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一九

11**時間:清晨 地點:艙頭
    (鏡頭淡入,月淡星稀,東方發白。
    (鏡頭指向艙門,伯牙和鍾子期依然在談論不休。
    (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備開船。)
    
    
12**時間:清晨 地點:艙內
    (鍾子期起身。)
鍾子期:不覺間竟已是天明,擔誤了賢兄行程,為弟的就此告辭了。
    (伯牙捧一杯酒遞與鍾子期,鍾子期接過。)
伯 牙:(歎道)賢弟,我與你相見何太遲,相別何太早!
    (鍾子期正欲飲,聞言不覺流下淚來,一飲而盡,斟酒回敬伯牙。)
伯 牙:愚兄餘情不盡,意欲曲延賢弟同行數日,未知可否?
鍾子期:小弟非不欲相從。怎奈二親年老,『父母在,不遠游。』
伯 牙: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過二親,到晉陽來看愚兄一看,這就是『遊必有方』了。
鍾子期:小弟不敢輕諾而寡信,許了賢兄,就當踐約。萬一稟命於二親,二親不允,使仁兄懸望於
    數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
    (伯牙從鍾子期手中拿過酒杯,一同放回席上。)
伯 牙:賢弟真所謂至誠君子。也罷,明年還是我來看賢弟。
子 期:仁兄明歲何時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駕。
伯 牙:(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節,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日了。賢弟,我來仍在仲秋中五六
    日奉訪。若過了中旬,遲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為君子。(對書僮)吩咐記室將鍾賢
    弟所居地名及相會的日期,登寫在日記簿上。
    (書僮點頭,躬身出艙。)
鍾子期:既如此,小弟來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邊侍立拱候,不敢有誤。(向伯牙作揖)天色已
    明,小弟告辭了 。(轉身向艙門走去。)
伯 牙:(拉住鍾子期,)賢弟且住。
    (伯牙放開手,轉身到箱中拿出黃金二笏,回身到鍾子期身前,雙手捧定道,)
伯 牙:賢弟,些須薄禮,權為二位尊人甘旨之費。斯文骨肉,勿得嫌輕。
    (子期不敢謙讓,即時收下。)
    
    
13**時間:接上 地點:船頭
    (鍾子期出艙,取尖擔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於腰問,伯牙送到船頭。
    (鍾子期掌跳搭扶手上崖,到了崖上轉身望向船頭,
    (伯牙鍾子期兩人揮淚而別。)
    
    
14**時間:接上 地點:船頭
    (伯牙啟航回晉,一路江山名勝無數。)
伯 牙:(叫書僮)備琴案。
    (書僮拿來琴桌,置琴於上。
    (伯牙撫琴自娛,書僮自顧觀賞風景,一會,伯牙推琴而起,嘆道,)
伯 牙:琴音美景空好,苦無可與彈之人。
    (伯牙走近船弦,有節奏的輕拍欄桿,抬頭仰望遠山。
    (伯牙所乘之船漸行漸遠,消失江上。)
    
    
15**時間:白天(八月十五) 地點:江上
    (〔字幕:一年後〕
    (伯牙船消失處又一船慢慢駛來,船頭所立正是伯牙。)
水手甲:(向伯牙)報大人,大人有命,凡是灣泊所在,就來通報地名,此地離馬安山尚遠。江中
    風大,請大人回艙休息。
伯 牙:也好。(轉身回艙。)
    
    
16**時間:晚上(八月十五) 地點:船艙內
    (其夜晴明,船艙內一線月光,射進朱簾。
    (伯牙對書僮擺了擺手,指指朱簾,書僮即去將朱簾捲起,月光灑入艙內。)
水手甲:(在艙門口報)稟大人,馬安山已不遠。
伯 牙:(喜道)準備將船泊下吧。(水手得令離開。伯牙也走出船艙,書僮尾隨在後。)
    
