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 至 第二〇
11**時間: 地點:
(時周襄王十二年,晉兵已休息歲餘。)
(文公一日坐朝,謂群臣)
晉文公:鄭人不禮之仇未報,今又背晉款楚。吾欲合諸侯問罪何如?
先 軫:諸侯屢勤矣。今以鄭故,又行徵發,非所以靖中國也。況我軍行無缺,將士用命,何必外求
?
晉文公:秦君臨行有約,必與同事。
先 軫:(對曰)鄭為中國咽喉,故齊桓欲伯天下,每爭鄭地。今若使秦共伐,秦必爭之,不如獨用
本國之兵。
晉文公:鄭鄰晉而遠於秦,秦何利焉?
(乃使人以兵期告秦,約於九月上旬,同集鄭境。)
(文公臨發,以公子蘭從行。蘭乃鄭伯捷之庶弟,向年逃晉,仕為大夫。)
(及文公即位,蘭周旋左右,忠謹無比,故文公愛近之。此行蓋欲借為嚮導也。)
公子蘭:(辭曰)臣聞:『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之國。』君有討於鄭,臣不敢與其事。
晉文公:卿可謂不背本矣!
(乃留公子蘭於東鄙,自此有扶持他為鄭君之意。)
(晉師既入鄭境,秦穆公亦引著謀臣百里奚,大將孟明視,
(副將杞子、逢孫、楊孫等,車二百乘來會。)
(兩下合兵攻破郊關,直逼曲洧,築長圍而守之。)
(晉兵營於函陵,在鄭城之西。)
(秦兵營於氾南,在鄭城之東。)
(遊兵日夜巡警,樵採俱斷。)
12**時間: 地點:
(鄭文公手足無措。)
叔 詹:(進曰)秦晉合兵,其勢甚銳,不可與爭。但得一舌辯之士,往說秦公,使之退兵,秦若退
師,晉勢已孤,不足畏矣。
鄭文公:誰可往說秦公者?
叔 詹:(對曰)佚之狐可。
(鄭伯命佚之狐。)
佚之狐:(對曰)臣不堪也,臣願舉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懸河漢,舌搖山嶽之士,但其老不見用。
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說,不患秦公不聽矣。
鄭文公:是何人?
佚之狐:考城人也,姓燭名武,年過七十,事鄭國為圉正,三世不遷官。乞主公加禮而遣之!
(鄭伯遂召燭武入朝,見其鬚眉盡白,傴僂其身,蹣跚其步,左右無不含笑。)
(燭武拜見了鄭伯,奏曰)
燭 武:主公召老臣何事?
鄭文公:佚之狐言子舌辯過人,欲煩子說退秦師,寡人將與子共國。
燭 武:(再拜辭曰)臣學疏才拙,當少壯時,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況今老耄,筋力既竭,語言發
喘,安能犯顏進說,動千乘之聽乎?
鄭文公:子事鄭三世,老不見用,孤之過也。今封子為亞卿,強為寡人一行。
佚之狐:(在旁贊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時,委之於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辭。
(燭乃受命而出。)
(時二國圍城甚急,燭武知秦東晉西,各不相照。)
(是夜命壯士以繩索縋下東門,逕奔秦寨。)
13**時間: 地點:
(將士把持,不容入見。)
(武從營外放聲大哭,營吏擒來稟見穆公。)
秦穆公:是誰人?
燭 武:老臣乃鄭之大夫燭武是也。
秦穆公:所哭何事?
燭 武:哭鄭之將亡耳!
秦穆公:鄭亡,汝安得在吾寨外號哭?
燭 武:老臣哭鄭,兼亦哭秦。鄭亡不足惜,獨可惜者秦耳!
(穆公大怒,叱曰)
秦穆公:吾國有何可惜?言不合理,即當斬首!
(武面無懼色,疊著兩個指頭,指東畫西,說出一段利害來。)
燭 武:秦晉合兵臨鄭,鄭之亡,不待言矣。若亡鄭而有益於秦,老臣又何敢言?不惟無益,又且有
損,君何為勞師費財,以供他人之役乎?
秦穆公:汝言無益有損,何說也?
