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 地點: 
(眾人愈疑。)
一 人:(有一人獨出曰)秦法素無重賞,今忽有此令,必有計議。縱不能得五十金,亦豈無薄賞!
(遂荷其木,竟至北門立之。)
(百姓從而觀者如堵。)


42**時間: 地點: 
(吏奔告衛鞅,鞅召其人至,獎之曰)
衛 鞅:爾真良民也,能從吾令!
(隨取五十金與之)吾終不失信於爾民矣。
(市人互相傳說,皆言左庶長令出必行,預相誡諭。)
(次日,將新令頒布,市人聚觀,無不吐舌。)
(──此周顯王十年事也。)


43**時間: 地點: 
(只見新令上云:
    一、定都:秦地最勝,無如咸陽,被山帶河,金城千里。)
(今當遷都咸陽,永定王業。)
(一、建縣:凡境內村鎮,悉并為縣。)
(每縣設令丞各一人,督行新法;不職者,輕重議罪。)
(一、闢土:凡郊外曠土,非車馬必由之途及田間阡陌,責令附近居民開墾成田。)
(俟成熟之後,計步為畝,照常輸租。)
(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
(步過六尺為欺,沒田入官。)
(一、定賦:凡賦稅悉照畝起科,不用井田什一之制。)
(凡田皆屬於官,百姓不得私尺寸。)
(一、本富:男耕女織,粟帛多者,謂之良民,免其一家之役;惰而貧者,沒為官家奴僕。)
(棄灰於道,以惰農論;工商則重征之。)
(民有二男,即令分異,各出丁錢;不分異者,一人出兩課。)
(一、勸戰:官爵以軍功為敘,能斬一敵首,即賞爵一級;退一步者即斬。)
(功多者受上爵,車服任其華美不禁;無功者雖富室,止許布褐乘犢。)
(宗室以軍功多寡為親疏,戰而無功,削其屬籍,比於庶民。)
(凡有私下爭鬥者,不論曲直,並皆處斬。)
(一、禁奸:五家為保,十家相連,互相覺察,一家有過,九家間舉;不舉者,十家連坐,俱腰斬。

(能首奸者,與克敵同賞。)
(告一奸,得爵一級;私匿罪人者,與罪人同。)
(客舍宿人,務取文憑辨驗,無驗者不許容留。)
(凡民一人有罪,併其室家沒官。)
(一、重令:政令既出,不問貴賤,一體遵行;有不遵者,戮以狥。)
(新令既出,百姓議論紛紛,或言不便,或言便。)
(鞅悉令拘至府中,責之)
衛 鞅:汝曹聞令,但當奉而行之。言不便者,梗令之民也;言便者,亦媚令之民也。此皆非良民!
(悉籍其姓名,徙於邊境為戍卒。)
(大夫甘龍杜摯私議新法,斥為庶人。)
(於是道路以目相視,不敢有言。)


44**時間: 地點: 
(衛鞅乃大發徒卒,築宮闕於咸陽城中,擇日遷都。)
(太子駟不願遷,且言變法之非。)
衛 鞅:(怒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不可加刑;若赦之,則又非法。
(乃言於孝公,坐其罪於師傅。)
(將太傅公子虔劓鼻,太師公孫賈鯨面。)
百 姓:(相謂曰)太子違令,且不免刑其師傅,況他人乎?
(鞅知人心已定,擇日遷都。)


45**時間: 地點: 
(雍州大姓徙居咸陽者,凡數千家。)
(分秦國為三十一縣,開墾田畝,增稅至百餘萬。)
(衛鞅常親至渭水閱囚,一日誅殺七百餘人,渭水為之盡赤,哭聲遍野,百姓夜臥,夢中皆
戰。)
(於是道不拾遺,國無盜賊,倉廩充足,勇於公戰,而不敢私鬥。)
(秦國富強,天下莫比。)
(於是興師伐楚,取商於之地,武關之外,拓地六百餘里。)
(周顯王遣使冊命秦為方伯,於是諸侯畢賀。)


