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 至 第一三〇

121**時間:中午 地點:堤壩上
    (到了十三四里,只見那壩上的報馬,來來往往,一會一匹,一會一匹。
    (到了晌午時候,各營盤裡,掌號齊人,把隊伍都開到大堤上去。)
旁 白:(災民)不好!恐怕要出亂子!俺們趕緊回去預備搬家罷! 
        
    
    
122**時間:三更 地點:堤壩上
    (那一夜裡,三更時候,又趕上大風大雨,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
    (那些村莊上的人,大半都還睡在屋裡,呼的一聲,水就進去。
    (驚醒過來,連跑是跑,水已經過了屋簷。
    (天又黑,風又大,雨又急,水又猛。)
    
    
123**時間:四更 地點:民壩上
    (  〔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蟻分送饅頭〕)
    (到了四更多天,風也息了,雨也止了,雲也散了,透出一個月亮,湛明湛明。
    (那村莊裡頭的情形是看不見的了,只有靠民壩近的,還有那抱著門板或桌椅板凳的,
    (漂到民壩跟前,都就上了民壩。
    (還有那民壩上住的人,拿竹竿子趕著撈人,也撈 起來的不少。
    (這些人得了性命,喘過一口氣來,都號啕痛哭。)
    
    
124**時間:四更 地點:南門舖子 
    (六月十五這一天,翠環娘兒們正在南門舖子裡,半夜裡聽見有災民嚷說,)
旁 白:(災民)水下來了!水下來了!
    (大家聽說,都連忙起來。穿著褂褲就連忙跑到街上看,城也開了,人都望城外跑。
    (城圈子外頭本有個小壩,壩有五尺多高,這些人都出去守小壩。
    (那時雨才住,天還陰著。
    (一霎時,只見城外人,拼命價望城裡跑。
    (又見縣官也不坐轎子,跑進城裡來,上了城牆。)
縣 官:城外人家,不許搬東西!叫人趕緊進城,就要關城,不能等了!
    (翠環娘兒們也都扒到城牆上去看,這裡許多人用蒲包裝泥。
    (縣官在城上喊,)
縣 官:人都進了城了,趕緊關城。
    (許多人用土包把城門後頭疊上了。
    (齊二叔也上了城牆,這時候,雲彩已經回了山,月亮很亮的。
    (翠環媽看見齊二叔,問道,)
翠環媽:今年怎正利害?
齊二叔:可不是呢!往年倒口子,水下來,初起不過尺把高。正水頭到了,也不過二尺多高,沒有過三尺
    的。總不到頓把飯的工夫,水頭就過去,總不過二尺來往水。今年這水真霸道!一來就一尺多,
    一霎就過了二尺!縣大老爺看勢頭不好,恐怕小壩守不住,叫人趕緊進城罷。大哥這兩天沒見,
    敢是在莊子上麼?可擔心的很呢!
翠環媽:(哭道)可不是呢!
        
        
    
    
125**時間:接上 地點:城上
    (當時只聽城上一片嘈嚷,眾人嚷道,)
旁 白:(眾人)小壩漫咧!小壩漫咧!
    (城上的人呼呼價往下跑。翠環媽哭著就地一坐,說,)
翠環媽:俺就死在這兒不回去了!
    (翠環沒法,只好陪著在旁邊哭。
    (只聽眾人說,)
旁 白:(眾人)城門縫裡過水!
    
    
126**時間:接上 地點:城上
    (那無數人就亂跑,抓著被褥、衣服全拿去塞城門縫子。
    (一會兒把咱街上估衣鋪的衣服,布店裡的布,都拿去塞了城門縫子。
    (漸漸聽有災民說,)
旁 白:(災民)不過水了!
    (又聽有災民嚷說,)
旁 白:(災民)土包單弱,恐怕擋不住!
    (許多人就到店裡去搬糧食口袋,望城門洞裡去填。
    (一會看著搬空了,許多人就到紙店裡搬紙,到棉花店裡搬棉花,又是搬個乾淨。)
    
    
127**時間:黃昏 地點:城上
    (一直鬧到太陽大歪西,夥計們才把翠環媽灌醒了。
    (翠環媽醒了,睜開眼看看,說,)
翠環媽:老奶奶呢?
夥 計:在屋裡睡覺呢,不敢驚動他老人家。
翠環媽:也得請他老人家起來吃點麼呀!
    (翠環媽走到屋裡,看見老奶奶躺在牀上。
    (上去摸了摸她鼻子裡,已經沒有氣。
    (翠環媽哇的一聲,吃的兩口稀飯,跟著一口血塊子一齊嘔出來,又昏過去了。
    (虧得個老王媽在老奶奶身上盡自摩挲,忽然嚷道,)
老王媽:不要緊!心口裡滾熱的呢。
    (忙著嘴對嘴的吹氣,又喊,)
老王媽:快拿薑湯來。
        
