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麒麟殿董賢固寵
卻說帝素強無疾病,時楚王梁王來朝,明旦當辭去,又欲拜孔光為丞相,已刻侯印書贊。昏夜平善入宮,次日晨早,忽聞宮中大亂。皇太后急自進宮,只見帝挺臥帳中,已不能言,陰精湧出不止,頃刻氣絕。太后立詔大司馬王莽,究問發病狀。趙昭儀已自殺矣。
帝無嗣,早已立定定陶共王之子為太子,於是即位,即哀帝,以孔光為丞相,罷大司馬王莽就第。帝欲收攬威柄,而很愎不明,初以師丹為大司嗎,又策免大司空何武,遣就國,而以丹為大司空,以傅喜為大司馬。後以共皇立廟京師事,下議,獨師丹以為不可,不合上意,以細事下廷尉,劾丹大不敬,免為庶人,復賜爵關內侯。又以朱博為丞相。孔光忤傅太后指,免為庶人。師丹亦免為庶人。大臣黜陟無定,又下尚書僕射鄭崇獄,免司隸孫寶為庶人。
時侍中董賢,性和柔便佞少上三歲,美麗無雙,得倖於上,貴震朝廷,常與上臥起。妻得通引籍殿中,女弟為昭儀,父恭為少府。詔將作大匠,為賢起大第於北闕下,窮極技巧。又為賢起塚塋於義陵旁,周垣數里。於是鄭崇極諫,上責崇曰:「君自門庭如市,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上怒,下崇獄。司隸孫寶上書曰:「崇獄覆治,榜掠將死,卒無一辭,道路稱冤。疑昌與崇內有纖芥,浸潤相陷,請治昌以解眾心。」蓋尚書令趙昌諛旨,奏崇與宗族通來往,疑有奸三。於是詔曰:「司隸主附下罔上,國之賊也,免為庶人。」而崇死獄中。
封董賢為高安侯,孫寵為方陽侯,息夫躬為宜陵侯。諫大夫鮑宣復上書諫曰:
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特權,獨亂天下,奢泰無度,窮困百姓,是以日食且十,彗星四起,危亡之徵,陛下所親見也。今奈何反覆劇於前乎?朝臣無有大儒骨鯁之士,論議通古今,憂國如饑渴者。敦外親小童,倖臣董賢等在省戶下。陛下欲與此共承天地,安海內,甚難!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陛下官非其人,而望天悅民服,豈不難哉!孫寵、息夫躬奸人之雄,惑世尤劇,宜以時罷退。及外親幼童,未通經術者,皆宜令體,就外傅。急徵傅喜,使領外親;何武、師丹、孔光、彭宣,龔勝可大委任。陛下尚容無功德者甚眾,曾不能忍武等邪?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為心,不得自專快意而已也。
上覽奏不喜,以宣名儒,優容之。
明年,復益封董賢二千戶。時王嘉為丞相,乃封還詔書,諫曰:「爵祿、土地,天之有也。王者代天爵人,不宜濫授。董賢佞幸之臣,陛下傾爵位以貴之,單貨財以富之,損至尊以寵之,流聞四方,皆同怨疾。」云云。上大怒,召嘉詣尚書,以他事責問。孔光等遂奏嘉迷國罔上,不道,詔召丞相詣廷尉詔獄。嘉喟然仰天歎曰:「幸得充備宰相,不有進賢退不肖,以是負國,死有餘責。」遂不食,嘔血而死。
以孔光為丞相。上故令賢私過孔光家。光聞賢來,知上欲尊寵董賢,乃警戒衣冠出門以待,望見賢車,乃垂手卻入,賢至中門,光入閣,既下車,乃趨出拜謁。迎送恭謹,不敢用賓主鈞敵之禮。上喜,立拜光兩兄子為諫大夫常侍。
賢由是權與人主侔矣。上方珍寶,盡歸董氏。嘗共上晝寢,左右白事,上欲起,而賢偏籍上袖,恐驚賢寐,乃斷袖而起,其寵愛如此。後置酒麒麟殿,上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中常侍丁閎進曰:「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無窮,統業至重,天子無戲言。」上默然。左右遣閎出,閎遂上書曰:「昔文帝幸鄧通,不過中大夫,武帝幸韓嫣,賞賜而已,皆不在大位。今賢無功封侯,列備鼎足,喧嘩道路,不當天心。」上下從,亦不罪之。元壽二年五月,以董賢為大司馬,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六月,帝崩,時年二十五歲。在位六年。
太皇太后聞帝崩,立即駕往未央宮,收取璽綬。召大司馬賢,問以喪事調度,賢憂懼不能對。太后曰:「新都侯莽,前奉送先帝大行,曉習故事,吾令莽佐君。」賢頓首曰:「宰甚。」太后遣使者馳召莽。莽至,以太后指,使尚書劾董賢,不親醫藥,禁止不得入宮殿。賢免冠徒跳詣闕,莽又以太后有詔,即闕下冊收賢印綬,罷歸第。賢歸、與妻即日皆自殺。家人惶恐,夜葬之。莽疑其詐死,發其棺至獄診視,因埋於獄中。籍沒其家財,得四十二萬萬。父恭與家屬徙合浦。後人有詩歎曰:
雲陽舍人貌自工,年才二十為三公。
法堯禪舜尚不惜,何況斷褒枕席中。
孝武當年稱好色,思患預防殺鉤弋。
嬖一幸豎忘祖宗,欲綿漢祚何由得,
後人空罵新都賊。
太皇太后乃詔公卿舉可為大司馬者。太皇太后即天帝後王政君,莽之姑也。於是孔光以下皆舉王莽,忽有兩位大臣出班大聲曰:「不可不可!」二公是誰?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