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念總覽
觀念因觀而得之念,漢字源於象形,觀形知象,以象得念,是稱觀念。然而,僅僅視覺上的一瞥並不能產生觀念,人之所見,必有體用因果之認知,先得概念,再以概念組合,始得。
於《字易》中,曾經說明概念共分二觀,四屬,八族,三十二類如次:
概 念
┌─────────┴─────────┐
立場 客 觀 (體,靜) 主 觀 (用,動)
┌────┴────┐ ┌────┴────┐
現象 抽 象 具 象 認 識 行 為
┌─┴─┐ ┌─┴─┐ ┌─┴─┐ ┌─┴─┐
認知 定義 應用 本存 人造 感知 狀態 本能 社會
┌┴┐ ┌┴┐ ┌┴┐ ┌┴┐ ┌┴┐ ┌┴┐ ┌┴┐ ┌┴┐
三 符 根 規 資 本 植 食 起 刺 心 化 界 官 技 生 行
十 號 源 範 訊 體 物 衣 居 激 緒 態 態 能 能 活 事
二 、 、 、 、 、 、 、 、 、 、 、 、 、 、 、 、
屬 語 現 人 意 肢 動 住 工 感 認 動 知 體 智 溝 控
法 象 際 義 體 物 行 作 覺 知 態 態 能 能 通 制
1、立場有「二維」,客觀真實及主觀立場。
概念為供人類傳達信息之載具,人必有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即英文文法所說的「名詞」等。)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即英文文法所說的「動詞」、「形容詞」等)
2、現象有「四象」,皆可供觀察、辨知者。
立場既分,所有之概念若非客觀真實,即為主觀立場所得。
於客觀真實中,萬事萬物中,其體若非具象,必係抽象。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抽象無形無體,僅存在於人類思維之認知中。
具象有「體、形、質、量、色、位、能、品」等因子。
具象之因子皆可供辨識、應用。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認識來自外在,在西方文法中被定為「形容詞」。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行為出自個體,在西方文法中,多為「動詞」。
3、認知有「八知」:
抽象者分:定義類,應用類。此類無體、無形、無色。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如:符號、語法、根源、現象。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如:規範、人際、資訊、意義。
具象者分:本存類,人造類。此類有體、有形、有色。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如:本體、肢體、植物、動物。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如: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認識者分:感知類,狀態類。此類為人被動接受者。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如:刺激、感覺、心緒、認知。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如:化態、動態、界態、知態。
行為者分:能力類、經驗類。此類為人主動發生者。
能力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如:官能、體能、技能、智能。
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如:生活、溝通、行事、控制。
本書討論詞,「詞」=言之主,代表概念的交集。乃上述概念分類用之初步,詞分兩觀,象徵詞、觀念詞;前者主要是客觀、靜態之體所組成,後者則由主觀、動態之用組成者。四象不變,八知則引入「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諸認知要素。茲按照概念分類,作表討論如下:
字詞=字+字(或詞)
┌────────┴───────┐
二觀 象徵詞 觀念詞
客 觀(體,靜) 主 觀(用,動)
┌────┴────┐ ┌────┴────┐
四象 抽 象 具 象 認 識 行 為
┌─┴─┐ ┌─┴─┐ ┌─┴─┐ ┌─┴─┐
八知 時 地 人 物 事 情 理 法
┌┴┐ ┌┴┐ ┌┴┐ ┌┴┐ ┌┴┐ ┌┴┐ ┌┴┐ ┌┴┐
32類…………………………………………
人們觀察世事、企求認識者,不外「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要素。其中「人物時地」係客觀靜態,變化恒定,各有「象徵概念」代表之;「事情理法」乃主觀動態,變化無窮,亦有動態概念代表。概念與概念相互組合,形成觀念,是稱觀念詞;當觀念詞係靜態與動態概念結合者,多為「事件」。一完整之事件,乃人物在某時空發生之情理法之變化,得以「起、承、轉、合」方式,用文字、文句予以表達者,是稱「文章」,將在《文易》一書中介紹之。
客觀靜體有抽象及具象兩種現象,凡抽象概念皆不具形體,僅代表特殊定義之符號或某種應用之認知;具象者則有形體性質,若非本存於大自然中,則為人所製造者。其中,共128類概念,唯其分佈應另行定義之。