    
17**時間:接上 地點:船頭(江邊近馬安山)
    (伯牙步出艙門,立於船頭之上,仰觀斗柄,書僮在旁。
    (眾水手在水底拋錨,崖邊釘橛。
    (一會,伯牙站近船邊,依稀還認得去年泊船相會子期之處,四下張望。
    (此時水底天心,萬頃茫然,照如白晝。)
伯 牙:今夜重來,又值良夜。子期與我約定江邊相候,如何全無蹤影?莫非爽約?
書 僮:老爺今日所駕,並非去年之船,這江邊來往船隻又多,鍾老爺如何認得?
伯 牙:(點頭)正是。如此也好,去歲在此撫琴驚動知音,今夜仍將瑤琴撫弄一曲,吾弟聞之,
    必來相見。(向書僮)快取琴桌來此,焚香設座。
    (書僮取琴桌安放船頭,焚香設座。
    (伯牙開囊,調絃轉軫,才汎音律,商絃中有哀怨之聲。)
伯 牙:(停琴不操)噫!吾弟去歲曾言父母年高。此時若非父喪,必是母亡。
書 僮:(奇怪)老爺如何能知?
伯 牙:商絃哀聲淒切,吾弟必遭憂在家。他為人至孝,事有輕重,寧失信於我,不肯失禮於親,
    所以不來也。(推琴而起)來日天明,替我取來黃金十鎰,待我親上崖探望。儻吾弟居喪
    ,可為賻禮。
    (鏡頭上移,月明星稀,漸有雲層生出半掩明月。)
    
    
18**時間:白天 地點:山谷口
    (伯牙從谷口走出,書僮背著琴囊在後跟著。
    (谷口前有兩條大路,伯牙站住。)
書 僮:(跟著站住)老爺為何不行?
伯 牙:山分南北,路列東西。從山谷出來,兩頭都是大路,都去得。不知哪一路往集賢村去?等
    個識路之人,問明了他,方才可行。
    (伯牙就石上少憩,書僮退立於後。
    (不多時,鐘公在左手官路上徐步而來,他髯垂玉線,髮挽銀絲,箬冠野服,左手舉籐杖
    (,右手攜竹籃。
    (伯牙起身整衣,待鐘公走近即向前施禮。
    (鐘公不慌不忙,將右手竹籃輕輕放下,雙手舉籐杖還禮,)
鍾 公:先生有何見教?
伯 牙:請問兩頭路,那一條路往集賢村去的?
鍾 公:那兩頭路,就是兩個集賢村。(左手拄杖,右手指左路,)左手是上集賢村,(再指右路
    ()
    右手是下集賢村,通衢三十里官道。先生從谷出來,正當其半。東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
    五里。不知先生要往那一個集賢村?
    (伯牙左右各看了一看,默默無言,正自沈吟。)
鍾 公:先生這等吟想,一定那說路的,不曾分上下,總說了個集賢村,教先生沒處抓尋了。
伯 牙:正是。
鍾 公:兩個集賢村中,有一二十家莊戶,大抵都是隱遁避世之輩。老夫在這山裡,多住了幾年,
    正是『土居三十載,無有不親人』。這些莊戶,不是舍親,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賢村必是
    訪友,只說先生所訪之友姓甚名誰,老夫就知他住處了。
伯 牙:學生要往鍾家莊去。
    (老者聞「鍾家莊」三字,一雙昏花眼內,撲簌簌掉下淚來。)
鍾 公:(愁道)先生別家可去,若說鍾家莊,(手一揮,低頭道)不必去了。
伯 牙:(一驚)卻是為何?
鍾 公:先生到鍾家莊,要訪何人?
伯 牙:要訪子期。
    (老者聞言,放聲大哭)
鍾 公:子期鍾徽,乃吾兒也。去年八月十五採樵歸晚,遇晉國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講論之間,意
    氣相投。臨行贈黃金二笏,吾兒即買書攻讀,老拙無才,不曾禁止。旦則採樵負重,暮則
    誦讀辛勤,心力耗廢,染成怯疾,數月之間,已亡故了。
    (伯牙聞言,五內崩裂,淚如湧泉,大叫一聲,傍山崖跌倒,昏絕於地。
    (鐘公和書僮用手扶起伯牙,鐘公問書僮道)
鍾 公:此位先生是誰?
書 僮:(低聲)就是俞伯牙老爺。
鍾 公:(恍然)原來是吾兒好友。
    (伯牙甦醒,坐於地下,口吐痰涎,雙手搥胸,慟哭不已。)
伯 牙:(哭道)賢弟呵,我昨夜泊舟,還說你爽信,豈知已為泉下之鬼!你有才無壽了!
鍾 公:(一同拭淚,勸伯牙)吾兒已去,俞大夫不要哭傷了身子。
    (伯牙哭罷起來,重向鍾公施禮。)
伯 牙:老伯,令郎還是停柩在家,還是出瘞郊外了?
鍾 公:(嘆道)一言難盡!亡兒臨終,老夫與拙荊坐於臥榻之前。亡兒遺語矚付道:『修短由天
    ,兒生前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死後乞葬於馬安山江邊。與晉大夫俞伯牙有約,欲踐前言
    耳。』
    (伯牙不禁又流下淚來。)
鍾 公:老夫不負亡兒臨終之言,適才先生來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兒鍾徽之家。今日是百
    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紙錢,往墳前燒化,何期與先生相遇!
伯 牙:既如此,奉陪老伯,就墳前一拜。
    (書僮代太公提了竹籃。)
    
