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卻說太宗正登龍位,左文右武,眾臣朝拜,退班各散。唐太宗對眾臣曰:「昔者寡人一夢,多得崔判別官之力。臨別之時,他再三叮囑寡人,回轉陽間,教做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就給榜文,頒行天下,著各處官員推選有道德的高僧,上長安做會。那消一個月之期,天下明僧俱到。唐王傳旨,著太史丞傅奕選舉高僧,修建佛事。傅奕聞言,即上疏止浮圖,以言無佛。表曰:
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求將來之福;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繫之人主。今聞俗徒矯(原作「嬌」)托,皆雲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實乃夷犯中國,不足為信。誠惶誠恐,冒死見奏。
太宗聞言,遂將此表擲付群臣議之。時有宰相蕭瑀,出班奏曰:
佛法興自屢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聖人也。非聖者無法,請置嚴刑。
傅奕與蕭瑀辯論,言「禮本於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蕭瑀不生於空桑,乃遵無父之教,正所謂非孝者無親。」蕭瑀但合掌曰:「地獄之設,正為是人。」太宗召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問:「佛事營福,其應如何?」二臣對曰:
佛在清淨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禪師有贊幽遠,歷眾供養而無不顯;五祖投胎,達摩現象。自古以來,皆雲三教至尊而不可毀,不可廢。伏乞陛下聖鑒明裁。
太宗甚喜道:「卿之言正合孤意。再有所陳者,罪之。」遂著魏徵與蕭瑀、張道源,邀請諸佛,推選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壇主,設建道場。眾皆頓首謝恩而退。次日,三位朝臣,聚集眾僧,一齊都在山川壇裡,逐一從頭查選。內中選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你道他是誰人?
靈通本諱號金蟬(原作「禪」),只為無心聽(原作「講」)佛講,
轉托塵凡苦受磨(原作「摩」),降生世俗遭羅網。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臨惡黨。
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輔朝綱(原作「佐」)。
出身命犯落江(原作「紅」)星,順水隨波逐浪泱。
海島金山有大緣,法明和尚將他養。
年方十八認娘親,特赴京都求外長。
總管開山調大軍,洪州剿寇誅凶黨。
狀元光蕊脫天羅,子父相逢堪賀獎。
復謁當今受主恩,凌(原作「靈」)煙閣上賢名響。
恩官不受願為僧,洪福沙門將道訪。
小字江流三藏兒,法名喚做陳玄奘。
當日,對眾舉出玄奘法師。這個人自幼出娘胎,就持齋(原作「齊」)受戒。他外公見是當朝一路總管殷開山。他父親叫做陳光蕊,他中狀元,官拜文淵大學士。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行。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當時,那三位大臣引至御前,奏曰:「臣瑀等,蒙聖旨,選得高僧一名陳玄奘。」太宗聞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學士陳光蕊之兒玄奘否?」江流兒叩頭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作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玄奘頓首謝恩。又賜五彩織金袈裟一件,毗盧帽一頂。教他前赴化生寺,擇定吉日良時,開演經法。
玄奘再拜領旨而出,遂到化生寺裡,聚集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選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黃道良旦吉時,展開經卷,啟做道場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即具表申奏,太宗及文武國戚皇親,俱至期赴會,拈香聽講。畢竟不知聖事如何,又聽下回分解。
善惡二字最難量,奉勸世人最審詳。
忠孝廣行方便路,何愁地獄有閻王。