46**時間: 地點: 
(是時,三晉惟魏稱王,有吞併韓趙之意,聞衛鞅用於秦國,嘆曰)
魏 王:悔不聽公叔痤之言也!
(時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等俱卒,乃捐厚幣,招來四方豪傑。)
(鄒人孟軻字子輿,乃子思門下高弟。)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嫡孫。)
(孟軻得聖賢之傳於子思,有濟世安民之志。)
(聞魏惠王好士,自鄒至魏,惠王郊迎,禮為上賓,問以利國之道。)
孟 軻:臣遊於聖門,但知有仁義,不知有利。
(惠王迂其言,不用,軻遂適齊。)


47**時間: 地點: 
(周之陽城,有一處地面,名曰鬼谷。)
(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
(內中有一隱者,但自號曰鬼谷子,相傳姓王名栩,晉平公時人,在雲夢山與宋人墨翟,一
同採藥修道。)
(那墨翟不畜妻子,發願雲遊天下,專一濟人利物,拔其苦厄,救其危難。)
(惟王栩潛居鬼谷,人但稱為鬼谷先生。)
(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
(那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
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
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沖舉可俟。)
(那先生既知仙家沖舉之術,為何屈身世間?只為要度幾個聰明弟子,同歸仙境,所以借這
個鬼谷棲身。)
(初時偶然入市,為人占卜,所言吉凶休咎,應驗如神。)
(漸漸有人慕學其術。)
(先生只看來學者資性,近著那一家學問,便以其術授之。)
(一來成就些人才,為七國之用;二來就訪求仙骨,共理出世之事。)
(他住鬼谷,也不計年數。)
(弟子就學者不知多少,先生來者不拒,去者不追。)


48**時間: 地點: 
(幾個有名的弟子:齊人孫賓、魏人龐涓、張儀、洛陽人蘇秦。)
(賓與涓結為兄弟,同學兵法;秦與儀結為兄弟,同學游說;各為一家之學。)
(龐涓學兵法三年有餘,自以為能,忽一日,為汲水,偶然行至山下,聽見路人傳說魏國厚
幣招賢,訪求將相,龐涓心動,欲辭先生下山,往魏國應聘。)
(又恐先生不放,心下躊躇,欲言不言。)
(先生見貌察情,早知其意,笑謂龐涓曰)
先 生:汝時運已至,何不下山,求取富貴?
(龐涓聞先生之言,正中其懷,跪而請曰)
龐 涓:弟子正有此意,未審此行可得意否?
先 生:汝往摘山花一枝,吾為汝占之。
(龐涓下山,尋取山花。)
(此時正是六月炎天,百花開過,沒有山花。)
(龐涓左盤右轉,尋了多時,止覓得草花一莖,連根拔起,欲待呈與師父。)
龐 涓:(忽想道)此花質弱身微,不為大器。
(棄擲於地,又去尋覓了一回。)


49**時間: 地點: 
(可怪絕無他花,只得轉身將先前所取草花,藏於袖中,回復先生)
龐 涓:山中沒有花。
先 生:既沒有花,汝袖中何物?
(涓不能隱,只得取出呈上。)
(其花離土,又先經日色,已半萎矣。)
汝知此花之名乎?乃馬兜鈴也。一開十二朵,為汝榮盛之年數。採於鬼谷,見日而萎;鬼傍著
委,汝之出身,必於魏國。
(龐涓暗暗稱奇。)
但汝不合見欺,他日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不可不戒!吾有八字,汝當記取:『遇羊而
榮,遇馬而瘁。』
龐 涓:(再拜曰)吾師大教,敢不書紳!


50**時間: 地點: 
(臨行,孫賓送之下山,龐涓)
龐 涓:某與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貴,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同立功業。
孫 賓:吾弟此言果實否?
龐 涓:弟若謬言,當死於萬箭之下!
孫 賓:多謝厚情,何須重誓!
(兩下流淚而別。)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