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 至 第五〇
41**時間: 地點:
(展喜至柳下,見了展獲,道達君命。)
展 獲:齊之伐我,欲紹桓公之伯業也。夫圖伯莫如尊王,若以先王之命責之,何患無辭?
展 喜:(復於僖公曰)臣知所以卻齊矣。
(僖公已具下犒師之物,無非是牲醴粟帛之類,裝做數車,交與展喜。)
42**時間: 地點:
(喜至北鄙,齊師尚未入境,乃迎將上去。)
(至汶南地方,剛遇齊兵前隊,乃崔夭為先鋒。)
(展喜先將禮物呈送崔夭。)
(崔夭引至大軍,謁見齊侯,呈上犒軍禮物)
展 喜: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臨於敝邑,使下臣喜奉犒執事。
齊孝公:魯人聞寡人興師,亦膽寒乎?
展 喜:(答曰)小人則或者膽寒,下臣不知也。若君子,則全無懼意。
齊孝公:汝國文無施伯之智,武無曹劌之勇,況正逢飢饉,野無青草,何所恃而不懼?
展 喜:(答曰)敝邑別無所恃,所恃者先王之命耳。昔周先王封太公於齊,封我先君伯禽於魯,使
周公與太公割牲為盟,誓曰:『世世子孫,同獎王室,無相害也。』此語載在盟府,太史掌
之。桓公是以九合諸侯,而先與莊公為柯之盟,奉王命也。君嗣位九年,敝邑君臣,引領望
齊曰:『庶幾修先伯主之業,以親睦諸侯。』若棄成王之命,違太公之誓,墮桓公之業,以好為仇,
度君侯之必不然也。敝邑恃此不懼。
齊孝公:子歸語魯侯,寡人願修睦,不復用兵矣。
(即日傳令班師。)
43**時間: 地點:
(展喜還魯,復命於僖公。)
臧孫辰:齊師雖退,然其意實輕魯。臣請偕仲遂如楚,乞師伐齊,使齊侯不敢正眼覷魯,此數年之福
也。
(僖公以為然。)
(乃使公子遂為正使,臧孫辰為副使,行聘於楚。)
(臧孫辰素與楚將成得臣相識,使得臣先容於楚王,謂楚王)
臧孫辰:齊背鹿上之約,宋為泓水之戰,二國者,皆楚仇也。王若問罪於二國,寡君願悉索敝賦,為
王前驅。
(楚成王大喜。)
(即拜成得臣為大將,申公叔侯副之,率兵伐齊。)
(取陽穀之地,以封齊桓公之子雍,使雍巫相之。)
(留甲士千人,從申公叔侯屯戍,以為魯之聲援。)
(成得臣奏凱還朝。)
44**時間: 地點:
(令尹子文時已年老,請讓政於得臣。)
楚成王:寡人怨宋,甚於怨齊。子玉已為我報齊矣,卿為我伐宋,以報鄭之仇。俟凱旋之日,聽卿自
便何如?
子 文:臣才萬不及子玉,願以自代,必不誤君王之事。
楚成王:宋方事晉,楚若伐宋,晉必救之。兩當晉宋,非卿不可,卿強為寡人一行。
(乃命子文治兵於暌,簡閱車馬,申明軍法。)
45**時間: 地點:
(子文滿意欲顯子玉之能,是日草草完事,終朝畢事,不戮一人。)
楚成王:卿閱武而不戮一人,何以立威?
子 文:(奏曰)臣之才力,比於強弩之末矣。必欲立威,非子玉不可。
(楚王更使得臣治兵於蒍。)
(得臣簡閱精細,用法嚴肅,有犯不赦,竟一日之長,方纔事畢。)
(總計鞭七人之背,貫三人之耳,真個鐘鼓添聲,旌旗改色。)
楚成王:(喜曰)子玉果將才也!
(子文復請致政,楚王許之。)
(乃以得臣為令尹,掌中軍元帥事。)
46**時間: 地點:
(群臣皆造子文之宅,賀其舉薦得人,致酒相款。)
(時文武畢集,惟大夫蒍呂臣有微恙不至。)
(酒至半酣,閽人報)
有人報:門外有一小兒求見。
(子文命召人。)
(那小兒舉手鞠躬,竟造末席而坐,飲酒啖炙,傍若無人。)
(有人認識此兒,乃蒍呂臣之子,名曰蒍賈,年方一十三歲。)
子 文:(異之)某為國得一大將,國老無不賀,爾小子獨不賀,何也?
蒍 賈:諸公以為可賀,愚以為可弔耳!
子 文:(怒曰)汝謂可弔,有何說?
