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申孝思他鄉臥病 周敦禮苦口施方

  詩曰:
  風俗澆漓不見真,癡情錯認本來身。速尋天真。切莫錯認。
  並無藥餌堪醫世,惟有儒冠更誤人。痛念世病。重責士習。
  須向是非端好惡,休從文字費精神。拿文咬字。無關風化。
  立言豈在尋常外,殄佞除奸正大倫。庸言正人。奸佞當驚。
  演義之書,立意原因化世。傳奇之筆,措詞更可驚心。故其中公私畢集,善惡攸分。借俚言道盡人情,憑天理指明物弊。或勸或懲,功同雅頌;為褒為貶,義比春秋。無奈觀者不追其意,視為解悶之談,以致忽其正而置若罔聞,淫於邪而手不釋卷。不但無人向化,反令作者獲愆,良可悲也!噫,餘何人斯,敢作是說乎?然有見之不得不勸者,更有聞之不得不傳者,又焉得不傳之以代勸?
  話說大清定鼎以後,傳至二世聖祖即位。於康熙二年,江蘇有一人,姓申名孝思。孝思二字為通部主腦。一生多善行。偶因遨遊江湖,得至北直之天津府。不料日受跋涉之勞,風霜之苦,竟病於旅舍。舉目無親,甚屬悽慘。幸店東有一時之好心,總以常有為主。將天津之周敦禮請來,與申孝思調治。周敦禮為人亦甚慷慨,不辭其勞,即同店東而來。到了病者屋中,申、週二人相見,自然有些周旋,不必細題。
  及至將脈診畢,周敦禮道:「先生的病固然是辛苦過度,亦是不善於自養。吾嘗聽得人說,病雖外至,亦多內招。凡言行不虧的人,大率病業稀少。先生撇家離業,無日不勞,東奔西跑,養從何來?不能自養,便是自輕其身,自輕其身,便是自輕其親,開孝端。便不能不虧於言行。目下病到身上,豈不是自己所招麼?我與先生初次相見,妄談之極,庶勿見怪。」申孝思道:「餘雖遠遊,亦是勸善訪友,家中毫無掛念。父母皆去世,子已長成。當吾父母在世的時候,專心事奉,不敢少錯。父母有疾,更不敢少離寸步。後不幸遭了父母大故,衣不解帶,食不甘旨,三載有餘。父母若在,焉能出來呢?先生所言,固然不錯,無奈餘非其人。」周敦禮一聞此言,不覺大笑道:「先生之言,無乃太過乎!就是真事,也不可自己誇口,豈不知善不知方為真麼?此乃對上乘人說。今之伐善者,多當未出口先其審諸。況且者個孝順莫非父母沒後,就算完了不成?請問先生幾時出來的?」申孝思道:「二年有餘。」周敦禮道:「者二年中,當祭掃之期,先生也曾親到麼?那必然不能。既不能則有虧於孝。若是家中衣食不給,謀諸他方,或受皇家俸祿,為國盡忠。者個責備方可脫得。先生一非貧寒所致,二非官職所逼,各處奔波,不顧供獻之儀。外行尚有所虧,又何必問及內省?據此一節,可想而知。我也是好說,其實行不及言。」申孝思聽到者裡,見他說的不錯,也知自己說的太過,遂欣然道:「先生所言,誠足開吾茅塞。然吾業已如此,便是認錯者便不愧孝思二字尚求垂方調治。倘蒙下顧,一朝見愈,不致遺身他方,吾固感戴不已。吾家裡人們,亦必遙相拜祝。」周敦禮道:「先生病疵,非藥可癒,急當悔過遷善,靜養心神。若有不效,以吾為問。」
  正說之間,聽外面吵嚷。忽有一個少婦人,奔入室中,跪於周前。周敦禮忙道:「有甚麼事?速速告我。若能托挾,必當盡力。」少婦人正欲開口,又突有一個男子,手持利刃趕到屋中,向少婦人頭上斲來。斲的鮮血淋漓,仆倒於地。申孝思正在病中,安能受此驚嚇?遂不覺失魂而亡。不知性命如何?下回分解。
  注解:
  從古神聖,必先尊德以樂道。未有不聞道而成神聖者,亦未有不積德而得聞道者。何謂道?明性復初是也。何謂德?實行不虧是也。夫孝為百行原,人能將孝字做到是處,亦自無愧於神聖。然三代以上,教在君相。三代而後,教歸師儒。職斯責者,必先實行而後文字,乃可化民成俗。庶少畔道悖德之人。一自教弟子者,但講文字,不講實行,所以小民不知何者為德,何者為道矣。
  傳云:
  大清定鼎者道也。康熙三年,即三代後責備師儒,欲復見重熙累洽之盛也。惟師儒不先實行,必須有人焉。於流浪浮沉之中,埏然蘇甦,洞悉本原,申明孝思,直指一上,天之津梁。故曰:「申孝思至天津也。」然苟生死葬祭,一有所虧,仍不得為孝子。顧非周旋中禮之人,必不能詳明而指陳之。周敦禮行事不概見,觀其斥孝思之自多其孝,殆人已兼成,求全責備,不使少有缺欠,以彌兩間之憾者乎。嗚呼!以人各自盡之孝字,不聽諸師儒之教導,而僅明於醫士之口,良可慨也!
  理注:
  言大清定鼎者,乃無極太極之理。二世三年者,兩儀三才之妙。申孝思自江蘇來,乃先天一靈,真氣降於華池。所以有到天津,紅橋大生店。大生店,養神聚氣之所也。故大德曰生。至於有病,是先天將轉後天,請周敦禮調治是敦請明師指教。言說非藥能醫,須得靜養心神,自作主宰。內用克己復禮之功,外用施貧濟世之念。至於敦理之責,答以勸善訪友,家中毫無掛念,非大聖人無能到此地步。非是不知自重其身,實乃救世之心切,故有斯症,又賈尚德殺妻,此肝氣發動,衝破先天。劈頭一刀是乾爻崩斷上爻,方成兌卦。人若有煉純陽之剛,殺盡群陰,那有不立地成道者?至於申孝思嚇死,是人初生之時,囫的一聲落地,為先天氣收,後天氣結。周敦理扶起,半晌漸醒,是用周天復還天理之功也。儒雲:天命之謂性,復矣,致中和,天地位焉。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佛經云:
  身體及手足,淨然安不動。
  其心常膽怕,未曾有散亂。
  金丹雲:
  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

返回 開放文學

訪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