燭 武:鄭在晉之東界,秦在晉之西界,東西相距,千里之遙。秦東隔於晉,南隔於周,能越周晉而
有鄭乎?鄭雖亡,尺土皆晉之有,於秦何與?夫秦晉兩國,毗鄰並立,勢不相下。晉益強,
則秦益弱矣。為人兼地,以自弱其國,智者計不出此。且晉惠公曾以河外五城許君,既入而
旋背之,君所知也。君之施於晉者,累世矣,曾見晉有分毫之報於君乎?晉侯自復國以來,
增兵設將,日務兼並為強。今日拓地於東,既亡鄭矣,異日必思拓地於西,患且及秦。君不
聞虞虢之事乎?假虞君以滅虢,旋反戈而中虞。虞公不智,助晉自滅,可不鑒哉!君之施晉
,既不足恃,晉之用秦,又不可測。以君之賢智,而甘墮晉之術中,此臣所謂『無益而有損
』,所以痛哭者此也!
(穆公靜聽良久,聳然動色,頻頻點首曰)
秦穆公:大夫之言是也!
百里奚:(進曰)燭武辯士,欲離吾兩國之好,君不可聽之!
燭 武:君若肯寬目下之圍,定立盟誓,棄楚降秦。君如有東方之事,行李往來,取給於鄭,猶君外
府也。
(穆公大悅,遂與燭武歃血為誓,反使杞子、逢孫、楊孫三將,
(留卒二千人助鄭戍守,不告於晉,密地班師而去。)
14**時間: 地點:
(秦穆公私與鄭盟,背晉退兵,晉文公大怒。)
狐 偃:(進曰)秦雖去不遠,臣請率偏師追擊之。軍有歸心,必無鬥志,可一戰而勝也。既勝秦,
鄭必喪膽,將不攻自下矣。
晉文公:不可。寡人昔賴其力,以撫有社稷。若非秦君,寡人何能及此?以子玉之無禮於寡人,寡人
猶避之三舍,以報其施,況婚姻乎?且無秦,何患不能圍鄭?
(乃分兵一半,營於函陵,攻圍如故。)
鄭文公:(謂燭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晉兵未退,如之奈何?
燭 武:(對曰)聞公子蘭有寵於晉侯,若使人迎公子蘭歸國,以請成於晉,晉必從矣。
鄭 伯:此非老大夫,亦不堪使也。
石申父:武勞矣,臣願代一行。
(乃攜重寶出城,直叩晉營求見。)
15**時間: 地點:
(文公命之入。)
(石申父再拜,將重寶上獻,致鄭伯之命曰)
石申父:寡君以密邇荊蠻,不敢顯絕,然實不敢離君侯之宇下也。君侯赫然震怒,寡君知罪矣。不腆
世藏,願效贄於左右。寡君有弟蘭,獲侍左右,今願因蘭以乞君侯之憐。君侯使蘭監鄭之國
,當朝夕在庭,其敢有二心!
晉文公:汝離我於秦,明欺我不能獨下鄭也,今又來求成,莫非緩兵之計,欲俟楚救耶?若欲我退兵
,必依我二事方可。
石申父:請君侯命之!
晉文公:必迎立公子蘭為世子,且獻謀臣叔詹出來,方表汝誠心也。
16**時間: 地點:
(石申父領了晉侯言語,入城回復鄭伯。)
鄭文公: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徵,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
叔 詹:(對曰)臣聞『主憂則臣辱,主辱則臣死。』今晉人索臣,臣不往,兵必不解。是臣避死不
忠,而遺君以憂辱也。臣請往!
鄭文公:子往必死,孤不忍也!
叔 詹:(對曰)君不忍於一詹,而忍於百姓之危困,社稷之隕墜乎?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君
何愛焉?
(鄭伯涕淚而遣之。)
17**時間: 地點:
(石申父同侯宣多,送叔詹於晉軍,言)
石申父:寡君畏君之靈,二事俱不敢違。今使詹聽罪於幕下,惟君侯處裁!且求賜公子蘭為敝邑之適
嗣,以終上國之德。
(晉侯大悅,即命狐偃召公子蘭於東鄙,命石申父侯宣多在營中等候。)
(晉侯見了叔詹,大喝)
晉文公:汝執鄭國之柄,使其君失禮於賓客,一罪也;受盟而復懷貳心,二罪也。
(命左右速具鼎鑊,將烹之。)
(叔詹面不改色,拱手謂文公)
叔 詹:臣願得盡言而死。
晉文公:汝有何言?
叔 詹:(對曰)君侯辱臨敝邑,臣常言於君曰:『晉公子賢明,其左右皆卿才,若返國,必伯諸侯
。』及溫之盟,臣又勸吾君:『必終事晉,無得罪,罪且不赦。』天降鄭禍,言不見納。今
君侯委罪於執政,寡君明其非辜,堅不肯遣;臣引『主辱臣死』之義,自請就誅,以救一城
之難。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殺身救國,仁也。仁智忠勇
俱全,有臣如此,在晉國之法,固宜烹矣!
