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雙印紋尚留仙跡 九千歲代辯沉冤

  且說威遠王九千歲正在殿上擺宴款待曹元帥,與高公眾將慶功賀喜。正在歡飲,只聽喧嚷之聲,王爺即令太監去看。原來是那啞叭任守志要闖府門,門上的將校兵丁只當是個瘋子,趕來攔阻,不容他進去,啞叭急的喊叫起來。太監看了回來,跪在駕前稟道:「府外有一啞叭,抵死只要進來,被門上人攔住,他發急喊叫,所以驚動王爺。」雙印正在座中,聽得此言,吃了一驚,滿面通紅,站將起來,連忙出席,走至駕前,拜倒在地,口呼:「千歲,此人乃臣的仲兄,生患喑啞疾,臣幼失父母,全虧啞兄撫養成人,坐臥起居,不肯少離半步。自臣上京應考以來,直跟至此。今日想是尋臣來此,鄄野之人不曉規矩,罪該萬死,乞千歲寬恩恕宥。」王爺聽畢,點頭道:「照卿所言,你這啞兄友愛之篤,令人可嘉。卿既為正印之職,慶功宴上,也許有他一座。弟貴兄榮,不枉他一番撫養。卿且平身,召他進殿賜宴,共慶太平盛世。」當下雙印謝恩歸坐,王爺傳令令單居士進見。
  不多時,啞叭隨令而進。只見他不慌不忙走來,放下包裹,向九千歲端端正正參拜了。王爺見他頭戴福字青巾,身穿寶藍絹道袍,雲鞋淨襖,腰緊係絲條,生的方面大耳,眉目清楚,三指掩口髭鬚,年約三旬以上,面貌十分良善。旁邊太監吩咐道:「單居士聽真:王爺鴻恩盛典,賜你與弟同宴,謝恩入坐。」
  只見他向上磕頭將恩謝,站起身來四下觀。看見高公西邊坐,邁步連忙走向前。望著老爺將頭叩,深深四拜在平川。鎮國王一見忙站起,離坐出席用手挽。這啞叭手拉高公指自己,口內哈哈三五番。鬆了高公又拉雙印,手拍胸膛指指天。回身打開小包裹,取出了紅綾小被與衣衫。拿在雙印身上比,拉拉扯扯叫他穿。這小爺滿面通紅無好氣,立怔了文武眾官員。啞叭急的團團轉,口內哈哈手不閒。推了高公又推雙印,恨的他跑來跑去咬牙關。王爺看著微微笑,揣度其中必有緣。鎮國王看著衣被心參想,又把那啞叭留神仔細觀。忽然想起任守志,與他容貌是一般。算來年齒多相對,定有蹊蹺在裡邊。莫非那是兒雙印,被他扶養這些年?細瞧這守英面目如黎氏,有八成是我高門拜孝男。可惜這啞叭不能言就裡,縱是親生認也難。老爺正自心暗想,只見那啞叭不住喚連天。推著雙印把高公拜,搬著脖子按著肩。鬧的雙印無主意,又氣又惱又羞慚。止望推他出府門,用手拉衣住外牽。啞叭抱住了雙印的腿,咕咚坐在地平川。哈哈點手把高公叫,拍地拍心又指天。性緊的曹爺心焦燥,熱汗渾身鳳目圓。九千歲坐上哈哈笑,啟齒開言把令旨傳。
  王爺見此光景,也就猜料了八九,向下叫道:「單小將軍不必逐他,你且進殿,我有話問你。」小爺不敢怠慢,連忙上殿。拜到駕前。王爺吩咐平身,把高公喚至面前。王爺看看高公,又看雙印,看看雙印,又看看高公,見他二人不但面貌骨格果是父子,即那說話聲音竟是相彷。遂向高公問道:「孤聞卿家曾有一子,早年失去,其時年幾歲?穿著什麼顏色衣服,可還記得麼?」高公道:「彼時罪臣奉旨徵番,家中之事,一概不知。及至前歲回京,方曉失子之事。聽說是中秋之夜,那時年才三歲,如今十四個年頭,在時一十七歲了。所穿衣服,臣實不曉,惟鄭昆知道。」千歲點頭,命人去喚蒼頭。又向高公問道:「那啞叭方才望你下拜,可是相識嗎?」高公道:「說時話長,當日臣在家中之日,先塋祭掃,從雪中救起叔嫂二人,一為朱氏,一為啞子任守志。臣留叔嫂看守墳塋。這是二十年前之事。今日看那單居士面貌,雖與任守志相似,但只是年深日久,改變童顏,臣心中不敢作準。」那啞叭聽見高公說道「任守志」三個字,跑至駕前,跪在地下,把手指著鼻子,哼哈個不了。千歲說:「你莫非就是任守志麼?」啞叭點頭。