蒍 賈:愚觀子玉為人,勇於任事,而昧於決機。能進而不能退,可使佐鬥,不可專任也。若以軍政
委之,必至僨事。諺云『太剛則折』,子玉之謂矣!舉一人而敗國,又何賀焉?如其不敗,
賀未晚也。
左 右:此小兒狂言,不須聽之。
(蒍賈大笑而出,眾公卿俱散。)
47**時間: 地點:
(明日,楚王拜得臣為大將,親統大兵,糾合陳、蔡、鄭、許四路諸侯,
(一同伐宋,圍其緡邑。)
(宋成公使司馬公孫固如晉告急。)
(晉文公集群臣問計。)
先 軫:(進曰)方今惟楚強橫,而於君有私恩。今楚戍穀伐宋,生事中原,此天授我以救災恤患之
名也。取威定伯,在此舉矣!
晉文公:寡人欲解齊宋之患,如何而可?
狐 偃:(進曰)楚始得曹而新婚於衛,是二國又皆主公之仇也。若興師以伐曹衛,楚必移兵來救,
則齊宋寬矣。
晉文公:善。
(乃以其謀告公孫固,使回報宋公,令其堅守。)
(公孫固領命去了。)
(文公以兵少為慮。)
趙 衰:(進曰)古者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我曲沃武公,始以一軍受命。獻公始作二軍
,以滅霍、魏、虞、虢諸國,拓地千里。晉在今日,不得為次國,宜作三軍。
晉文公:三軍既作,遂可用否?
趙 衰:未也。民未知禮,雖聚而易散。君盍大蒐以示之禮,使民知尊卑長幼之序,動親上死長之心
,然後可用。
晉文公:作三軍,必須立元帥,誰堪其任?
趙 衰:(對曰)夫為將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學。君如求智勇之將,不患無人。若求有學
者,臣所見惟郤縠一人耳。縠年五十餘矣,好學不倦,說《禮》《樂》而敦《詩》《書》。
夫《禮》、《樂》、《詩》、《書》,先王之法,德義之府也。民生以德義為本,兵事以民
為本。惟有德義者,方能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晉文公:善。
(乃召郤縠為元帥,縠辭不受。)
晉文公:寡人知卿,卿不可辭!
(強之再三,乃就職。)
48**時間: 地點:
(擇日,大蒐於被廬,作中上下三軍。)
(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祁瞞掌大將旗鼓。)
(使狐偃將上軍,偃辭曰)
狐 偃:臣兄在前,弟不可以先兄。
(乃命狐毛將上軍,狐偃佐之。)
(使趙衰將下軍,衰辭曰)
趙 衰:臣貞慎不如欒枝,有謀不如先軫,多聞不如胥臣。
(乃命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犨為車右,趙衰為大司馬。)
(郤縠登壇發令。)
(三通鼓罷,操演陣法,少者在前,長者在後,坐作進退,皆有成規。)
(有不能者,教之;三教而不遵,以違令論,然後用刑。)
(一連操演三日,奇正變化,指揮如意。)
(眾將見卻縠寬嚴得體,無不悅服。)
(方欲鳴金收軍,忽將臺之下,起一陣旋風,竟將大帥旗杆,吹為兩段,眾皆變色。)
郤 縠:帥旗倒折,主將當應之。吾不能久與諸子同事,然主公必成大功。
(眾問其故,縠但笑而不答。)
(時周襄王十九年,冬十二月之事也。)
49**時間: 地點:
(明年春,晉文公議分兵以伐曹衛,謀於郤縠。)
郤 縠:(對曰)臣已與先軫商議停當矣。今日非與曹衛為難也,分兵可以當曹衛,而不可以當楚。
主公宜以伐曹為名,假道於衛,衛曹方睦,必然不允。我乃從南河濟師,出其不意,直搗衛
境,所謂『迅雷不及掩耳』,勝有八九。既勝衛,然後乘勢而臨曹。曹伯素失民心,又惕於
敗衛之威,其破曹必矣!
晉文公:(喜曰)子真有學之將也!
(即使人如衛假道伐曹。)
50**時間: 地點:
(衛大夫元咺請於成公曰。)
元 咺:始晉君出亡過我,先君未嘗加禮。今來假道,君必聽之。不然,彼將先衛而後曹矣。
衛成公:寡人與曹共服於楚,若假以伐曹之路,恐未結晉歡,而先取楚怒也。怒晉,猶恃有楚,並怒
楚,將何恃乎?
(遂不許。)
(晉使回報文公。)
晉文公:不出元帥所料也!
(乃命迂道南行。)
(渡了黃河,行至五鹿之野。)
晉文公:嘻!此介子推割股處也!
(不覺淒然淚下,諸將皆感嘆助悲。)
魏 犨:吾等當拔城取邑,為君雪往年之恥,何用嘆息?
先 軫:武子之言是也。臣願率本部之兵,獨取五鹿。
(文公壯其言,許之。)
魏 犨:吾當助子一臂。
(二將升車前進。)
(先軫令軍士多帶旗幟,凡所過山林高阜之處,便教懸插,務要透出林表。)
魏 犨:吾聞『兵行詭道』,今遍張旗表,反使敵人知備,不知何意?
先 軫:衛素臣服於齊,近改事荊蠻,國人不順,每虞中國之來討。吾主欲繼齊圖伯,不可示弱,當
以先聲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