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層次 應用層次

               第三節 理解層次

  理解概分兩類,靜態為「體」,動態為「用」。在概念組合中,最常知、最常用者被整理成為「部首」。於是,一種「系統關係」自然形成,即「體之可動者」,適為造字「應用」的基本法則。以此法則,細查部首,再與概念分類比較,果然各「部首」完全符合靜態定義。至於組合字則依其特性,若係「動態」,則一律為「用」。
  舉例而言:凡「手部」之字,幾乎都是「手動」之「應用義」(西方文法謂之「動詞」);凡「心部」之字,則代表「心情」之「感覺義」(西方文中謂之形容詞、副詞),這些正是常識分類的「體用」明證。

  一、體用

    字首原有分類,組合為體後,其組合義不離其衷(全部資料請見附一),如:

      |類|感 覺 因 素 |意 覺 因 素 |認 識 因 素 |
     
      |日|強光,熱燥,巨遠|自然物,一天  |溫度,時間,天體|
      |門|固定形,通口,大|人造物,生活用 |位置,用途,形狀|
      |月|弱光,涼靜,巨遠|自然物,三十天 |溫度,時間,天體|
      |骨|不定形,堅硬  |身體部分,支撐 |位置,色澤,形狀|
      |豸|自然形,可懼  |自然物     |動態,環境,形狀|
      |皿|幾何形,平滑  |人造物     |位置,用途,形狀|
      |目|圓形,黑色,小 |感覺器官,在臉部|位置,  ,形狀|
      |貝|形色麗,堅硬,小|動物,材料用  |位置,  ,形狀|
      |鼎|固定形,堅硬  |用器,生活用  |位置,用途,形狀|
      |囗|空間,巨大   |空間範圍,地域 |位置,用途,形狀|
      |金|反光,硬銳重冷 |自然物,材料用 |性質,用途,形狀|
      |木|長條形,穩固實在|植物,材料用  |性質,用途,形狀|
      |皮|柔軟,堅韌,光滑|身體部分,保護 |性質,用途,形狀|
      |寸|工具      |認知標準    |工具      |

  二、屬性

     部首皆出自象形,與字身結合,或為象徵概念、或為形聲字符。根據概念分類表,部首多屬
   客觀靜態、客觀,具象中本存及人造各半,抽象則以應用為主,茲一一具列如下:

    1,本存之部首悉為自然形,有:
      本體--日月金水土气玉石山
      植物--木禾黍麻米麥瓜竹艸
      肢體--目舌身頁肉血羽皮毛爪骨鼻角心手足髟耳尸齒
      動物--魚龜鼠鳥黽鹿隹虍貝豸豕羊虫犬馬牛

    2,人造者必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食衣--臼缶豆皿酉衣巾革韋糸
      住行--門龠瓦車舟几广宀冂邑阜
      起居--鼎鼓鬲爻辵斤斗寸
      工作--耒聿网殳矢矛匕弓刀

    3,規範者多供辨知,刺激或參數。
      定義--歹方齊高面首長工么囗士夊小大里疋
      根源--力光色音彡香火
      現象--谷黃雨青赤白夕鬼風穴疒黑巛

    4,應用者多係感覺、認知所致。
      訊息--言采老辛甘爿片玄冫曰文無龍
      事件--彳鬥非辵走行見用比支攴八飛止艮
      關係--生父子女氏干欠逮臣自至入立又

  三、功能

    漢字功能強大,應用靈活異常,無不與基因息息相關:

    1,輸入、輸出
        ①,電腦鍵盤輸入:一種輸入方法,其目的係為了令電腦認知者。一般人以為,只要
        編一種代碼,把文字輸入即可。實則,如果在編碼之際,未能建立有效的聯接介面,
        且無基因以供認知,則不能達到相互溝通之效益。
          電腦屏幕輸出:一種文字顯示,其目的係表達電腦所認知者。同前述之理,如僅
        係字形的顯示而無溝通目的,其意義不大。

        ②,語音輸入:將語音轉換成「文字」,如未經過「理解」,則不能「實際應用」,
        充其量只是「列表圈選」而已。語音是人類最方便之溝通介面,未來電腦不可或缺,
        中文電腦必須藉漢字基因徹底解決之。
          語音輸出:語音合成似較簡單,實則不然。因語音中包含了「情緒變化」,而情
        緒變化又涉及概念理解,仍然與漢字基因密不可分。

        ③,圖形輸入:漢字本係圖形文字,雖經歷代改良,使之「符號化、中性化」,而喪
        失了原形。但是「圖形定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為「圖形範圍」(從事圖像處理之
        工作者,無不視「圖像分割」為難事),在漢字中,卻保留下來了。這種「方塊」字,
        一字一圖,涇渭分明。據此,可以分析「圖形基因」,並以之編碼,是則,圖形亦可
        視同文字編碼輸入。
          圖形輸出:圖形所佔之信息量過大,但在基因處理下,空間效率可增進千、萬倍。
        資訊時代之到來,係因「類比訊號」之「數位化」;而下一個時代當圖形基因化後,
        其功效不言可喻也。