人:人為客觀個體,但卻是主觀泉源。人與人組成社會,共存共榮。
姓名、性別、籍貫、年齡、職業、體重、身高等,皆明確不變,須以固定之符號代表之。
時:自然界變化之過程,有始有終,變化始時至終時之間,是謂「時間」。
紀、世、年、季、月、週、日、時、刻、分、秒,須用數字依序作數量詞表示之。
地:形體須要一定的空間,空間則為地球表面的位置,是稱為地。
以自然分類者如山、川、江、河、溪、流、水、池、海、洋等固定加一象徵名。
物:於地面上,凡具體者,除人以外,悉皆稱物。
有自然物及人造物兩類,各有專名。
主觀動用有認識及行為兩種現象,認識指人類感官主觀接受的各種環境刺激,以及意識所得知的狀態;行為則係人類的反應,以及意識行為。亦各分128類概念,另行定義。
事:「事」為主體加觀念,完整之事有時空情理之陳述,則稱事件。
兩動態概念之體用因果組合成「事」,因事而瞭解環境變化。
情:「情」指事物之間之各種關係,彼此相牽連,皆謂之「情」。
凡變化皆有過程、涉及之條件,有體有用、有始有終,是稱事情。
理:「理」指事物之變化之原理,或天理、地理、物理、人理、事理等。
凡變化皆有原理、影響之能量,有因有果、有性有質,是稱事理。
法:「法」指事物變化之法,因係主觀觀念,絕無定則。
凡變化皆有方法、參與之機構,有多有少、有輕有重,是稱事法。
上述客觀靜體+主觀動態觀念=事件,人所瞭解的主客觀環境無非如此,是可以概念與觀念表達之。
例:蘇軾之《前赤壁賦》乃千古絕唱,全文以「起承轉合」分成四段,而每段之中,各句依然是
「起承轉合」結構。全文順暢自然,人事時地物情理法的安排絲毫不著痕跡,由人世導向仙
界,一氣呵成!茲將其文之首段分析如下:
首句是「起」: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人:蘇子、客
事: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赤壁之下
物:舟
情:友情
理:夜遊
法:乘舟
僅僅二十個字,就已將人所認知、需要瞭解的八大要素表達得淋漓盡致,不愧大師!
龍既有頭,繼而身出,鱗光閃耀,細細刻劃,是乃「承」也: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人:蘇子、客
事: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清風徐來
地:赤壁之下
水波不興
物:舟
酒
情、理、法:友情、夜遊、乘舟
繼承之後,文氣一「轉」,峰迴意幻焉: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人:蘇子、客
事: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清風行來
少焉
地:赤壁之下
水波不興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物:舟
酒
情、理、法:友情、夜遊、乘舟
一轉之餘。意猶未盡,蘇子更上層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人:蘇子、客
事: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清風行來
少焉
地:赤壁之下
水波不興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物:舟
酒
情、理、法:友情、夜遊、乘舟
遊筆至此,詩人已由赤壁而登天闕矣,本段「合」之如是: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人:蘇子、客
事: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清風行來
少焉
地:赤壁之下
水波不興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物:舟
酒
情、理、法:友情、夜遊、乘舟
賞景、飲酒、誦詩、歌唱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子之文素來驚天撼地,用字精簡,蘊義無窮。
然而,文章人人能作,什麼才叫做「好文」?又憑什麼判斷?例如下文:
正北方遙空中現出了萬千里一大片霞光,上半齊整如截,宛如一片光幕,自天而下。下半光腳,
卻似無數理珞流蘇下垂,十餘種顏色互相輝映,變化閃動,幻成無邊異彩。一會變作通體銀色,一
會變作半天繁霞。當中湧現出大小數十團半圓形的紅白光華,精芒萬丈,輝耀天中,甚是強烈。千
里方圓的繡瓊原,頓成了光明世界。近水遙山,一齊倒影迴光,霞影千里,相隨閃變不定,耀眼生
花。不一時,電也似連閃幾閃,六角中心忽現出一個豆大黑點。黑點漸現漸大,漸大漸明,化作一
圈雪亮圓光,將六角中心撐滿。一圈圓的彩影,虹光色彩鮮明得多,倏地變成圓形,好似百餘輪大
小華日,朗照遙空……
若問用詞遣句,上文可稱佳作,但這三百個字湊在一起,只是一幅水彩畫!一點實質內容都沒有!曩日,六朝之賦文體,曾經風靡文壇,但不久即灰飛煙滅!為什麼?看看上文即知:「牛肉何在」(二十世紀美國最著名之廣告詞,意指沒有肉容)?文中未見一人、一事,形容詞堆砌形容物,除了光影還是光影!沒有「觀念」、缺乏意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