  正說至此,將鄭昆喚到。王爺先令人將衣被包起。蒼頭進殿拜倒,王爺問道:「昔年丟你小主人之時,是什麼時候?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身邊帶著何物,你還記得嗎?鄭昆道:「小人記得。乃中秋之夜,及十六日,主母命小人寫招帖尋找,上開年貌衣色:大紅實地夾紗衫子,元青緞背甲,綠綢灑花單褲,哪叱小帽,珍珠銷一團,銀鐲兩個,紅綾小被一床。那珍珠乃金絲串貫,界牌上刻著欽賜二字。」王爺聽畢,命把包裹打開,大家觀看,一件一件數點,與鄭昆說的一件不錯。蒼頭猛然一見,驚詫非常,失聲道:「這可是我小公子的衣物。這、這、這是那裡得來?」王爺笑道:「這就是了。老頭兒,你且起來,孤叫你見一個人。」蒼頭叩首平身,王爺手指雙印說:「你看!」蒼頭睜開老眼,看見雙印的容貌又似高公,又像素娘,不由的心中驚驚喜喜,疑疑惑惑,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此刻九千歲與眾將都料准十分,單小將軍必是高姓之子,只恨啞叭不能明明白白說出底裡,十分使人悶燥,別人還可,把個曹元帥只急的雙手暗搓,心內說:「這還了得!」只見王爺向眾說道:「這衣被既然相對,啞居士又如此光景,這小將軍定是高卿之子了,列位以為何如?」眾將一齊說:「千歲明見極是。」千歲說:「待孤再猜上一猜。啞居士,你且聽真,同大眾在此聽孤猜猜你的心事,猜的是,你便點頭,猜錯了,你擺手。」啞叭點頭依命,兩隻眼望著王爺。王爺說:「你真是高鎮國雪中所救的任守志麼?」啞叭點頭兒。王爺指著雙印說:「他可是中秋夜所失高姓之子麼?」啞叭點頭,帶著哈哈。王爺說:「想是他被人謀害,遇你救下,因念昔日大德,撫養恩人之子長大成名,周全至此,使他父子相認,你這片苦心麼?」啞叭見說至此,樂得他眉歡眼笑,點頭兒呵呵,不住答應。曹爺此時心中寬了二分,躬身向王爺說:「這等單先鋒定是高門之後了!」王爺說:「一定無疑,老將軍、小將軍就此相認便了。」
  高公此刻雖料了十分,因他為人莊重,不肯唐突;雙印是另有一番心思。當下聽見千之言,父子二人,面面相覷,都不敢孟浪。曹元帥與馬凌雲等眾文武一齊說道:「千歲鈞令,又有顯證,分明老將軍父子重逢,理宜速認。上順天心,下全骨肉。某等亦有一賀。」雙印見說,向上拜倒說:「認父歸宗乃人子所願,但只一件,彼時幼小無知,全不記憶;啞兄雖然心內明白,高大人心中也不知底裡,末將不見確證,不敢遵旨。」高公也說道:「不但小將軍細心,不見千真萬妥,老夫也不敢妄自尊大。」遂向九千歲盡禮道:「蒙千歲鴻恩憐憫,罪臣非敢違旨,但人倫之係,恐少誤分毫,失之萬里。臣有一證,可以決目下之疑。臣子雙印生而雙手拘拳,十指不伸,彌月時,呂仙下降,如此這般,與他攄開兩手,掌心印上朱宇,左手是永保遐齡,右手是遇難成祥,因此取名雙印。其色久而不退,如生成一般。如今請千歲看單小將軍掌上果有此字,便是臣子;如無其字,罪臣不敢冒認。」雙印聽得心中一動,說:「臣掌上果有此字。」王爺隨將他父子一齊喚至面前,命雙印伸開兩手,大家一看,果有紅紋印記,八個珠字。