        
    
    
128**時間:晚上 地點:上房裡
    (老殘和黃人瑞坐在炕上,)
老 殘:(對黃人瑞道)我也聽說,究竟是誰出的這個主意,拿的是什麼書,你老哥知道麼?
黃人瑞:我是庚寅年來的,這是己丑年的事,我也是聽人說,未知確否。據說是史鈞甫史觀察創的議,拿
    的就是賈讓的《治河策》。他說當年齊與趙、魏以河為境,趙、魏瀕山,齊地卑下,作堤去河二
    十五里,河水東抵齊堤,則西泛趙、魏,趙、魏亦為堤,去河二十五里。
老 殘:真正迂腐。
    
    
129**時間:白天 地點:院上
    (司道官員們都在院上,史鈞甫將這幾句指與大家看,說,)
史鈞甫:可見戰國時兩堤相距是五十里地了,所以沒有河患。今日兩民壩相距不過三四里,即兩大堤相距
    尚不足二十里。比之古人,未能及半,若不廢民壩,河患斷無已時。
宮 保:這個道理我也明白,只是這夾堤裡面盡是村莊,均屬膏腴之地,豈不要破壞幾萬家的生產嗎?
    (史鈞甫又指《治河策》給宮保看,說,)
史鈞甫:請看這一段說,難者將曰,若此敗壞城郭田廬家墓以萬數,百姓怨恨。賈讓說昔大禹治水,山陵
    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闢伊闕,折砥柱,破碣石,墮斷天地之性,尚且為之。況此乃人工所造
    ,何足言也?
    (頓了一頓,說道,)
史鈞甫:小不忍則亂大謀,宮保以為夾堤裡的百姓,廬墓生產可惜,難道年年決口就不傷人命嗎,此一勞
    永逸之事。所以賈讓說,大漢方制萬里,豈其與水爭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
    恙,故謂之上策。漢朝方制,不過萬里,尚不當與水爭地。我國家方制數萬里,若反與水爭地,
    豈不令前賢笑後生嗎?
史鈞甫:(又指同人道)三策遂成不刊之典,然自漢以來,治河者率下策也。悲夫!漢、晉、唐、宋、元
    、明以來,讀書人無不知賈讓《治河策》等於聖經賢傳,惜治河者無讀書人,所以大功不立也。
    宮保若能行此上策,豈不是賈讓二千年後得一知己?功垂竹帛,萬世不朽!
宮 保:(皺著眉頭)但是一件要緊的事,只是我捨不得這十幾萬百姓現在的身家。
    (官員甲起身說道,)
官員甲:如果可以一勞永逸,何不另酬一筆款項,把百姓遷徙出去呢?
宮 保:(沉吟道)只有這個辦法,尚屬較妥。
    
    
130**時間:晚上(接26場) 地點:上房裡
黃人瑞:(對著翠環說道)後來怎麼樣呢?你說呀!
翠 環:後來我媽拿定主意,聽他去,水來,俺就淹死去!
翠 花:那下一年我也在齊東縣,俺住在北門俺三姨家。十六那天,俺到城牆上,看見那河裡漂的東西,
    不知有多少呢,也有箱子,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戶門扇。那死人更不待說,漂的滿河都是,不
    遠一個,不遠一個,也沒人顧得去撈。有有錢的,打算搬家,就是僱不出船來。
老 殘:船呢?上那裡去了?
翠 花:都被官裡拿了差,送饅頭去了。
老 殘:送饅頭給誰吃?要這些船幹啥?
翠 花:饅頭功德可就大了!那莊子上的人,被水沖的有一大半。還有一少半呢,都是急玲點的人,一見
    水來,就上了屋頂,所以每一個莊子裡屋頂上總有百把幾十人。四面都是水,到那兒摸吃的去呢
    ?有餓急了,重行跳到水裡自盡的。
老 殘:官裡就送饅頭去了?
翠 花:虧得有撫台派的委員,駕著船各處去送饅頭,大人三個,小孩兩個。第二天又有委員駕著空船,
    把他們送到北岸。這不是好極的事嗎?誰知這些渾蛋還有許多蹲在屋頂上不肯下來呢!問他為啥
    ,他說在河裡有撫台給他送饅頭,到了北岸就沒人管他吃。其實撫台送了幾天就不送了,他們還
    是餓死。儜說這些人渾不渾呢?
老 殘:(向黃人瑞道)這事真正荒唐!是史觀察不是,雖未可知,然創此議主人,卻也不是壞心,並無
    一毫為己私見在內。只因但會讀書,不諳世故,舉手動足便錯。孟子所以說『盡信書,則不如無
    書。』豈但河工為然?天下大事,壞於奸臣者十之三四;壞於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
    七也!
    
    
    〔第五集〕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