    2,時空效率
        人是無效率的動物,因此才會對電腦有強烈的依賴性。電腦效率之高低,目前在西式
      的商業體制下,是建立在其軟硬體的設計上。軟件工程師為了提高其「經濟效益」,以便
      於「大量生產」,全面犧牲了使用者的「操作效率」,一律採用「高階語言」(一種易學
      易用但笨重無比的程序工具)。
        為此,欲求當前的電腦理解人意,是不可能的夢想(美國舉全國之力,由1950年
      發展至今,連門都未入)。
        漢字基因所佔的空間極小,又能直接與硬件介面聯接,欲令電腦理解人意(如能設計
      成功),其時空效率比諸當前的電腦,將高出「無窮大倍」。

    3,安全設計
       「理解」對人類意義重大,如果設計成為「軟件程序」,極易遭「駭客」竄改(如以黑
      為白,以非為是,不過改一個位元即可)。為了避免這種禍害,唯有設計成為硬件,以符
      合「基因」的結構,也唯有採用基因技術始能夠達成理解目的。



               第四節 應用層次


  假定有一理想的「剛體」系統,如有能量作用其上,在一定的時間中,該剛體任何部位上之能量大小均等。再當能量由一個剛體傳導至另一剛體時,能量必須先經過一「介於兩者間之面」,是稱「介面」(任何系統之間,皆為介面)。此介面可假設為一個剛體或無數層剛體所組成,其層次愈少,效率愈高。
  然而,剛體只是一種理想,也可以說是一種系統理論,真正的「剛體」並不存在。慣性宇宙中炁能不滅,一個作用的損耗是另一個作用的介面。概念本就是無數感知結合的非線性系統,其應用與溝通,涉及許多非線性介面,諸如刺激大小、感官靈敏性、記憶力強弱、環境影響、主觀認知與意念等,在在形成干擾,以致效率不高。
  僅以甲乙二人對話為例,設若甲之表達能力為80%(基於各種因素,100%是絕對沒有可能的),而乙之理解力亦為80%(一般人只得一半,40%),則信息的傳播效率只得64%(若甲乙皆為40%,結果是16%)。
  人生最大的問題,是一己之「靈智」被禁錮在「肉體」中,必須與他人溝通,以擴大經驗範圍。然而,基於每個人對語言、文字的介面認識不清,在層層損耗下,人與人之間,經常溝通不良,偏偏又固執成見,以致誤會頻生。
  人類對外在刺激的基本介面是「感官」,原則上,各人之感官功能相若(所差者靈敏度而已),外在刺激的差異也可以忽略。但是,在刺激形成概念之間,介面層層(經過感官、神經原、大腦皮層,再經體內激素、行為反饋、利害認知等),各人之概念不僅相去甚大,而且變化不停,永無止境。
  因此,要發揮個人最大的「能量」,須先將其各層介面徹底理順,務必要「概念清楚」,層次分明,統一在客觀的體系下。漢字基因的價值就在於此,基於圖形跨種族特性,任何民族都可採用,讀音則毫無影響。而且漢字僅有256種概念基因,每種基因平均衍生30個概念,共有8000多個有意義者之概念,其餘之形聲字,則可達數萬。
  任何語言文字都自成系統,不容置疑。但並非任何語文系統都具備概念分類、認知、理解的層次,而缺乏概念系統,語文必須通過學習,應用時也不離字典,更談不到電腦理解了。

  下文就漢字應用之辨識認知、介面規劃、自然語言,略作說明:

  一、辨識認知:

      辨識係電腦的功能,因電腦不具神智,而要為人服務,必須具備與人類同步的辨識功能。
    由於人類行為中,百分之八十五依靠視覺實踐,因之視覺辨識最為重要。
      視覺辨識是以光影為對象,根據預定的需求,而選擇符合目的之技術。在漢字基因中,字
    辨是八大要素之一,在此略作說明:
      視覺辨識首先要做「事前處理」,即先偵測光影灰度,將物件之邊沿設成「單線體」,利
    用數系逐一檢查之。由數系可知此單線之向限、線性、轉角,再檢查各單線之結構狀況,配合
    環境空間的特徵,以及概念定義,是為辨識認知。