  高公一見驚又喜,樂壞蒼頭老鄭昆。啞叭不住做手勢,催著公子認天倫。高公見著親生子,不用明言暗慟心。九千歲帶笑含春呼小將:「不必猶疑已見真。快些過去拜親父,骨肉團圓正天倫。」眾目一齊觀雙印,只見他低頭不語自沉吟。轉身拜倒呼千歲:「王爺恩諭理當遵。但只是這件事體關係大,須得個水落石出萬萬真。又不知何人抱出鎮國府,又不知起首發源為甚因。又不知如何得到前安鎮,又不知怎樣逢兄單守仁。又不知那個與心把我害,又不知在外光陰幾度春。雖然說衣服印記為憑據,不過是究理詳情揣度雲。又無人來明去白說個透,悶葫蘆難打鱉死人。啞兄難然心內曉,又不能已往從前細細雲。萬一其中有舛錯,倒叫他人笑破唇。風化所關人倫係,那有個糊裡糊塗認父親。與其與人留話柄,倒不如作一個無名少姓的民。」小爺說到這句話,虎目滔滔滾淚津。王爺見他言近理,點頭不語叫平身。高公明知是愛子,見他不認怎相親?這其間鱉躁了性快的曹文豹,急壞蒼頭老鄭昆。惟有啞叭更著急,急得他眼似鸞鈴咬下唇。搖頭仰面雙睛瞪,暗暗腹內叫蒼穹:「我任守志,拋家失業撇親嫂,為得是保護恩公後代根。數載的慇懃心使碎,好容易將他撫養長成人。幸喜成名身貴顯,難為我千辛萬苦將他跟。自幼兒何嘗經過人殺砍,每日在萬馬營中把咱著心。聽得炮響人打仗,嚇的我似醉如癡掉了魂。剛剛的熬至太平心放下,巧遇著他父子相逢機會臨。捨死亡生闖王府,為的是周全公子認天倫。不料小爺多性拗,慮遠愁長太細心。父子對面不相認,卻叫我千苦萬辛枉勞神。細想還是我無用,空生此口不能雲。費盡心機不及事,雖有如無草木人。活在世間無意味,到不如早見閻羅另換身。」啞叭越想心越氣,急怒加攻冒火星。看了看雙印擦了擦眼,瞅了瞅高公拍了拍心,望了望王爺跺了跺腳,指了指虛空咬了咬唇。大喚一聲階下跳,一頭蹦倒在埃塵。雖然未曾傷皮肉,力猛石堅已撞悶。躺在階前身不動,仰面朝天臉似金。王爺眾將嚇一跳,雙印那時嚇掉魂。跑向前來忙抱起,盤回手腳坐埃塵。目中落淚連聲喚,揉腹拍胸慢按心。高公不忍心如醉,歎壞蒼頭老鄭昆。王爺座上將頭點,眼望著曹元帥把話雲。
  「將軍你看,這啞人竟是一肚皮的義氣,只可惜說不出話來。」曹爺躬身答道:「千歲明見不差,皆因他說不出話來,忿極氣極,才有這一蹦。王爺何不快傳良醫用些妙藥,趁早搭救搭救?」
  王爺聞言,猛然想起,向鄭昆問道:「老頭兒,你那金丹可還有麼?」蒼頭連忙跪稟:「還有一粒。」千歲說:「快些取來,與他服下。」當下蒼頭取丹,太監取水,雙印扶著腦袋,撬開牙關,與他灌下去。不多時,見他氣轉還陽,睜開二目,咽喉中痰響,嘔逆上來。雙印扶著他,把身一探,見他一張口,哇的一聲,吐出一堆紫血,內中一個肉毬,大如酒盞,堅硬非常,落地有聲。只聽他哎喲了一聲:「罷了我了!」他這一句話剛然出口,合殿之人無不驚異,不由齊叫一聲:「奇哉,怪哉!啞人說話,千古奇聞!」九千歲哈哈大笑道:「明明上天賞善現報,卿等且須細悟。任守志,你可把你這苦心細細表白表白,好叫他父子相認。」當下任守志整衣上殿,後又行禮,遂把滑氏母子暗謀家產,怎樣與蜂兒定計,嫂嫂朱氏愛利忘恩,欲害公子,幸得抱至前安鎮單家避雨,單家夫妻拾金見還,後與單守仁結義同居,撫養公子成名,直至今日之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九千歲與眾文武諸人聽了,人人贊羨,個個稱奇。高公、雙印此時如夢方覺,公子跪地老爺膝前,拜認天倫。高公攜著公子的雙手,父子二人慟淚交流。鄭昆也拜認了小主。高公父子拜了王爺,起身向任守志說道:「老朽不幸禍起家庭,犬子遭害,若非義士施恩救護,無有今日。高氏香煙之續,實義士之賜也。請轉正受愚父子一拜。」說畢,父子二人一前一後,雙雙拜倒。慌的任守志還禮不迭,說道:「小人蒙老爺、夫人葬兄救嫂,活命之恩,雖粉身碎骨,不能保其萬一。犬馬之勞理當盡力,怎敢受恩公之拜?折死小人了!」九千歲在上面看著點頭含笑,說:「該拜呀!似此義士,天下罕有,孤亦當待為上賓。」吩咐:「看宴,孤與眾卿共慶盛世奇緣。」曹元帥與馬凌雲等一干眾將都出位向任守志打躬稱譽,慌的守志不知向誰還禮才好。當下重新擺宴上來,大家謝恩,入坐歡飲。那任守志窮民乞丐,若非有一腔忠義作此過人之事,怎得頓愈胎疾?