晉文公:(乃據鼎耳而號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為戒!
(文公悚然,命赦勿殺)
晉文公:寡人聊以試子,子真烈士也!
(加禮甚厚。)
(不一日,公子蘭取至,文公告以相召之意;使叔詹同石申父侯宣多等,
(即以世子之禮相見,然後跟隨入城。)
(鄭伯立公子蘭為世子,晉師方退。)
18**時間: 地點:
(是年魏犨醉後,墜車折臂,內傷病復發,嘔血斗餘死。)
(文公錄其子魏顆嗣爵。)
(未幾,狐毛狐偃,亦相繼而卒。)
晉文公:(哭之慟曰)寡人得脫患難,以有今日,多賴舅氏之力,不意棄我而去,使寡人失其右臂矣
。哀哉!
胥 臣:(進曰)主公惜二狐之才,臣舉一人,可為卿相,惟主公主裁!
晉文公:卿所舉何人也?
胥 臣:臣前奉使,舍於冀野,見一人方秉耒而耨,其妻饋以午餐,雙手捧獻,夫亦斂容接之。夫祭
而後食,其妻侍立於旁。良久食畢,夫俟其妻行而後復耨,始終無惰容。夫妻之間,相敬如
賓,況他人乎?臣聞『能敬者必有德。』往問姓名,乃郤芮之子郤缺也。此人若用於晉,不
弱於子犯。
晉文公:其父有大罪,安可用其子乎?
胥 臣:以堯舜為父,而有丹朱商均之不肖;以鯀為父,而有禹之聖;賢不肖之間,父子不相及也。
君奈何因已往之惡,而棄有用之才乎?
晉文公:善。卿為我召之。
胥 臣:臣恐其逃奔他國,為敵所用,已攜歸在臣家中矣。君以使命往,方是禮賢之道。
(文公依其言,使內侍以簪纓袍服,往召郤缺。)
郤 缺:(再拜稽首辭曰)臣乃冀野農夫,君不以先臣之罪,加之罪戮,已荷寬宥,況敢賴寵以玷朝
班?
(內侍再三傳命勸駕,郤缺乃簪佩入朝。)
(郤缺生得身長九尺,隆準豐頤,聲如洪鐘。)
(文公一見大喜,乃遷胥臣為下軍元帥,使郤缺佐之。)
(復改二行為二軍,謂之「新上」「新下」。)
(以趙衰將「新上軍」,箕鄭佐之;胥臣之子胥嬰將「新下軍」,先都佐之。)
(舊有三軍,今又添二軍,共是五軍,亞於天子之制,豪傑向用,軍政無闕。)
(楚成王聞之而懼,乃使大夫鬥章請平於晉。)
(晉文公念其舊德,許之通好,使大夫陽處父報聘於楚。)
19**時間: 地點:
(周襄王二十四年,鄭文公捷薨。)
(群臣奉其弟公子蘭即位,是為穆公,果應昔日夢蘭之兆。)
(是冬,晉文公有疾,召趙衰、先軫、狐射姑、陽處父諸臣,入受顧命,
(使輔世子驩為君,勿替伯業。)
(復恐諸子不安於國,預遣公子雍出仕於秦,公子樂出仕於陳。)
(雍乃杜祁所生,樂乃辰嬴所生也。)
(又使其幼子黑臀,出仕於周,以親王室。)
(文公薨,在位八年,享年六十八歲。)
(世子驩主喪即位,是為襄公。)
(襄公奉文公之柩,殯於曲沃。)
20**時間: 地點:
(說秦將杞子、逢孫、楊孫三人,屯戍於鄭之北門。)
(見晉國送公子蘭歸鄭,立為世子,忿然曰)
楊 孫:我等為他戍守,以拒晉兵,他又降服晉國,顯得我等無功了。
(已將密報知會本國。)
(秦穆公心亦不忿,只礙著晉侯,敢怒而不敢言。)
(及公子蘭即位,待杞子等無加禮。)
杞 子:(遂與逢孫楊孫商議)我等屯戍在外,終無了期。不若勸吾主潛師襲鄭,吾等皆可厚獲而歸
。
(正商議間,又聞晉文公亦薨,舉手加額曰)
杞 子:此天贊吾成功也!
(遂遣心腹人歸秦,言於穆公)
心腹人:鄭人使我掌北門之管,若遣兵潛來襲鄭,我為內應,鄭可滅也。晉有大喪,必不能救鄭。況
鄭君嗣位方新,守備未修,此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