世宗:朕親征南唐,曆數諸將,功勞無出卿右,就是卿父弘殷,亦未嘗無功足錄,朕當旌賞卿家父子,
為諸臣勸。
趙匡胤:(叩首道)此皆陛下恩威,諸將戮力,臣實無功,不敢邀賞。
周世宗:賞功乃國家大典,卿勿過謙!
趙匡胤:判官趙普,具有大材,可以重用,幸陛下鑒察!
(周世宗點首。
(退朝後,即封弘殷為檢校司徒,兼天水縣男;趙匡胤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趙普為
(節度推官。
(三人上表謝恩,自是趙匡胤父子,分典禁兵,橋梓齊榮,一時無兩。
(相傳唐李淳風作推背圖,曾留有詩讖一首云:
( 此子生身在冀州,開口張弓立左猷。自然穆穆乾坤上,敢將火鏡向心頭。
(近見推背圖中,此詩移置後文,聞由宋太祖將圖文互易,眩亂人目,故不依原次。
(趙匡胤父子,生長涿郡,地當冀州,開口張弓,就是弘字,穆穆乾坤,就是得有天下,宋太祖
(定國運,以火德王,所以稱作火鏡,還有梁寶志銅牌記,亦有「開口張弓左右邊,子子孫孫萬
(萬年」二語。
(南南唐主璟,因名子為弘冀,吳越王亦嘗以弘字名子,統想符應圖讖,哪知適應在弘殷身上,
(這真是不由人料了。)
〔第二集〕
(〔第四回 紫金山南唐營盡覆 瓦橋關遼將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