      在數學上,一條線是線,一億條線還是線,一條線不論長短,變化無窮。但在數系下,不
    論什麼線,都可根據理解一層一層分析下去。只要明確地知道是「直線、曲線、循環、錯綜」,
    數系就夠了!
      各線段可分三才,線段由上向下掃瞄,上為天,代表起點,下為地,代表終止或轉向為連
    續線段(再與天接則為循環);中為人,因勢不斷變化,長短不定。「天、地」決定光影整體
    之形,「人」為本形,若其「數系1=0」,表示一直線,「數系1=級數、數系2=0」表
    示弧線,「數系n=亂數」,代表線段錯綜複雜一應自然。
      再看常識,「消逝線」一定是直的,「人造物」都是直線、曲線、循環線,「自然物」則
    為「錯綜線」。到這個地步,可知,直線只存在室內或人造物。於室內,根據視角的消逝線,
    可分「五區」:上區為天花板、下為地板、側為牆壁。五區中之物件各有其必然關係,再根據
    線條與位置方向,物物可辨可識(同理,語音可辨)。
      物可識、質亦可偵,用「一元--物質分子」、「兩儀--陰陽力場」、「三才--天地
    人結構」、「四象--前後左右方位」來分析圖像,假設物質分子為「1」(0為無);分子
    有動態(陽)、靜態(陰)兩種狀況,三才象徵引力向(作用力同),上天為始、下地為止、
    人在中為動;四象為空間,容物供查焉。
      顯然,靜者不動,力場無作用,凡分子場相碰撞,硬體即提供「中斷」(令軟體處理);
    若物下未接地,必向下移(v=[gt2^]/2),移至分子碰撞為止。就這麼簡單,以老朽所設計且
    已成功之「圖文系統」考驗,確實可用硬體設計之。再若將各種運動以E=MV2^設計,連打鬥、
    運動,甚至於頭髮、衣物之飄動都能順乎自然了。
      辨識程式應有「目標認知」,否則「無目標、無從判斷」。是故「寫一個辨識程式賣錢」,
    此路不通!蓋「賣錢不能視作「目標」」!故「辨識之正確與否」,相當於辨識之結果與「此
    程式之目標」符合與否。
      比如說,有一「文字辨識套件」以辨識漢字為對象,當有「標準可資對照」。再如辨識之對
    象為數字、金錢,則其認知基礎應為資料來源,以便複核。再如「車輛自動駕駛控制」,則重點
    在於「安全」,舉凡與安全有關者,應視為標的。
      餘不贅。

  二、文字辨識:

       以倉頡輸入法為例,以輸入字母逆向應用,可根據字形之左右上下取形,各數系(加上
     下延伸條件)相當於字母之線索,如:
       橫向連續數系:凡各點連續(介面當另查)者,是知為「一形」。
       斜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斜向連續(右高左低)者,是知為「斜」。
       斜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斜向連續(左高右低)者,是知為「捺」。
       縱向連續數系:凡各點於上下相連者,知為直。
       非連續之轉折形,悉見倉頡字母之定義。
       既得數系值,再根據倉頡輸入法規則,輸出代表之字母,即得文字辨識。
     
  三、幾何圖形辨識:

       若係「向量資料」,必有「體」之建構,若無,宜偵測其邊沿,以建立之。
       根據「物體之相關位置」,查體用關係表,如:
         室內多係「人造物」,必有「常識規範」。
         其地平面在圖形最低處,垂直向上,必有接觸介面,查何物可置於地上,可矣!
       若係點陣資料,須先將點陣處理為線、面、體,再作幾何圖形辨識。
       若無法形成幾何圖形,則多為自然景物,另查「自然物特性庫」。

  二、介面設計

       於概念分類表中,「介面欄」中之各種感覺(感覺基因請見本書第四章-第二節),需
     建立介面始能實用。
       介面之一當是感官,與漢字基因有關之感官有四:視覺即眼、聽覺為耳、觸覺是膚、意
     覺係意識。視聽器材充斥市場,各種應用介面齊全,觸覺可用壓電晶體,設計容易。唯有意
     識不可或缺,必須用電腦式另行設計之。
       本書:第一章-第二節-四、認識模組,即為意識介面之方塊圖。當各種基因匯集於中
     樞時,在動機、立場、目標的激蕩下,那一剎間,一個決策成型,是為意識。意識主導人的
     思想、行為,在漢字基因的網絡結構下,可與介面啣接,四通八達。

       其餘各種感覺,所能傳達之訊息,悉皆「表面」。表面係指所視之某處,光線傳來之最
     初影像。如研究一物,苟僅究表面,實無深度可言,欲究其餘,必須透過表面,是可謂之「
     深層」。深層亦須透過介面,於概念分類表中,本體欄及應用欄即為預設之基因介面,是故
     漢字基因能由淺入深,適用於人類各個階層。
  
  三、自然語言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溝通方式,其內容絕對主觀,但其形式必須符合地域性的客觀認知,
    否則達不到溝通的目的。如若某種機體有溝通的意識,只要具備前述的客觀語言,就可以與
    該地域的人類溝通。這種客觀語言,就可以稱之為「自然語言」。
      所以,自然語言必須有系統性、辨識性,以供某種系統與他系統溝通。在即將到來的世局
    中,人類已非唯一的智能系統,而任何系統欲與人類共存,公用的語言必不可少。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