  九千歲素行仁德,最喜善事,又因子服了賊寇,喜事雙集,心中十分歡喜悅,向曹元帥說道:「孤明日將這件始末修本一道,卿帶至京中,奏明聖上。聖心喜悅,定赦其罪,召高卿回朝。」曹爺連忙站起說:「高鎮國何嘗有罪?原是被呂相謀害。深情底裡昨日已知,難道鎮國回城不曾啟上千歲麼?」千歲回頭向高公問道:「既知仇家,何故不告我知?高公起身拜道:「罪臣非敢瞞匿,只因拙女無知,有亂國典,臣罪有加,怎敢在千歲駕前褻瀆?」王爺說:「卿且平身細講。」高公不敢平身,遂把夢鸞小姐手字與呂相的私書取出獻上,說:「千歲請看此書,便知罪臣被罪的緣由了。」太監接來呈上。王爺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驚喜非常,道:「卿快些平身,還稱什麼罪臣?當日你發到之日,孤一見知非背國造逆之人,今果不出孤之所料。且喜卿生此奇才虎女,不但替父雪冤,而且細心搜出蒙君作弊之人,實有功於社稷非淺。孤今既知明白,不消曹元帥帶本了,等孤親修一本,將這兩封書字封在裡面,命卿充為差官。雙印今日也不必出城,犒軍已畢,你父子只管隨曹元帥同歸故里,金殿辯冤,孤一力擔當便了。」高公父子連忙謝恩。
  不多一時筵宴畢,曹元帥謝宴出城回大營。高老爺一同守志回寓所,這不就喜壞梁氏與安寧。母子二人拜小主,大家同步至房中。鎮國王復又讓上任守志,父子重新把禮行。高老爺恭恭敬敬將揖作,叫公子四雙八拜拜恩兄。守志叩頭忙還禮,說道是:「救命恩公在上聽。千歲公子如金玉,小人是糞土蓬蒿一般同。若還如此將我待,定然折死赴幽冥。」老爺說:「大德深恩當補報,從今不可這樣稱。老夫討大把叔姪敘,犬子依然是弟兄。義士若還不嫌棄,從今後認義即如骨肉同。」鄭昆說:「老爺所論言有理,任二爺不必推辭就請應。」守志連連說:「不敢,鄭大叔休得取笑我愚蒙。老人家這樣稱呼我,實令守志心不寧。」雙印說:「兄長不必多謙遜,凡事從直兩盡情。」守志難卻高公意,只得點頭且依應。這才敘禮同歸坐,安寧即便獻茶羹。主僕五人談以往,由不得忽喜忽驚忽動情。說到伏氏心活處,高公切齒恨連聲。說到素娘投河死,雙印嚎啕慟沮傾。說到瞽者睜開眼,梁氏稱奇側耳聽。又說到夢鸞小姐奪魁事,如何套審老奸雄。九千歲明白寫保本,與元帥不日回朝轉汴京。金殿辯冤參佞黨,這段沉冤不久明。梁氏安寧聞此話,十分歡喜樂無窮。
  老婆兒大喜,拍掌道:「到底是我那有志的姑娘,可把仇家訪出來了!怪不的臨行向老婢說要作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果然有志者事竟成了。」高公說:「你不要歡喜,夢鸞此去徵北,想那北國君臣猛勇潑皮,萬分難敵,我當年數載辛苦,千徵百戰,方得成功,小小幼女如何是彼之對手?吾料此去凶多吉少,何喜之有?」雙印說:「父親只管放心,我姐姐智勇雙全,孩兒已見其大概,曾授我三路神槍,昨日與賊交戰,就是以此取勝。」任守志道:「吉人自有天相,大人勿慮。」梁氏說:「只求呂主暗中保佑,自然無妨。」高公道:「事已至此,慮也無法,只可聽天而已。」鄭昆道:「大仙真乃千呼萬應,所留隱語,至今無不應驗。曾說公子掌上的紅紋十七年還是如此,算來何嘗不是十七年了?」梁氏說:「我還聽說大仙指著拴馬椿說不與他帽子帶,又說什麼一個眼的回子扛著大棍。」鄭昆道:「馬椿之囑已應在宋氏身上了,只是這扛棍的回子,又是一個眼,可不知是何隱意?」雙印猛省道:「是了,是了」。高公也悟過來說:「哦,你且解來我聽。」雙印說:「此話依孩兒想來,應在奸相身上了。細想回子雙口,是個呂字;一個眼者,目字也;棍者,獨木也;木目豈非相字麼?」高公點頭道:「解得不錯。」正說至此,只聽外面叫門。要知來者是誰,所為何事,下回分解。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