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 至 第七八
71**時間: 地點:
(上軍元帥郤缺,急使人以趙穿之事報之趙盾。)
趙 盾:(大驚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
(乃傳令三軍,一時並出,與秦交戰。)
(再說趙穿馳入秦壁,白乙丙接住交鋒,約戰三十餘合,彼此互有殺傷。)
(西乞術方欲夾攻,見對面大軍齊至,兩下不敢混戰,各鳴金收軍。)
72**時間: 地點:
(趙穿回至本陣,問於趙盾曰)
趙 穿:我欲獨破秦軍,為諸將雪恥,何以鳴金之驟也?
趙 盾:秦大國,未可輕敵,當以計破之。
趙 穿:用計用計,吃了一肚子好氣!
報 子:秦國有人來下戰書。
(趙盾使臾駢接之。)
(使者將書呈上,臾駢轉呈於趙盾。)
(盾啟而觀之,書曰--兩國戰士,皆未有缺,請以來日決一勝負!)
趙 盾:謹如命。
(使者去後,臾駢謂趙盾曰)
臾 駢:秦使者口雖請戰,然其目徬徨四顧,似有不寧之狀,殆懼我也,夜必遁矣。請伏兵於河口,
乘其將濟而擊之,必大獲全勝。
趙 盾:此計甚妙!
(正欲發令埋伏,胥甲聞其謀,告於趙穿。)
(穿遂與胥甲同至軍門,大呼曰)
胥 甲:眾軍士聽吾一言:我晉國兵強將廣,豈在西秦之下?秦來約戰,已許之矣;又欲伏兵河口,
為掩襲之計,是豈大丈夫所為耶?
(趙盾聞之,召謂曰)
趙 盾:我原無此意,勿得撓亂軍心也!
(秦諜者探得趙穿和胥甲軍門之語,乃連夜遁走,復侵入瑕邑,出桃林塞而歸。)
(趙盾亦班師,回國治洩漏軍情之罪,以趙穿為君婿,且是從弟,
(特免其議;專委罪於胥甲,削其官爵,逐去衛國安置。)
(又曰)臼季之功,不可斬也!(仍用胥甲之子胥克為下軍佐。)
73**時間: 地點:
(周頃王五年,趙盾懼秦師復至,使大夫詹嘉居瑕邑,以守桃林之塞。)
臾 駢:(進曰)河曲之戰,為秦畫策者土會也。此人在秦,吾輩豈能高枕而臥耶?
(趙盾以為然,乃於諸浮之別館,大集六卿而議之。)
(那六卿--趙盾、郤缺、欒盾、荀林父、臾駢、胥克。)
(是日六卿畢至,趙盾開言曰)
趙 盾:今狐射姑在狄,士會在秦,二人謀害晉國,當何策以待之?
荀林父:請召射姑而復之。射姑雖堪境外之事,且子犯舊勳,宜延其賞。
郤 缺:不然。射姑雖係宿勳,然有擅殺大臣之罪。若復之,何以儆將來乎?不如召士會。士會順柔
而多智,且奔秦非其罪也。狄遠而秦逼,欲除秦害,先去其助,言召士會者是。
趙 盾:秦方寵任土會,請之必不從,何計而可復之?
臾 駢:駢所善一人,乃先臣畢萬之孫,名壽餘,即魏犨之從子也。見今食邑於魏,雖在國中帶名世
爵,未有職任。此人頗能權變,要招來士會,只在此人身上。
(乃附趙盾之耳曰)如此恁般……何如?
趙 盾:(大喜曰)煩吾子為我致之。
74**時間: 地點:
(六卿既散,臾駢即夕往叩壽餘之門,壽餘相迎坐定。)
(臾駢請至密室,以招士會之策,告於壽餘,壽餘應允。)
(臾駢回復了趙盾。)
75**時間: 地點:
(次早,趙盾奏知靈公,言)
趙 盾:秦人屢次侵晉,宜令河東諸邑宰,各各團練甲伍,結寨於黃河岸口,輪番戍守。並責成食采
之人,往督其事,倘有失利,即行削奪,庶肯用心防範。
(靈公准奏。)
(又曰)魏大邑也。魏倡之,諸邑無敢不從矣。
(乃以靈公之命召魏壽餘,使督責有司,團兵出戌。)
壽 餘:(奏曰)臣蒙主上錄先世之功,衣食大縣,從未知軍旅之事。況河上綿延百餘里,處處可濟
,暴露軍士,守之無益。
趙 盾:(怒曰)小臣何敢撓吾大計?限汝三日內,取軍籍呈報!再若抗違,當正軍法!
76**時間: 地點:
(壽餘嘆息而出,回家悶悶不悅。)
(妻子叩問其故,壽餘)
壽 餘:趙盾無道,欲我督戍河口,何日了期?汝可收拾家資,隨我往秦國,從士會去可也。
(吩咐家人整備車馬。)
(是夜索酒痛飲,以進饌不潔,鞭膳夫百餘,猶恨恨不絕,言欲殺之。)
(膳夫奔趙府,首告壽餘欲叛晉奔秦之事,趙盾使韓厥帥兵往捕之。)
(厥放走壽餘,只擒獲其妻子,下於獄中。)
77**時間: 地點:
(壽餘連夜遁往秦國,見秦康公,告訴趙盾如此恁般,強橫無道。)
壽 餘:妻子陷獄,某孤身走脫,特來投降。
康 公:(問士會)真否?
士 會:晉人多詐,不可信也。若壽餘果真降,當以何物獻功?
(壽餘於袖中出一文書,乃是魏邑土地人民之數,獻於康公)
明公能收壽餘,願以食邑奉獻。
康 公:(康公又問士會)魏可取否?
(壽餘以目盼士會,且躡其足。)
(士會雖奔在秦,然心亦思晉,見壽餘如此光景,陰會其意,乃對曰)
士 會:秦棄河東五城,為姻好也。今兩國治兵相攻,數年不息,攻城取邑,惟力是視。河東諸城,
無大於魏者,若得魏而據之,以漸收河東之地,亦是長策。只恐魏有司懼晉之討,不肯來歸
耳!
壽 餘:魏有司雖晉臣,實魏氏之私也。若明公率一軍屯於河西,遙為聲援,臣力能致之。
秦康公:(顧士會曰)卿熟知晉事,須同寡人一行。
(乃拜西乞術為將,士會副之,親率大軍前進。)
78**時間: 地點:
(既至河口,安營了畢,前哨報)
西乞術:河東有一枝軍屯劄,不知何意?
壽 餘:此必魏人聞有秦兵,故為備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誠得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
往,諭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
(康公命士會同往,士會頓首辭曰)
士 會:晉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測。倘臣往諭而從,是國家之福也。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復以臣
不堪事之故,加罪於臣之妻孥,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
(康公不知士會為詐,乃曰)
康 公:卿宜盡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晉人拘留,寡人當送還家口,以表相與之情。
(與士會指黃河為誓。)
繞 朝:(諫曰)士會,晉之謀臣,此去如巨魚縱壑,必不來矣。君奈何輕信壽餘之言,而以謀臣資
敵乎?
康 公:此事寡人能任之,卿其勿疑。
(士會同壽餘辭康公而行。)
(繞朝慌忙駕車追送,以皮鞭贈士會)
繞 朝:子莫欺秦國無智士也,但主公不聽吾言耳。子持此鞭馬速回,遲則有禍。
(士會拜謝,遂馳車急走。)
(士會等渡河而東。)
第十六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