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念觀念
漢文化發韌於炎黃世胄,在人類文明中獨樹一幟,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數千年前,黃土高原曾是一大片膏腴良田,豐足的農業收成,為定居於斯的人民提供了穩定的生活。基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時有序,忙閑交作,人們經常觀天察地、探索各種身邊事物,或結繩或作畫,記錄以為他日參考。
上古先民的生活簡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晚闔族聚集在篝火堆旁,相互交流。在數千年的時光流逝裡,面對玄秘的萬象,人心難免會產生對造物的景仰。在某個機緣下,有人在篝火中發現了一片骨頭,骨頭上的裂紋引發了眾人的興趣。由於骨頭保存容易,經久不變,人們認為這些紋路與造物主和時光流轉有關,便形成了占卜的形式,而有了「甲骨文」。
宇宙是一個整體,人類生存其中,隨著能量變遷,逐步進化。能量具有兩種型式,一收歛、一發散,收歛者聚,發散者張;聚者靜態、為陰,其結構形成物質,物質佔有空間、形質、有體有用;發散者反向擴張,是為動態、為陽,其動態稱為炁能,炁能作用於空間、物質,導致變化、形成時間,又可謂之精神。
當今科學研究下,物質現象已為世人肯定,但精神上卻是一片空虛。事實上,物質與精神係一體的兩面,宇宙進化不可能厚此薄彼,重物質而置精神於不顧。物質雖能見可證,精神也能知可感,只是物質在客觀環境下,構成了理論與實驗的體系,而精神偏於主觀,在當今民主自由掛帥下,人人各據己見、沒有交集,以致真相蒙塵。
吾人觀察事物所得之印象,若以單一且不明確之「念頭」稱之,即為「概念」,是漢文化中非常特別的現象。先民為了溝通,需要表達主觀認知,以利交流。但是,腦中的印象如蛛絲般糾結難明,經過數千年的努力,最後發現以「概」網羅念頭,有限代表無窮,遂有「概念」之稱。有了概念,再將概念組合,能代表一己對事物之觀察成念者,即稱「觀念」。
什麼是「概念」?可以用形象的觀樹來比喻,人所見者,恒為生於地上之枝葉花果。當若干樹群聚一處,人觀之得念,遂成「樹林」之「觀念」。樹底有根,深埋地下,根循水源增生,直至與他根相繫,根盤節錯,與土渾成一體。「概念」亦然,表面所「概」者,自然而生,一旦進入意識,各種體用因果盤根錯節,幾乎與個人全部認知相通連。根吸收地下養分,亦如網絡,分別供輸地表之樹,人對樹林所得之「觀念」,實際上是各概念相連之結果。
一樹與他樹之間,阻隔重重;概念與概念之間亦然,皆需倚賴介面。介面之所以能互通彼此,係因有一基本結構在焉。假定有甲、乙兩個系統,「甲端」源自甲、「乙端」源自乙,甲端與乙端相交於「丙」。當丙能貫通甲、乙時,即可稱丙為甲、乙兩系統之介面。準此,於丙系統中,必然存在一種能夠通連甲、乙之機制。
對樹木而言,最重要的物質是水、營養液,由「維管束」運送之;於概念中,最重要的是「印象」,由印象與生存的交集而產生「意義」,意=音在心上,代表意識表層的認知;義=忘我,代表隱藏在基層之根本,意義由「語言、文字」載送。
當某概念與他概念相連,地上之枝葉形成一片樹林,頗能代表人類見聞之「概略感受」。地下有水土,水土提供各種必需的營養,使得地上樹林成長,欣欣向榮。連綿的花草樹林,在大地上構成一片錦繡;概念中蘊含人所認知之印象,印象產生意義,組成觀念、觀念組成語句、語句構成文章,文章代表著人的主觀認知。
水是生命之本,而洪水泛濫卻常肇災禍;印象乃文化之源,僅僅概念併成觀念,其範疇就令人怵目心驚,利害之間不可以道理計!水之於生命、猶如漢字概念之於中華文化。地下水豐富無比,滋養著各種生命;漢字概念組合成詞、詞合為文,非常容易,但若不知其中規律,任意為之,則不知將伊於胡底。
有了觀念詞組,再作整理,分類之外,還有分析、析義;歸類之外,又有歸納、主題!更甚者,於漢字基因、字易、詞易、文易之上,尚有不可思議之思易!區區一個「易」的概念,可謂芥子之微,已納天地之所有矣!水為樹木之營養液,印象乃概念之意義基礎,兩者皆為介面。故此可知,自然之成不離圖像,漢字源諸象形,實乃佳事天成也!
漢字係中華先民長時期觀天察地,以自然為師,以形象為用;經過族中睿智耆宿不斷參研,最後由眾多使用者「約定俗成」而得之溝通系統。由於環境變化訊息來自視聽感官,先民觀察時,所得到的係連續的印象。先民將之轉換為可資認識的型式,最原始即為圖像,是為象形文字。由大量出土「甲骨文」可知,先民所記錄者,多係客觀的時空事件,其虛玄遠遠超過人之認知,是故逐代尋幽者不絶於途。
象形文祇是某一定時刻中、某一事物不精確的「概念」,但一連串象形文卻能呈現較為完整的「觀念」。這種現象與當今的電影極為類似,原本一幀幀的圖片,在動態中可還原成影像。其中有一種圖像邏輯在焉,大腦神經對外來的映像有「印象」功能,靜止的圖片印象連續成為動態印象,並與記憶中之模糊印象聯接,形成「認知」。
漢字概念相當於一幅幅靜止的圖畫,連續的觀念則如同動態影像,人所認知的,則是圖形印象。認知屬於精神範疇,但圖形現象卻是物質狀態的客觀表現。所以,在物質與精神兩大支柱間,顯然有著一種實存的「介面」。這種介面乃炁能對物質作用產生的形象,形象透過人類的感受,提供主觀個體對客觀環境的認知,回歸宇宙整體。
因此,研究漢文化相當於探索宇宙進化的神髓,由吾人的實驗已然證明,漢語可讓人與無生命的機器溝通。機器實係物質,與人類溝通則屬精神,溝通的介面則是漢字。物質之所以客觀,乃因有實驗證明,今漢字能讓人與物質體溝通,亦為一不可否認之事實,故在溝通中,人思亦可謂客觀。
漢字是象形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就表達而言,一個漢字是一個「象」,而一個英文“word”基本是拼音「符號」。正是這一點,漢字與英文的概念有了本質上的區別:「象」是一種圖形信息,因「象」得「視覺認知」,而在人類的應用經驗中,「視覺認知」是效率最高、最理想的認知方式。
漢字源自實用,宇間萬事萬物,莫非基於刺激傳至感官、感官分辨利害,因人之意識而得。是以於概念組合時,利用常用字首(常識分類)與字身(細部定義),相互間可資聯想之認知代表之。而「可資聯想之認知」,正是「象」的作用。即以「象」為索引,用「相(人與『象』對視互動)」的方式,直接調動經驗記憶,進行聯想認知。
(本段係漁兒網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