    
19**時間:接 地點:山谷
    (鍾公策杖引路,伯牙隨後,書僮尾隨,復進谷口。
    (果見一丘新土,在於路左。)
伯 牙:(伯牙整衣下拜)賢弟在世為人聰明,死後為神靈應。愚兄此一拜,誠永別矣!
    (拜罷,放聲大哭。
    (驚動山前山後、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問行的住的、遠的近的,聞得朝中大臣來祭鍾子
    (期,迴繞墳前,爭先觀看。
    (伯牙哭了一陣,轉頭看見圍觀眾人,)
伯 牙:此行卻不曾擺得祭禮,無以為情。(叫書僮)把瑤琴取來,等我撫琴一操,以告亡弟。
    (書僮把瑤琴取出囊來,放於祭石台上,伯牙盤膝坐於墳前,凝思片刻,止淚撫琴。)
伯 牙:(歌)去年江邊與君會,重訪但見土一坏,來歡去何苦兮,慘然我心悲,(又流下淚來)
    (曲當未終,正停頓間,那些看者,聞琴韻稍住,鼓掌大笑,一哄而散。)
伯 牙:(對鍾公)老伯,下官撫琴,弔令郎賢弟,悲不能已,眾人為何而笑?
鍾 公:鄉野之人,不知音律。聞琴聲以為取樂之具,故此長笑。
伯 牙:(感慨良久無語。又喃喃道)不遇知音者不彈,賢弟所言,原該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
    ?
鍾 公:老夫幼年也頗習。如今年邁,五官半廢,模糊不懂久矣。
伯 牙:(長嘆)歷盡天涯無足語,不是知音不與談,此曲從此終兮。
    (伯牙於衣裌間取出解手刀,割斷琴絃,雙手舉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
    (殘,金徽零亂。)
鍾 公:(大驚)先生為何摔碎此琴?
伯 牙:(流淚)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鍾 公:原來如此,可憐!可憐!
伯 牙:老伯高居,端的在上集賢村,還是下集賢村?
鍾 公:荒居在上集賢村第八家就是。先生如今又問他怎的?
伯 牙:下官傷感在心,不敢隨老伯登堂了。隨身帶得有黃金十鎰,一半代令郎甘旨之奉,一半買
    幾畝祭田,為令郎春秋掃墓之費。待下官回本朝時,上表告歸林下。那時卻到上集賢村,
    迎接老伯與老伯母同到寒家,以盡天年。
鍾 公:(連連擺手)如何使得!耽誤大夫前程,老夫罪過了!
伯 牙:吾即子期,子期即吾也。老伯勿以下官為外人相嫌。(向書僮)來。
    (書僮取出黃金,伯牙接過後親手遞與鍾公手中,後哭拜於地。
    (鍾公答拜。
    (鏡頭拉遠。)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